欢迎访问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欢迎,请登录 传真:0635-8336665 24H电话:0635-8681234
综合 人气
共7964条结果
  • 扎希寺

    在拉萨市北郊。因初建时仅有四个喇嘛,故寺名“扎希工巴”(意为四喇嘛寺)。又因寺后有一座山形似大象,故又名“郎钦日”(大象山)。山下有一广场,是去天葬台必经之地。按藏俗天葬时要请喇嘛为死者念经超度,但附近没有寺庙,于是在清乾隆年间,色拉寺喇嘛甲央穆郎在这里创建了一座二层建筑的小庙。庙前有一广场名“扎希唐”,为藏清兵操练的校场,附近便是营房,故清兵来该寺烧香求神者甚多

    [宗教旅游]

  • 色拉寺

    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色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拉萨北郊3千米处的色拉乌孜山麓。明永乐十七年(1419),宗喀巴弟子绛钦却杰兴建,成于宣德九年(1434)。后绛钦却杰应召赴北京,受封大慈法王。回藏后将钦赐经像等珍藏于寺内,至今仍存。寺内有结巴、麦巴、阿巴三札仓(经院)。其全盛期寺中有僧8000余,规模略次于哲蚌寺。

    [宗教旅游]

  • 桑木村

    桑木村位于西藏拉萨河畔,桑木村地处拉萨市郊,距离拉萨市客运站有12公里,紧邻青藏公路,桑木村在西藏有很长的历史,据说,桑木村的村名是莲花生在此修行时所起。桑木村传说是三世达赖喇嘛的诞生地。桑木村曾出过西藏区有名的大力士和百岁老人。桑木村是拉萨地区有名的“歌舞之乡”,村中活跃着很多民间艺人,一些艺人还是当年县乡文艺宣传队的骨干。桑木村到2009年2月为止,仍然保留着拉萨地区传统的生活方式,在手工艺方面,桑木村是传统的手工羊毛地毯加工村。

    [古镇村落]

  • 热振寺

    热振寺由“噶当派”创始人仲敦巴创建于1057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是西藏“噶当派”的第一座寺庙。热振寺是藏传佛教噶当派的第一座寺庙,现为格鲁派寺庙。如今,七世热振•洛追嘉措赤烈伦珠活佛的驻锡地就在热振寺旁。热振寺一直以来就有着爱国爱教的传统,历代热振活佛在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方面曾做出过重要贡献。

    [宗教旅游]

  • 曲贡遗址

    曲贡遗址位于拉萨市北郊,距市区约5公里,分布在曲贡村和军区总医院北面的山坡下端,坡上是裸露的山崖,坡下是拉萨河谷地。这个古老的村庄东西约150米,南北约30米,总面积近5000平方米,是4000年以前的拉萨先民村居遗址,也是迄今发现面积较大、文化层堆积较厚、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多种文化并存的地点之一。

    [考古遗迹]

  • 聂当度母殿

    度母神庙建立至今将近千年,遗址香火旺盛,朝佛瞻仰者络绎不绝,其中还有来自阿底峡故乡孟加拉国的信徒香客。度母神庙往东不远,有著名的摩崖石刻聂当大佛,这是中外观光者进入拉萨前的一大景观,几乎所有的人都要下车瞻仰度母神庙,并在聂当大佛前留影。

    [宗教旅游]

  • 乃琼寺

    乃琼寺在的藏拉萨市的哲蚌寺的旁边。藏语中“乃”即“地方”意思,而“琼”是“小”的意思,乃琼寺意思就是哲蚌寺下的一个“小地方”,一个小的不需要人们注意。但这乃琼寺却是历史上西藏著名的佛教高等学府,每年考中格西学位的喇嘛多出于此,现在仍是西藏的佛学院。现在的乃琼寺建于村居之间,仅仅是个小小的四方院落,院门东开。在传说中是于公元八世纪莲花大师将凶恶的乃琼多吉札丹降伏,将其变为藏传佛教的护法神。因此乃琼寺里有西藏最神奇的一种巫师,也就是法力无边的乃琼神汉,同时也保存下来一种降神的宗教仪式。

    [宗教旅游]

  • 墨竹工卡县

    墨竹工卡县设于1857年。1959年9月墨竹工卡宗和直孔宗合并,正龙成立墨竹工卡县,自此隶属拉萨市管辖至今。县府驻工卡。墨竹工卡县地处西藏中部、拉萨河中上游、米拉山西侧。面积55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3万亩,草场面积490万亩,林地面积42万亩。辖1个镇,15个乡,149个村民委员会。墨竹工卡藏语意为“墨竹色青龙王居住的中间自地”。

    [古镇村落]

  • 卓玛拉康寺

    国家A级旅游风景区卓玛拉康寺在拉萨市西南25公里的曲水县聂当乡帮那村,是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坐北朝南,前后两进,11世纪中叶,古印度高僧阿底峡前来西藏传教。该寺主供阿底峡由印度带来的度姆佛像,称为卓玛拉康,意为“度姆佛堂”。

    [宗教旅游]

  • 磨磐山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布达拉宫以西约一公里的磨磐山上,藏族人称之为“格萨拉康”(即格萨神庙)。拉萨不但有清真寺,还有关帝庙,这说明拉萨这座城市民族的多样性和宗教的多元性。关帝庙位于布达拉宫以西约一公里的磨磐山上,藏族人称之为“格萨拉康”(即格萨神庙)。

    [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