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分类: | 全部 森林公园 海岛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湿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物园 主题公园 名胜古迹 历史遗产 民族风情 度假疗养 园林老宅 陵园古墓 古镇村落 博物馆 考古遗迹 城市风光 名人故里 宫殿楼阁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质奇观 探索体验 农业观光 工业旅游 植物园 邮轮游艇 |
---|---|
所在地区: |
六广河位于贵州乌江上游,为修文、息烽、黔西和金沙4县的界河。1979年乌江渡水电站建成后,回水逾70公里,形成一个巨大的人工湖“六广湖”。六广峡的第一峡是白马峡,在水库的末端素卜营山麓,长1.5公里。左岸有一巨石峭壁,兀立山巅,形若苍鹰,称为“苍鹰搏击”。第二峡“猴愁峡”长约3公里,两岸崖壁陡峭,是猕猴出没之地。过六广渡口,进入第3峡“飞龙峡”。
弘福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西北的黔灵山上,距市中心约1.5公里。为赤松和尚(1634-1706年)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所创建。赤松,俗姓韩,法名道领,号赤松。其先由浙迁长沙,经潼川,后随父定居贵阳。赤松少习儒,性嗜佛,20岁长齐剃度,遍参高僧,顿悟佛旨;35岁在贵阳白云寺闭门修学,三年出关,名扬全省,僧俗共仰。赤祖为求静修之地,遍游贵阳诸山。在
贵州镇远天后宫天后宫建筑年代比较晚,但其工艺精美。特别令人值得注意的是,在正殿重檐翘角和屋脊上,都是凤在上而龙在下,可见该建筑年代在慈禧当政时期。天后宫位于府城西门,今新中街。北靠石屏山,南临舞阳河,近百级台阶延伸到河岸码头,是古码头石阶最多最陡的一处。由码头、山门、正殿、厢房前廊、耳房、及膳房等组成,现存建筑正殿及抱厦分别为清同治十二年与光绪三年由福建籍人捐资重建。
贵州省级风景名胜区-贵阳紫江地缝生态旅游区,紫江地缝(又名小南江)生态旅游区可谓贵州风景名胜区的瑰宝,位于开阳县龙岗镇境内,距开阳县城47公里,距贵阳市区60余公里,全境面积38.37平方公里。在现已开发的9公里地缝中,清澈迷人的紫江似一条玉带飘然而过;上亿年地壳变迁形成的高达200-300米的奇峰、绝壁、悬瀑、地下喷泉、间隙泉洒落其间.
文昌阁,位于贵阳城区东隅,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占地1200平方米,以设计巧妙、结构独特而著名,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道教庙宇。在贵州省贵阳市东门月城上。始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七年 1609),清代康熙八年(1669)重修,雍正、乾隆、嘉庆、道光时均有维修和扩建。该阁是一座九角三层宝塔形建筑,两边设有配殿,前为联结配殿的斋房,平面布局成四合院形。
贵阳森林野生动物园是2004年10月通过贵阳市泛珠江三角洲招商引资的项目,由云南银利达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项目位于川黔铁路边及贵遵、贵毕两条高速公路交汇处的扎佐林场内,距贵阳仅35公里,占地面积5000亩(租赁期50年),总投资1.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1亿元,其中自筹资金8000余万元),是贵阳市人民政府森林生态旅游开发重点项目,也是贵州省级景阳森林公园规划区内主题项目之一。
扶风山之阳明祠创建于清朝嘉庆十九年(1814年),门户墙阶,规模初具,但因经费短缺而搁置。续建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其时张輶督学贵州,他与贵山、正本、正习三书院山长共同完成续建工作。光绪五年(1879年),贵阳士绅唐炯、罗文斌集资重修祠宇,摹遗像及题词佳者刻石砌置壁间,有唐炯、罗文斌《重建王阳明先生祠堂记》碑刻记其事。
地下公园位于贵阳市南郊小车河畔,是贵州开发比较早的溶洞风景区之一。溶洞叫白龙洞,约形成于二百万年前,其岩壁和岩浆凝结物呈乳白色,千奇百怪的石幔、石笋、石柱、石花、浅池、流水,拟人状物,惟妙惟肖,引人入胜。白龙洞全长587米,中部一天然窗口,将洞分成两段,出洞后又是一番田园风光:群山苍翠,怪石嶙峋,种植着桃、李、紫薇、樱花、雪松、梅花等。四季群芳争艳,清香扑鼻。
绿色石林地处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占地1000多亩。景区内众多奇峰怪石拔地而起,似剑如戟,破土直刺苍穹。石峰最高达30余米,又有地峡石罅幽深曲折。因绿树古藤、蟠枝虬根常年攀附石峰,使石林平添了几许柔情,获得了“绿色”石林的美誉。又因它造型迥异的石形而赢得了“拟态动物园”的美名。
画马崖岩画群位于贵州省开阳县高寨苗族布依族乡平寨村,是贵州省已发现的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岩画群,也是中国南方颜料岩画的典型代表之一,分别由小崖口、大崖口和梯子岩三处岩画组成,共有200多个图案,全部以赭红色颜料画成,具有极大的考古价值和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