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欢迎,请登录 传真:0635-8336665 24H电话:0635-8681234
综合 人气
共815条结果
  • 钓鱼岛

    山东省长岛县挡浪岛(也有称钓鱼岛),是山东省长岛县的无居民岛之一,其岛陆面积0.1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860余米,最高海拔36米。它北眺长山国际水道和高山、砣矶等列岛,东靠珍珠门水道和九丈崖、月牙湾风景区,西临宝塔门水道和宝塔礁、龙爪山风景区,南依庙岛塘、螳螂岛和庙岛显应宫。登临其上,环顾四野,真可谓满目皆是景,处处山水画。它是大自然镶嵌在渤海海峡上的一颗明珠。

    [海岛海岸]

  • 大基山北朝摩崖刻石

    大基山海拔478米,自山谷至山顶分布历代摩崖刻石24处。北魏光州刺史、著名书法家郑道昭于公元512年在此山留下宝贵题刻12处,均刻在山内险峻的摩崖之上,主要刻石有《登大基山诗》、《中明之坛》等,同云峰山郑道昭刻石成一体,同为国际书法旅游专线,每年接待日本书法团体约600人次,1998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山奇峰]

  • 磁山温泉公园

    山东烟台开发区磁山,中国历史文化名山。先秦牟子国立国于此,秦始皇三次登临封祭阴主,汉武帝东巡求仙问药,千百年来,这片沃土孕育了无数建功于人类与历史的名士英才。 磁山自然风光秀丽,以温泉、奇石、神洞、林海、飞瀑而著名。磁山地质资源丰富,怪石嶙峋,千奇百怪。更有举世罕见的巨大陨石,俗称星石,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仙人洞可容纳百余人,洞内凉爽湿润,清泉长年不息。

    [主题公园]

  • 长岛历史博物馆

    长岛历史博物馆落址在南长山岛黄山脚下,是一座古朴典雅的仿古园林建筑。馆内展出的文物有旧石器时期的打制石器,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商周青铜器,汉代的漆器、唐代三彩,宋代瓷器以及明清文物等。长岛历史博物馆落址在南长山岛黄山脚下,是一座古朴典雅的仿古园林建筑。这座深幽静穆的古式建筑群。

    [博物馆]

  • 避风亭

    山东省蓬莱县的丹崖山顶上有个蓬莱阁,其西侧有座避风亭,始建于明朝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当初建这个亭主要是为了观看海市蜃楼,所以又叫“海市亭”。避风亭是一座非常奇特的建筑物。它坐南朝北,面对苍茫大海,立于陡峭的悬崖绝壁之上,三面没有窗户,而面对大海的北面门窗却全敞着。但是不管外面刮什么风,风力有多大,在亭内只闻“风声满楼”,却丝毫感觉不到有风。

    [宫殿楼阁]

  • 养马岛旅游度假区

    属省级旅游度假区的烟台养马岛,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相传秦始皇东巡途经此地,见岛上水草丰美,便传旨在此饲养战马,并封为“皇家养马岛”,岛由此得名。岛上有秀丽的风景,宜人的气候,分明的四季,蓝天碧海银沙滩,是旅游度假胜地。岛上共有大型宾馆、饭店40余座,旅游景点14处,年均接待游客80多万人次。 岛上人文及自然景观丰富,其中尤以赛马场、西游记宫等为佳。

    [海岛海岸]

  • 长岛

    长岛又称庙岛群岛,位于胶东和辽东半岛之间,黄海、渤海交汇处,南临蓬莱,北倚大连,西靠京津,东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由32个岛屿组成,其中以南、北长山两岛为主岛,并以大桥相连接。岛陆总面积5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700平方公里,2011年5月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县常住人口4.40万人。九十年代初,通过“耕海牧渔”发展战略,成为全国较早的小康县。

    [海岛海岸]

  • 八仙渡海口

    位于海水浴场东侧海中,西与蓬莱遥遥相望的八仙渡海口,是根据八仙过海神话传说填海新建的景区,填海面积3.3万平方米,如果从空中俯视恰似丫腰葫芦一般。游龙起伏脊的南部外墙,龙首位于正门两侧,墙体内侧嵌有诸神如甲子神、日游神、夜游神及生肖图案等汉白玉浮雕70余方。景区内建有民族风格古典式建筑的大型八仙过海汉白玉照壁、流轩、挹清轩、八仙祠、三星殿、财神殿、放鹤亭、环形步廊等。

    [历史遗产]

  • 嵩山风景区

    嵩山位于华北古陆块南缘,嵩箕地块的北中部。地层出露齐全,构造形迹清晰。 该区基底岩层为太古代和早元古代地层,属海底基性火山喷发及浅海碎屑岩、粘土岩相,岩层遭受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此后,转为盖层沉积,自中元古代至早古生代早期,主要为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缺失晚奥陶纪至早石炭纪沉积。晚古生代中期为海陆交替粘土质岩-夹含煤建造)沉积,晚古生代后期为陆相含煤建造和陆相碎屑岩建造。

    [名山奇峰]

  • 石门坊

    石门坊,亦称石门房,又名石门山,位于临朐城西二十多华里,山势曲结南向,两峰对峙如门,故名。奇观天成的石门“晚照”,居临朐八大景之首,早在殷商时期,即被人们所慕仰距今已有三 千年的历史。殷商临朐之城为逄国,石门山为逄国辖地。逄王(伯陵)为朝廷忠臣,人们为追念其功德,便在 风景秀丽的石门山立庙祀之。到了唐代,增建庙宇,刻佛像,已成为 名胜之地,黄冠缁流,骚人墨客,云集于此,遁迹觞咏。

    [园林老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