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欢迎,请登录 传真:0635-8336665 24H电话:0635-8681234
综合 人气
共817条结果
  • 淄博市博物馆

    淄博市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现馆舍建于1992年,坐落在市中心广场,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其中展览大楼9300平方米,文物库房1500平方米,办公大楼2200平方米。全馆现有在职职工69人(编制6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5人。内部机构设置有办公室、展览部、群工部、保管研究部、流通部(文物店)、财务科、文化产业部、保卫科。

    [博物馆]

  • 淄博马鞍山

    马鞍山,位于淄川区淄河镇,主峰海拔616米,是一个由粗犷雄伟的山峦叠嶂,潺潺的溪流,波光粼粼的水域,秀丽多姿的田园山庄及马鞍山革命抗日遗址组成的自然风景区。其山势峻峭,峰顶突兀,四周悬崖如削,只有山前一条石凿的132级的石阶小道能通往峰顶,易守难攻,实有“一夫当关,万人莫开”之险,故为兵家必争之地。

    [名山奇峰]

  • 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

    公司拥有固定资产总值3亿元,各类生产设备1500余台(套),先后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意大利舒美特剑杆织机134台、日本津田驹喷气织机40台、瑞士布动平网印花机2台、德国门富士热风拉幅定型机2台、意大利卡瓦尼筒子染丝机5台;国产设备有K251有梭织机196台、真丝绸星形架生产线3条、方型槽练箱1条、高温高压卷染机10台、溢流染色机8台、大卷装常温常压卷染机10台、轧染生产线3条。

    [城市风光]

  • 云明山

    云明山风景区位于鲁中腹地的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峨庄,这里是青州、临朐、沂源、博山四地交界处,交通方便,人杰地灵;总面积为2800亩,森林覆盖率99%属暖温带湿润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年降水在500-900毫米,年平均气温在11.3摄氏度,受山区地形复杂的影响,各种小气候特别明显,蓝天白云,经常出现云雾缭绕或细雨绵绵的景象,十分美丽壮观。

    [名山奇峰]

  • 原山泰山行宫

    原山泰山行宫座落在凤凰山峰顶东侧,初建于明万历30年,又名碧霞元君行宫,占地6000平方米,为三进院落,建有石坊、山门、正配殿、阁、厢、厅、钟楼等48间,红墙碧瓦,飞檐走兽,气势磅礴、规模宏伟,是淄博最大的高山建筑群。旧时,“岱北人民有香愿不能至岱者,多在此酬祝”。现存建筑和布局均系明清风格。现为颜山公园名胜之一。

    [宫殿楼阁]

  • 沂源灵芝洞景区

    灵芝洞,开发于1991年2月,同年的“五一”节开放。该洞洞口海拔450米,因洞内多灵芝状钟乳名而得名,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多道组合起来的洞穴系统。洞长120米,洞内游程约180米,现修筑台阶214级(洞内台阶74级,洞外台阶140级),共分6个溶洞厅,主要景观40多处,是溶洞群的佼佼者。

    [名山奇峰]

  • 沂源国家森林公园

    沂源鲁山系属泰沂山脉,主峰海拔1108.3米,是山东省第四高峰,山地以石灰岩和花岗岩为主,花岗岩与泰山花岗岩层相似,其形成年龄都在25亿年左右,素有“小泰山“之称。整个山势挺拔险峻,峰峦竞秀,四季景色变幻无穷,可谓“春报桃李争艳放,夏暑浓荫不侵肌,秋染红叶醉菲芳,冬雪绽玉松梅奇”,加上怪异的山石,诡谲的云海,及高出城市百倍的负氧离子含量,使公园成为一处难得的生态旅游区,是假日休闲亲近自然的理想去处。

    [森林公园]

  • 沂源凤凰山

    南望壁立千仞,北眺漫延开阔。自南麓,登千余级连云栈道,过南天门,可达峰顶。山巅桧松掩映,遮天蔽日,千年古木,千姿万状。风畅日丽,清幽宁静,时见松鼠戏斗,雉鸡啾鸣。松涛徐徐,淡香扑鼻,大气清新。登绝顶远眺“二水(指大石水和玉泉水)燕尾之交,委曲容于其下,仿佛巫峡寒江矣(明朝进士傅国评玉泉山语])”。

    [名山奇峰]

  • 颜文姜祠

    颜文姜祠,又名灵泉庙、顺德夫人祠,俗称大庙,位于博山城郊西南境内凤凰山南麓。它始建于北周(公元557年),更建于唐天宝元年(742年),宋熙宁八年(1075年)扩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增建,一九九三年春夏经过建设整修,集声光电动功能塑制《颜文姜的传说》十组群像,整补描绘殿字,更新石阶,重砌南道,新植花草,增添钟楼,装点茶室,占地3660余平方米,颜文姜祠是仅存的3座唐代木质建筑物之一。

    [陵园古墓]

  • 王母池景区

    谷中怪石林立,一条小溪自谷中流过。在溪谷下游有三级断崖,形成三级瀑布,水流直下,溅起万朵银花。在瀑布左上方,有一块巨石叠立,高达10余米,远望之,恰似一娴淑的仙女在俯首凝思,人称王母石。 相传古时瑶池王母东巡泰山途经此地,见此处幽静,便飘然临下,于池中沐浴,流连忘返,化而为石,常驻池边。后人便将王母沐浴处称为“王母池”,并在池旁半山腰建起王母庙

    [湿地湖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