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欢迎,请登录 传真:0635-8336665 24H电话:0635-8681234
综合 人气
共7964条结果
  • 鸡笼山

    鸡笼山,旧名亭山,亦作历山。坐落在和县西北约20公里处。群山环 拱,一峰独雄,状若鸡笼,故名鸡笼山。道家《洞天福地记》称其为“第四十二福地”,素有“江北第一名山”之称。山中遍布参天古树,面积4500公顷,立木积蓄16万立方米。迂回于山间小道,目不见天,宛如置身碧海,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名山奇峰]

  • 福州马江海战纪念馆

    马江海战纪念馆又名昭忠祠,位于马尾马限山东麓,是一座清代建筑风格的祠宇,占地24300平方米,为纪念甲申中法马江海战阵亡烈士,于1886年12月落成。1920年曾重修,1984年重建,辟为“马江海战纪念馆”。 纪念馆西侧的烈士陵园,安息796个为国捐躯的铁血男儿。

    [名人故里]

  • 九井河

    天柱深山景区流水汇流过宋家板桥后,称九井河,全长约6公里,海拔悬差大,中途出现9次大跌坡,冲击成9个大井潭。 珍珠井 — 九井之一,江家畈南。这里河宽,势平,落差较小。井口岩石参差不齐,阻拦着激泻的河水,溅起银亮的水花,如珍珠闪烁。 吊罐井 — 九井之二,瀑长仅三四米,瀑下岩石如吊罐,口小底大,其深莫测。

    [自然保护区]

  • 福州开元寺

    福州开元寺建于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是福建省现存较古老的寺院。此寺原称“灵山寺”,后改为“大云寺”,唐初又名隆兴寺,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改为今名。寺额“开元寺”三字,出自唐朝名书法家欧阳询之手,笔力险劲,结体紧密,今尚存。开元寺曾是福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寺院,其范围按现在的地名来说,东起井大路,西至尚宾路,南达三牧坊,北跨龙山与芝山,当年约占城区面积的十分之一。

    [宗教旅游]

  • 福建万福寺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寺僧大休得莆田周心鉴居士之助重修殿宇,香火盛极一时。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倭寇侵扰福建沿海,寺毁于战乱中。隆庆初(1567-1568年)僧中天发愿重修,并进京奏请藏经,苦候8年未果,竟圆寂于京师。其徒孙鉴源、镜源继承遗志又进京,越六寒暑,得邑人宰相叶向高之助,朝廷乃赐藏经678函、紫袈裟三袭,同时赐额“万福禅寺”,一直沿用至今。

    [宗教旅游]

  • 紫薇洞

    紫薇洞位于巢湖西紫薇山上。山上遍布一种小树当地人管叫爱情树前往游玩的情侣往往用红丝带系在树上以表爱情忠贞不渝,内有紫薇洞位于山的正中间此洞形成于地下暗河在地壳动过程中的隆起,所以洞内暗河内水河冲击下形成的一道一道的层纹十分清淅内有故石钟乳但不多偏洞内则显得更有历史感内有五百石罗汉刻于石壁之上但所有的罗汉全部无头象是被人抠去一般为千古之谜相传为古代某王子修炼之所。

    [自然保护区]

  • 中庙

    中庙又名圣姥庙、忠庙,距巢湖市区48千米,古因居巢州、庐州中间,故曰“中庙”,号称“湖天第一胜境”。由于历代香火旺盛,素有“南九华,北中庙”之说。中庙始建于东吴赤乌二年,历代屡废屡修。后唐龙纪元年重修的庙宇,“鸳瓦搀空,美极丹青”。南唐保大二年再修,共6排24间,“丹脸桃红,双眉柳绿”的太姥神像“立于宝室,列位于香坛”。

    [历史遗产]

  • 福建省福州屏山

    屏山高62米,东南为冶山,旁有欧冶池,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铸剑处,又称剑池,池旁还有近年重建的欧冶亭、剑光阁。南麓有座建于宋代、至今保护完好的长江以南第一木构巨作华林寺。北麓有1987年新辟的屏山公园,园中有不少游览点。

    [名山奇峰]

  • 银屏山

    巢湖城南重延群山中有一座气势雄伟的高山,因山上有一块巨石,色如白银,形似花瓶,故得名“银屏山”。 山上有个仙人洞,集奇花、怪洞、异木、古寺、名亭、高阁于一地而著称。洞口悬崖之上,生长着一株苍劲翠拔的奇花——千年生的白牡丹“银屏牡丹”。每至谷雨,嫣然盛开,游人只可仰视其仙姿,却遥不可及。其神奇处在于她具有灵性,能报丰兆吉,预知年成,故有“天下第一奇花”之称。牡丹亭三层八角,则被喻为“安徽第一亭”。龙兴寺古称“江北九华”,香火旺盛;从牡丹亭到龙兴寺已开通了观光索道。

    [自然保护区]

  • 福建林则徐纪念馆

    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又称“林则徐祠堂”),是中国历史人物纪念馆。为纪念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邙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南后街澳门路。1982年成立。馆址原为林则徐专祠,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内有仪门厅、御碑亭、树德堂、南北花厅、曲尺楼、竹柏轩等主要建筑物,具有江南园林风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名人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