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欢迎,请登录 传真:0635-8336665 24H电话:0635-8681234
综合 人气
共7964条结果
  • 碧溪漂流

    碧溪漂流,位于飞来峡库区之内,南邻广州80公里,北走英德城30分钟,与北江一水相连,与飞霞古洞、黎溪丰盛古寺、英德宝晶宫、英西峰林连成一线。它起点于碧溪瀑布,俯冲6公里长,九曲十八弯的急流,蜿蜒曲折,水流湍急。碧溪漂流河道全长六公里,起点于“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碧溪瀑布”内,总落差220多米,最大落差二十几米,全程漂流需要90多分钟。

    [湿地湖河]

  • 珠海和田度假村

    珠海巴厘风情水疗王国 ( 中药谷 ) ,坐落在珠海风景秀丽的大石林山下,依山势斜铺而下,风格质朴,是以印尼巴厘风情为背景,集宫廷沐浴及中医药概念于一体的沐浴圣地。珠海和田度假村酒店,简称中药谷水疗会,是以养生保健、休闲会客为主题的大型休闲度假圣地,位于兰埔圆明新园西侧,依山势斜铺而下,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总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

    [度假疗养]

  • 益塘风景区

    益塘风景区观光旅游。它是由深圳西湖企业发展公司投资开发旅游景点和项目。传说风景区中有九条龙长年在水中戏水,所以又有九龙塘之说。又是梅州市最大的荔枝种植基地。景区内有由叶选平题字“益溏寺”景点及益塘环库游、孤山鲜果品尝、钓鱼场、狩猎场等。益塘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许多游客。

    [城市风光]

  • 丘逢甲故居

    丘逢甲(1864—1912),字仙根,号蛰仙,祖籍蕉岭县文福镇淡定村(今逢甲村),是我 国近代抗日志士、爱国诗人、教育家。1864年12月26日出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26岁考中进士,被清光绪皇帝钦点为工部虞衡司主事,四品京官。他无意仕途,告假回台,培育民智。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他筹建义军并率领台湾民众抗日保台,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弹尽粮绝,在部将规劝下,于1895年浑泪离台内渡,定居祖籍蕉岭县文福镇淡定村。

    [名人故里]

  • 拉塔石炮台

    拉塔石炮台位于拱北炮台山。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去了对澳门的军事控制权以后,于1841年修筑拉塔石炮台,派把总率兵驻守兼管关闸汛务。1849年8月22日,关闸龙田村发生了沈亚米等青年刺杀澳门总督亚马勒事件。25日,澳葡当局在英、法、美等国的支持下,悍然进攻关闸地区,并攻占了拉塔石炮台。1890年,广州府前山海防军民同知府蔡国桢面对葡萄牙人向前山、湾仔、横琴等地扩张及军事挑衅,不畏强暴,毅然领兵收复拉塔石炮台,随即加强陆地、水域的布兵设防。

    [考古遗迹]

  • 泮坑

    泮坑风景区面积9平方千米,山幽水雅,堂奥纵深,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汇聚黄沙嶂、清凉山、高观音等高山流水,容水160万立方米的泮坑明湖(泮坑水库),水色青润如玉,游人可饱览山色湖光。有全长3000米,由30段长廊和30个各具特色的凉亭组成的"客家文化长廊",游人可欣赏浏览代表客家文化精髓的诗文图画和客家谜语、谚语等,使游人对客家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有用鹅卵石砌成的"登高路",共2188阶,游人可登高健身和观赏森林景致。

    [城市风光]

  • 梅州神光山

    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梅州兴宁市,距市区3公里,规划总面积674.6公顷,是一个以神光山自然景观为主,以宗教文化为特色,集历史文化、客家文化和游览、登山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区型森林公园。神光山,海拔360米,山高100米,山上林木参天,曲径通幽,古迹甚丰,为历代文人墨客畅游之地。每年重阳节赴神光山登高、祭祀、赛神会等已有八百多年历史。

    [名山奇峰]

  • 梅州千佛塔

    据清光绪《嘉应州志》载,由南汉王刘鋹始建于大宝八年(公元965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铁塔分为七层,身高4.2米,呈四方形,塔底边长1.6米,为生铁铸成,每面铸有大小佛像250个,四面合计为一千佛,故名千佛塔。原塔建于修慧寺,因寺毁,清乾隆初年嘉应州官王者辅将铁塔移于梅城东岩山顶,上面盖亭宇,周围筑栏杆,并砌石阶,以供游览者登临观赏。

    [考古遗迹]

  • 梅州客天下旅游产业园

    客天下旅游产业园主要由“十大文化工程”和“五大景区”组成。这十大文化工程包括:客家鼎、客家赋、百米大型客家迁徙图、客家墟日图、印象客都、潘鹤四大雕塑、作家庄园、客家祠、梅花园、客天下巨石广场等十个文化含量极高的项目。五大景区则包括客天下广场、客家小镇、千亩杜鹃园、郊野森林公园、圣山湖五个景区。

    [度假疗养]

  • 梅州长潭旅游区

    梅州长潭旅游区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距蕉岭县城约5公里,面积20.5平方公里,是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这里一川绿水,碧波荡漾,两岸青山,有“形似巫峡,景似漓江”之称。 六十年代初,长潭风光刊载在《人民画报》封面和《广东画报》上。从此,长潭风景名声远播,每年几十万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陶醉其间,流连忘返。

    [湿地湖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