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欢迎,请登录 传真:0635-8336665 24H电话:0635-8681234
综合 人气
共17条结果
  • 青芝寺

    青芝寺位于福建省连江县城南约10公里的青芝山。青芝山在连江县官司头镇,原名“百洞山”。山上多奇石怪洞,因产灵芝得名青芝山。前人有诗赞:“寺产灵芝闻海外,山称百洞重江南。”此山开辟于明万历天启年间(1621-1627年)。经历代修建已成一大名胜风景区。山中的松、岩、峰、峦、泉、洞,天然成趣。山水秀丽,有“一百零八景”之称,其中较著者有五峰、十洞、十六岩、三十五石及一湖、三泉、三台、三室。

    [宗教旅游]

  • 福州地藏寺

    福州地藏寺坐落在福州市东门外的金鸡山麓,相传建于南朝梁武帝大通元年(527年),是福建省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现存的地藏寺是清朝同治年间(1862一1874年)由信徒鹤山被者集资重修。清光绪年间和民国初年按照旧制进行了维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藏寺又按原貌进行了修复,并对佛像和殿堂进行了全面修复,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今寺内主要建筑有地藏殿、大士殿、达摩祖师殿、弥勒殿、韦驮殿、伽蓝殿、念佛堂、文昌宫等,布局合理,殿堂古朴,别具风格。

    [宗教旅游]

  • 福州定光塔寺

    定光塔又名福州白塔,全名报恩定光多宝塔,矗立在于山西麓,与乌山乌塔遥遥相对。初建于唐天元年(904年),是闽王王审知为报父兄教养之恩而建。塔南有白塔寺,为宫殿式建筑。相传开塔基时发现一颗宝珠,故名“定光多宝塔”。白塔原先是一座高41米的内砌砖轴、外围木构的七层八角楼阁式砖木塔。外围砌砖,内壁架木,七层八角,外敷白灰,故名白塔。是福州规模较大的一座古塔。

    [宗教旅游]

  • 福州法海寺

    法海寺创建于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年),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罗山。初名“兴福院”,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始改今名。一千多年来,该寺历经沧桑,代有兴废。宋政和七年(1117年)曾改作道观,称“神霄宫”。此后不久,又恢复为佛寺。

    [宗教旅游]

  • 西禅寺

    西禅寺名列福州五大禅林之一,为全国重点寺庙,位于西郊怡山之麓,工业路西边南侧,巍峨而壮观。古刹大门坊柱上镌刻一副楹联:“荔树四朝传宋代,钟声千古响唐音。”这是清代周莲撰写的联句,点明"西禅寺"是唐朝的古寺。西禅寺名列福州五大禅林之一,为全国重点寺庙,位于西郊怡山之麓,在工业路的西边,比邻于福州大学的南侧,巍峨而壮观。

    [宗教旅游]

  • 福建鼓山涌泉寺

    福州市鼓山涌泉寺为“闽刹之冠”,又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寺建在海拔455米的鼓山山腰,前为香炉峰,后倚白云峰,有“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的奇特建筑格局。相传它的旧址为“华严寺”。唐建中四年(783年),有龙居灵源洞(《鼓山志》载:“其先为潭,毒龙居之。”),从事裴胄认为“神物所蟠,宜寺以镇之”,请高僧灵峤入山诛茅设台念《华严经》,遂成华严寺,从此龙不为害。现在,人们都把建中四年(783年)作为涌泉寺创建之始。 唐武宗灭佛时,华严寺被毁。

    [宗教旅游]

  • 福州开元寺

    福州开元寺建于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是福建省现存较古老的寺院。此寺原称“灵山寺”,后改为“大云寺”,唐初又名隆兴寺,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改为今名。寺额“开元寺”三字,出自唐朝名书法家欧阳询之手,笔力险劲,结体紧密,今尚存。开元寺曾是福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寺院,其范围按现在的地名来说,东起井大路,西至尚宾路,南达三牧坊,北跨龙山与芝山,当年约占城区面积的十分之一。

    [宗教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