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欢迎,请登录 传真:0635-8336665 24H电话:0635-8681234
综合 人气
共243条结果
  • 铃铛阁

    铃铛阁,初名稽古寺,建自唐代,寺内存有《大藏经》全卷。明万历七年(1579年),建藏经阁,重檐四出,甚为壮观。阁角装有风铃,铃声可远闻数里,乡人因呼为铃铛阁。康熙三十八年,住持含光和尚又重修一次,清代文学大师朱彝尊曾为文以记其事,并描述其登临时的感怀:“夕阳在衣,风铃铮然;翔鸟上下,为之目旷神仪。”光绪十八年,不慎于火,延烧及藏经阁,房子及所储存的大藏经都化为灰烬。

    [宫殿楼阁]

  • 烟波致爽殿

    位于避暑山庄正殿之后,是清朝皇帝在山庄的寝宫。建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它是“康熙三十六景”之第一景,建筑风格及形制与前朝各殿保持一致,面阔七间。正中设有宝座,是皇帝接受贵妃朝拜之地。西次间是佛堂,东两间是皇帝和御前大臣们议事的场所。西暖阁是清帝的寝宫。床后的 墙壁为双层,外层是砖墙,内层为木板墙,中有夹道,连通跨院。烟波致爽殿东西各有一个小跨院有侧门与烟波致爽殿相通。

    [宫殿楼阁]

  • 青岛一多楼

    闻一多故居又称“一多楼”,位于青岛海洋大学校园内,一座土黄色小楼。一九三○年六月,闻一多应聘来到青岛大学,任教授、文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他在寓居的这座德式二层小楼里,授课之余,开始深入研究《诗经》、《楚辞》,还完成了《杜少陵年谱会笺》、《离骚解诂》、《诗经新义》等著述及长诗《奇迹》。一九三二年夏,闻一多离开青岛。

    [宫殿楼阁]

  • 德式官邸旧址

    德式官邸旧址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周围环境清幽而开阔,它位于青岛市老城区中心的信号山麓,依山面海,居高临下,气势不凡。再者,整体上呈现一种宏伟而亮丽的效果,尤其是建筑的宏观艺术感与细部的象征性相得益彰,从而具备了不同凡响的纪念意义和艺术震撼力。客观地说,就历史文化内涵与建筑艺术价值而言,20世纪在中国诞生的其它西方建筑恐无一能出其左右。

    [宫殿楼阁]

  • 澹泊敬诚殿

    在丽正门北,是避暑山庄正殿。此殿规模宏大,殿前有外、内午门,朝房、乐亭,后有四知书屋、寝宫等 建筑。内午门为清帝每年到承德木兰围场进行秋猎时举行小型阅射之所,门上悬有康熙我御书“避暑山庄”四字匾额,东西两壁是乾隆御制《阅射六韵》诗刻石。殿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乾隆十九(1754)全部用楠木改修,故又称楠木殿。面阔7间,单檐卷棚歇山顶。

    [宫殿楼阁]

  • 翠云岩

    位于避暑山庄宿云岩北,倚山构亭。因此处翠峦掩映,满眼澄碧, 故乾隆题为“翠云岩”,定为“乾隆三十六景”第二十六景。亭后山崖上镌有康熙手书“云岩”二字。乾隆对此处也非常喜欢,曾经在这里挥毫赋诗数十首。

    [宫殿楼阁]

  • 春好轩

    春好轩在避暑山庄万树园东南。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为皇帝欣赏三春好景之处。三春是指轩内遍植的秋海棠花,乾隆帝和嘉庆帝均曾赋诗咏景。近年春好轩修复。坐北向南,门殿3楹,内为四合院;正殿面阔5间,进深3间,殿额为乾隆御题“花际霞峰”;东西配殿各3间,殿后一亭曰“巢翠”。庭内古松参天,秋海棠馥芳香,沁人心脾。轩周嘉树成荫,朱梁碧瓦,景色宜人。

    [宫殿楼阁]

  • 锤峰落照

    位于避暑山庄南部松鹤清樾北山峰顶。是“康熙三十六景”第十二景。为一方亭。每当夕阳西照,漫天红紫。此时,东山的磬锤峰金碧辉煌,宏伟壮丽。康熙、乾隆、嘉庆曾在近黄昏时率文武百官及少数民族王公贵族,登亭举行蒙古风味的野宴,并观看磬锤峰落日余下的雄奇俊秀的景象。

    [宫殿楼阁]

  • 承德正宫

    承德正宫是清代皇帝驻跸山庄期间居住和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召见王宫大臣及少数民族政教首领、接见外国使臣之所。位于丽正门至岫云门之间的主轴线上,共有九进庭院,以表现皇帝“身居九重”的含义。以万岁照房为界,正宫分作前朝和寝宫两部分。

    [宫殿楼阁]

  • 承德云山胜地

    承德云山胜地位于山庄烟波致爽殿之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建。是“康熙三十六景”第八景。楼两层,面阔5间,进深一间。楼内不设楼梯,而沿楼房前假山上的磴道上楼。

    [宫殿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