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欢迎,请登录 传真:0635-8336665 24H电话:0635-8681234

开封山陕甘会馆

山陕甘会馆位于开封市中心偏北,坐落在明代中山王徐达后裔的府第旧址上,以砖、石、木雕艺术的“三绝”誉冠中原,是河南省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 会馆又称“同乡会”,是旧社会都市中同乡或同业的民间性团体。“会馆”之名始见于明代。开封的山陕甘会馆建于清乾隆年间。起初是山陕两省的富商为扩大经营,保护自身利益筹结同乡会,后又加入甘肃籍商人,遂名“山陕甘会馆”。

线路分类: [历史遗产]

景点地点: 国内 河南省 开封市

本站推荐:

景点详细介绍

 
开封山陕甘会馆

    山陕甘会馆位于开封市中心偏北,坐落在明代中山王徐达后裔的府第旧址上,以砖、石、木雕艺术的“三绝”誉冠中原,是河南省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

简介

  山陕甘会馆位于开封市中心偏北,坐落在明代中山王徐达后裔的府第旧址上,以砖、石、木雕艺术的“三绝”誉冠中原,是河南省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 会馆又称“同乡会”,是旧社会都市中同乡或同业的民间性团体。“会馆”之名始见于明代。开封的山陕甘会馆建于清乾隆年间。起初是山陕两省的富商为扩大经营,保护自身利益筹结同乡会,后又加入甘肃籍商人,遂名“山陕甘会馆”。山陕甘会馆为一处庭院式的建筑,主体建筑如照壁、戏楼、牌楼、大殿等置于中轴线上,附属建筑位于东西两侧。照壁临街而建。

  会馆又称“同乡会”,是旧社会都市中同乡或同业的民间性团体。“会馆”之名始见于明代。开封的山陕甘会馆建于清乾隆年间。起初是山陕两省的富商为扩大经营,保护自身利益筹结同乡会,后又加入甘肃籍商人,遂名“山陕甘会馆”。

艺术特色

  山陕甘会馆为一处庭院式的建筑,主体建筑如照壁、戏楼、牌楼、大殿等置于中轴线上,附属建筑位于东西两侧。照壁临街而建,覆以庑殿顶、绿琉璃瓦,显得方正庄重。正面透空砖雕人物、鸟启、花果、博古等图案,背面正中嵌有一块五尺见方的石雕,外方内圆,浮雕双龙戏珠,衬以十二条小龙盘绕,外以花纹搂圈。照壁两侧有飞檐高耸的东西掖门。进入会馆,迎面是戏楼。穿过戏楼的门洞,正对的是牌楼和大殿。大殿是会馆最主要的建筑,殿内供奉的是关公像。大殿巍峨气派,最精彩的是殿檐下的装饰木雕,上下宽度达170厘米,雕刻题材有象征吉祥如意各种瓜果、花鸟、动植物、山水、人物、神兽、龙凤等,雕刻技法精湛,其景物玲珑剔透,栩栩如生,加之丹青彩画,更显得绚丽多彩,金碧交辉。

  由照壁入内,东西两厢,钟鼓楼对峙。楼均两层飞檐,高约三丈。顺甬道向北有牌楼一座,五楼三牌坊,中枢高耸,左右夹辅,飞檐参差,斗拱交互。上覆黄绿琉璃瓦,金莹耀目。牌楼正北为二殿,殿为三间,高三丈,广二丈五尺,深一丈六尺。檐下雕刻双龙戏珠。二殿北为正殿,十间,高三丈余,广八丈,深六丈。黄绿琉璃瓦覆顶。两侧为东西配殿。这些殿宇都装饰精美的木雕,从飞禽、走兽到花果、器物;从人物,神仙故事到吉祥图案,内容丰富、色彩各异。整个会馆的砖雕、石雕。木雕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建筑是空间艺术,音乐是时间艺术,以音乐拟建筑,因此中国建筑追求的是由空间的直观向时间的知解渗透。会馆的建筑艺术形象,讲究屋宇的高低搭配、院落的长宽布局、庭廊的有机结合、门户的安置对应等,这些浪漫的情调好像一个个动人以情的音符,让人赏心悦目。

  会馆的建筑是由群体组成的布局美,他不像罗马的万神庙、巴黎圣母院、伦敦圣保罗教堂那样激动人心的单体建筑。因而,人们到会馆游览,其艺术享受不在于单体建筑造型的欣赏,而在于群体序列的推移;不在于局部的雕琢趣味,而在于整体的神韵气度;不在于突兀惊异,而在于节奏明晰;不在于可看,而在于可游。

  最典型的莫过于砖、木、石三雕了,其题材丰富多彩,画面驳杂变幻,几乎包含了三教九流全部精粹的轶闻典故,给人们在观赏中提供充分驰骋想象力的广阔天地,触景生情,收获多多。

  说它“浪漫”,是说会馆的建筑形式的创作乃至全部建筑的规划设计工作,都有会馆主人的特殊劳动在里边。明末计成写的《园治》开宗明义就说:“世人兴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对于有更多艺术成分的建筑,则“筑园之主,犹须什九,而用匠什一”。对这百分之七十乃至九十的“能主之人”,并不是要求其做到技术的先进、技艺的高超,而是创造审美的愉悦、内容的提供。它不是匠人,而是艺术家的构思。那精美的小算盘、“二龙戏蜘蛛”等图案的奇思妙想,不仅是商家求吉的心理需要,更是艺术家审美心理的需要。关键在于这些商家不仅是理财的行家高手,还在于他们对建筑艺术的真知灼见和对民族审美精神的刻苦求索。

  会馆的建筑是官制与民间创造力的结合体,是规整 — 自由、和谐 — 跳跃、空间 — 时间、理性 — 浪漫等等审美意识和美的形式的交织融合。这就是乾隆风格的精粹所在,也是现代人无论有地位与否、有文化与否、有修养与否,各行各业人见人爱、人见人夸的奥秘所在。

会馆大门

  照壁,又称树屏、照墙、影墙,俗称“影壁墙”。照壁是中国建筑独有的形式。有的照放在大门之内,也有的放在院落门前,其功能是建筑物前的屏障,挡住外人的视线,使之不能对院内一览无余,又成为人们进入院落前停歇和整理衣冠的地方。

  照壁的历史由来已久。在陕西扶风、歧山两县交界处发掘的西周遗址中,发现院落门前已有板筑照壁的残迹。照壁从造型上可以分为一字形、八字形和依墙式等,从用材上看又可分为琉璃制、木制、石雕、砖砌等。照壁一般多用于宫殿、庙宇和富豪之家。

  开封山陕甘会馆的照壁为一字形,位于会馆中轴线的最南端,临街而设,沿街东西走向,壁体高8.60米,长16.50米,厚0.65米;整个照壁可分为台基、壁体和庑殿顶三部分。系用青砖磨砖对缝而成。

  台基为青石须弥座,高1.40米,是中国传统的基座形式之一。须弥为古印度的音译,意为妙高,是传说中古印度山名,是人类所居世界的中心,日月环绕此山旋转,三界诸王依此层层建立,以须弥名座,取其稳固之意。须弥座之上为照壁壁体,两面皆砌有砖雕牡丹和回字纹花框,背面花框内的不同位置砌有18条龙纹砖。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四角用石雕“云龙捧寿”形成岔角。壁芯为石雕“二龙戏珠”图案,该石雕内为椭圆形,外为长方形,据说这与古人认识天体有关。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会馆照壁璧芯的造型正是古人对“天圆地方”说的具体反映。从整体上看,壁体雄伟大方,颇为华丽。壁体之上是砖饰人物、花卉、山水、鸟兽、博古图等,题材多样、技法精湛。砖饰以上为庑殿顶,覆以绿色琉璃瓦。

  庑殿顶,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等级最高形式。其屋面可分前、后、左、右四坡,并分由前、后坡相交的一条正脊及前后坡与左右坡相交形成的四条垂脊,因此,庑殿又称四阿顶或五脊殿。正脊为绿色高浮雕荷花脊,两端均置龙形大吻。大吻又称鸱吻,龙口大开,咬住正脊,它既有较强防水功能,也是正脊上主要的装饰构件。

  照壁的背后是他书写的“忠、义、仁、勇”四个大字,成为会馆一景,不少游人在此驻足留影纪念。

 

会馆戏楼

  戏楼,又称歌楼、乐楼。它位于会馆照壁正北面的中轴线上,座南面北,正朝大殿内的关帝圣君。一般来讲,较大的会馆都有戏台。

  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专门的“舞台”名称。唐代崔令钦《教坊记》说;“于是内妓与两院歌人,更代上舞台唱歌”,又唐代杜牧《寄远》诗曰“向无罗袖薄,谁念舞台风”。 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这种舞台的具体建筑形制不太清楚,但既然称为“舞台”,它的用途主要用于歌舞是明显的。

  我国古代戏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三面开口伸出式戏台,建筑规模宏伟,装饰比较华丽,为木结构建筑。屋顶根据台的规模大小有多种形式,观众可以从戏台三面观看表演;另一种是一面开口镜框式戏台,这种镜框式戏台与现代舞台相类似,只是今天镜框式舞台为长方形,古代的则是中间大,两边小。演戏时,两边用布挡着,中间敞开,为表演区,台下观众只能从正面观看演出。

  会馆的戏楼在“文革”中毁掉改为小学体育场,现存戏楼是从开封火神庙的戏楼移迁于此的。该戏楼平面布局呈“凸”字形,分上下两层,下层有一南北通道,供人通行,有行走演出两不妨碍的功能。东西两侧有台阶可直达戏台。戏楼上部,分为前后两部分,二者之间有一龙纹木雕屏风相隔。前台是传统的三面开口伸出式,为表演区,卷棚顶;后台,硬山顶,供演员化妆休息之用。前台檐角高翘,平板枋,额枋上雕有“云鹤图”、“丹凤朝阳”等图案,雕刻工细。清代和民国有不少名角在此表演。清代每逢关帝圣君的忌日,即每年的正月十三(接武财神)、五月十三(关帝生辰)、九月十三(祭关帝日)都在这里大演关公戏。古人观戏有感,写楹联云:“幻即是真,世态人情,描写的淋漓尽致;今世犹古,新闻旧事,扮演来毫发不差。”又云:“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很有哲理趣味性。

  该戏楼雕花贴金、辉煌夺目、典雅精致,是开封保存下来的唯一的一座古代戏楼,甚为珍贵。

  开封山陕甘会馆钟鼓二楼

  钟鼓二楼,在戏楼北边的东西两侧。东为钟楼,西为鼓楼。我国古代重镇和规模较大的寺庙都设有钟鼓楼。会馆的钟鼓楼是开封经过战乱水患后唯一保存完好的建筑,弥足珍贵。

  鼓楼的建筑形式与钟楼相同,关于鼓楼的名称来历和含义,据《重修滑县志》记载“北魏时,衮州多盗。李崇为刺史,乃村置一鼓楼,盗发之处,双槌乱击。四面诸村始闻者,挝鼓一通,次复闻者,以二为节次,后闻者以三为节次,各击鼓千槌,诸村闻鼓,皆守要路。是以俄顷之间,声布万里之内……故后世效之。州县多置鼓楼”。可见鼓楼始于北魏,为李崇所创,以此传递消息,便于擒贼捉盗。这种传递信息的方法,是继烽火狼烟之后的又一创举。但后来鼓楼逐渐失去原有的作用,而以建造之美供人观赏。

  凡登钟鼓楼的游客,都会联想到“晨钟暮鼓”的成语。“晨钟暮鼓” 本谓时日推移、循环不已,多指寺院早晚击钟敲鼓时用的,后常形容寺庙的寂寞生活,亦比喻令人及时警悟。

  “晨钟暮鼓”一语,最早见于唐李成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古人有许多诗句来描绘“晨钟暮鼓”。北周庚信《庚子山集》中有“戌鸣夕鼓,山寺响晨钟”;唐杜甫《杜工部草堂》有“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宋欧阳修《庐山高》诗“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宋陆游《剑南诗稿》有“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等等诗句。

  俗话说登楼撞钟,百事亨通;空中击鼓,消灾降福。愿钟鼓的悠扬之音为游观者带来好运吉祥。

厢房

  在大殿之前、戏楼之后,分列左右、相向而立的建筑称厢房。东西厢房,每侧各有房间八间,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面五间、北面三间各为一整体。东西厢房均为硬山顶,灰筒瓦屋面,屋面正脊饰高浮雕青砖牡丹花脊,两端置青砖鸱吻,垂脊为狮、吼、马、羊、鱼走兽,前坡明间上方均砌成“菱”形的黄色枋心,民间称作“黄气冲天”。山墙在檐下嵌墀头,上面雕刻有太狮少狮、菊花等吉祥图案。

  厢房正面均为隔窗式门窗,上部隔心透明,下部裙板雕有如意头等图案。厢房前有廊房,下设木质坐式红栏杆。檐下置单翘斗拱,每间二攒,柱头科亦两攒。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前檐柱与额枋相交处均饰有倒挂楣子,其上额枋、平板枋上面皆为木雕,有“九狮戏绳”、“九狮戏带”、“八仙醉酒”、“八仙庆寿”、“凤穿牡丹”、“二龙戏珠”、“街头即景”、“征战图”等,装饰繁华,雕刻精细,令人眼花缭乱。

  西厢房内有木雕立体模型《清明上河图》,东厢房内有《中国十大圣人展》,皆深受游人欢迎。

牌楼

  牌楼,是一种纪念性建筑物,用于宣传礼教、标榜功德。

  会馆的牌楼是为歌颂关羽的品德而建的。它位于中轴线之北部,拜殿之南面,为三间六柱五楼不出头式,歇山顶。平面布局呈 形,三柱一组,三角鼎立,呈鸡爪状,故汴城人士称“鸡爪牌坊”。这种特殊的平面柱网结构,增强了稳固性。

  牌楼明间面阔4.54米,次间面阔1.655米,明柱高约6.30米,径0.48米,边柱高约3.70米,径0.385米,斗口宽0.06米,单材高0.075米,足材高0.125米。明柱柱身下段各以三块抱鼓石状夹杆石将柱身外、前、后三面夹峙。抱鼓石表面浮雕“苍龙行云”、“丹凤朝阳”、“云鹤图”以及“狄仁杰登山望母”、“白兔记”等图案。明、次间均有额枋、花板、斗拱、檐楼等部分构成。雀替、花板分别以透雕、高浮雕手法做出花卉和动物图案。明间下层斗拱作十一踩五下昂,平身科五攒、角科二攒作等距排列,正心重拱造,外拽单拱造。象鼻昂,麻叶头状耍头。耍头上皮置一小平板枋,之上又置一层三踩斗拱,平身科七攒、角科二攒,其中三攒在45度向出斜昂和龙头耍头。次间斗拱作九踩四下昂,麻叶头状耍头。耍头以上另置一层一斗二升麻叶斗拱。明柱、边柱柱头均作出八边形灯笼榫。

  牌楼,中枢高耸,左右次楼略低。主楼上部檐坡绿琉璃瓦覆盖,正脊为牡丹花雕,中间置一方亭,两侧一狮一象,狮拥莲台,象驮宝瓶,形象逼真,瑰丽之至。正脊两端的鸱吻,剑把上东书“日”、西书“月”。“日”表示智慧,“月”表示善心。

  主楼中央前后悬挂近2米高“大义参天”、“流芳千古”额匾。额匾四周为透雕“二龙戏珠”,做工精细。次楼花板上绘有八幅有关关羽的故事彩画。牌楼之每角下面均有垂花柱,凡八根,分别雕刻石榴、佛手、葵果、莲蓬、牡丹、荷花、花篮等。

  三间六柱五楼不出头式的木牌楼在河南有四座,即汤阴岳飞庙、社旗火神庙、舞阳北舞渡山陕会馆和开封山陕甘会馆,虽然平面布局造型一样,但无论从建筑结构和建筑艺术上讲,都无法与开封山陕甘会馆的牌楼相媲美。

  会馆的牌楼造型独特、形象庄重、工艺精湛,把它列入河南清代古牌楼的珍品,当之无愧。

  牌楼东西两侧各有清代石碑一通,碑下均有龟形石座。石碑下驮重的石兽叫 ,它是龙生九子的一员,因力大善负重,故使之驮碑, 为吉祥神龙,民间有“摸摸 头,一辈子不发愁;摸摸 腚,一辈子不生病”。相信者,请一试。

大殿

  位于牌楼向北十多米的正殿是会馆的主体建筑。正殿坐北朝南,为了加大大殿的实用面积,将三座房屋沿进深方向连接起来,而屋顶仍旧各自分开,这种屋顶的做法叫“勾连搭”。从南向北屋顶形式依次为:歇山顶、卷棚顶、硬山顶。歇山顶为拜殿,面阔三间;硬山顶为后殿,面阔五间。正殿占地面积540平方米,同时可容纳千人朝拜。

  大殿的建筑最为豪华壮观。屋顶正脊为镂空的龙凤牡丹,正脊中间置狮驮宝瓶,檐角置走兽狮、吼、马、羊、鱼。垂脊置仙人,两边置龙形大吻。正脊中间置手卷式匾额,琉璃烧制,行书“城圣大帝”四字。两山的“悬鱼”上书写八个大字,东边为“公平交易”,西边为“义中求财”。这是其它会馆所不具备的。大殿檐下雕刻有七层木雕,题材丰富、新颖别致、鬼斧神工、最为精彩。

  拜殿三面装隔扇门,均能自由开启。内檐梁枋等部位均饰以木雕彩绘,外部隔窗门板上雕四季花卉,春牡丹、夏荷花、秋菊花、冬梅花,及代表长寿多子的石榴、水仙、寿石等。

  正殿台基,置汉白玉栏杆,三面环护,白栏、红门、绿瓦,把大殿烘托的更加宏伟俏丽。

  步入大殿,内部的吉祥图案更加绚丽多彩,“二龙捧寿”、“刘海洒钱”、“三国故事”、“蝙蝠扑云”等刻画的惟妙惟肖。大门里有一块长2米的青石铺地,四周“回”纹镶边,中间为一“寿”字,该石称为拜石,又称“如意石”,是参拜关圣帝君的标志。向北上台阶,供桌下侧仍有一拜石。这两块拜石均为原物,可见当年香火之盛。大殿正中有一高1米的青石香案,香案后为关圣帝君夜读《春秋》像,红脸绿袍,煞是威武。

  后殿、卷棚和东西跨院配殿,每殿的四个檐角各有叉腰挺胸、坐式武士装饰人物。据说这四个人物分别是战国的庞涓、汉代的韩信、三国的周瑜、唐代的罗成,他们都是军事将领,屡建战功。但这四个人或心狠手辣、或不仁不义、或心胸狭窄、或包藏祸心,与关羽的义薄云天,对国忠、待人义、处事仁、作战勇的道德品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可见清代工匠的爱憎分明。

砖雕

  中国建筑砖雕是模仿石雕而出现的一种雕刻类别,由于它比石雕省工经济,既具有石雕的耐久延年性,又能像木雕一样的精雕细刻,所以广为流传。古文献中曾有“文砖”的记载,这是指一种模制的花纹和画像砖,这种砖由于制作工艺复杂,逐渐被砖雕所替代。汉代开始出现先制砖坯再雕刻的工艺,先堆塑或翻模成型,烧制成后再进一步精雕细琢。山东晋墓上的砖雕墓志、甘肃嘉峪关晋墓嵌饰砖券,墓内门楣上的蹲兽和门两侧的牛、鸡是早期砖雕装饰的实例。其后是仿木构件的兴起,如南北朝佛塔建筑中的斗拱、平坐等。隋唐则进一步发展。

  宋《营造法式》中记载,称砖雕工艺为“斫事”。书中所提到的“事造剜凿”,指的就是砖雕。元代砖雕比较盛行。元大都遗址出土有格纹装饰方砖和花盘砖、砖雕走兽等,说明砖雕已由建筑基座部位走向装饰道路。到明代,砖在建筑物中被大量用作为基座的墙身,并大量使用砖雕面饰,这就为砖雕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明代计成所著《园治》中曾记载用磨好的砖砌墙和摆砌门窗,说是“历来墙垣,凭匠作雕琢花鸟仙兽,以为巧制……”。可见就施工工艺而言,明代的砖加工和砖雕操作技术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精巧的程度。到了清代这种工艺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专门的行业——凿花作,因砖雕俗称花雕,所以工匠又称“凿花匠”。此时砖雕艺术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制作既精,题材亦广,虽经匠斧,巧夺天工。南方以苏州、徽州等地区的砖雕影响最大,风格空透灵巧。北方砖雕源于山西,风格以“大枝大叶”为主,浑厚朴实,对开封砖雕的形成和发展影响颇深。

  砖雕,一般是指在烧制成的砖块上,雕刻出图案纹样或生活形象的艺术。砖雕制品俗称“花活”。但砖雕只是“花活”中的“硬活”,如果用灰堆抹成花饰,则为“软活”。从操作意义上讲,“硬花活”又称为“凿活”,“软花活”又称为“堆活”或“镂活”。我国古代的匠师们用“凿、打、耕、画”和“堆、镂、镳、抹”来形容凿活和堆活手法的不同,这两句话虽然不是各种手法的完整概括,却十分清楚地说明了硬、软活的不同。硬活以砖为材料,操作方法以凿打为主;软活以灰为材料,操作方法以堆、抹、镂、画为主。

  砖雕的选材要求极严,现在的青砖雕不出精美的图案,要用澄浆砖、停泥砖。这些经过技术处理的砖,材质细致,硬度较高,色泽一致,砂眼少,敲击没有劈裂之声,才能承担雕凿高难度的作品。会馆的砖雕之所以精美,是经过多次精选的,是匠工辛勤劳动的体现。

  会馆的砖雕主要集中在照壁上,零星还散见于其他墙体上。

  照壁的檐桁以下全部为砖雕。随桁枋为回字边饰,由斗拱承托的四个“寿”字纹梁头,把上部分成五个空间,每间两攒斗拱,上托雕刻精美的龙头,斗拱之间的雕刻全部是按照会馆主人的理想趣味而设计雕刻的吉祥图案,几乎每个间隔的雕饰都与“瓶”有关(见后文《说瓶》),这可能与晋商客寓汴城祈求异地平安的原因有关。除瓶之外,各种吉祥花卉、熏炉、书函、画卷、乐器置放其间,最有意思的是,晋商将他们爱不释手的宝物计算器——“算盘”,也雕刻在图案中。虽不将其置放在显著的位置,但却反映了会馆主人的内在心态。俗话说得好:“算盘一响,黄金万两”。加减乘除,日进斗金,进账算账没它不行。这些雕刻以反映追求幸福、趋吉避凶的理想愿望居多,而且生动逼真。技法以透雕、浮雕为主,做工精湛,画面层次分明,构图严谨得体。

  斗拱下边的平板枋雕以祥龙图案,把上下分成两大区。祥云下为32个垂花砖柱,柱头为龙头,垂花分别雕成石榴、金瓜、荷花、莲蓬等吉祥多籽造型,垂花柱与垂花柱之间由夔龙卷草图案相连将空间铺满。垂花柱以下里外墙体上分布有10个长条形画框,每个画框饰以拐子龙纹,框内分别雕刻有“狮子绣球”、“喜鹊闹梅”、“山雀玉兰”、“鹭鸶荷花”、“松鼠葡萄”、“麒麟呈祥”、“八仙过海”以及“刀马图”等。

  “松鼠葡萄”以八大串晶莹欲滴的葡萄悬挂在藤枝上,数只松鼠跳跃其间,姿态生动,工细酷似牙雕。“刀马图”是雕刻中最常见的题材,一人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后边兵马穷追不舍,情节动人,扣人心弦。“八仙过海”图,各仙人分乘狮子、麒麟、海马、天禄等异兽,踏波逐浪,如履平地。这些砖雕做工精细,一般不加打磨,足见刀法之功、棱角之锐。

  纵观照壁的砖雕画面,给人一种紧凑而不拥挤、繁丽而不冗杂、布局严谨匀称、凸凹处理得当的感觉。你看,飘动的衣服袖带、翻卷的花草叶片、生动的人物表情,飞翔的鸟、奔跑的兽,均达到了“凿的花能拿起来,凿的兽能跑出来”的艺术效果,可见匠心独运,技艺高超。

  遗憾的是,照壁上的砖雕经过二百多年的风剥雨蚀,有的已经面目全非了,有的虽还完整,但掉枝缺叶、失足少角,观之令人痛惜。近些年来,砖的质地发生了变化,砖雕的用材受到了限制,又加上人们对砖雕艺术在建筑中的重要地位缺乏认识,以至砖雕艺术在建筑中很少采用。因此,砖雕艺匠日趋减少。砖雕艺术如今更显得异常珍贵。

木雕

  木雕,是我国五大雕塑传统(陶、木、石、铜、泥)的组成部分,是按材料分类的雕塑品类。会馆的建筑装饰常用的材料有椴木、杨木、梨木等。一般构图都以圆木周边宽度为限,大多木雕以人物、花卉、山水、楼台、亭阁、水禽、瑞兽等为题材的作品。会馆的木雕十分讲究刀法和风格,以及利用材料本身自然的特点去寻找材料内在的表现力,在表面的色泽、纹理、结构等微妙变化中相形度势、因材施艺、量形取材,加以斧凿,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韵味。中国有长期的木雕传统,发展到清代和古建筑一样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因而,会馆的木雕艺术成就最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题材最丰。在中原地区首屈一指。

  山陕甘会馆每座建筑物的木构件上,特别是大殿和厢房檐下的桁、枋、雀替、挡板、垂柱等,几乎遍布木雕装饰。采取的雕刻手法有圆雕、半圆雕、高浮雕、浅浮雕、悬雕、透雕等多种技法。在人的视点与雕刻面的关系上,创造了焦点透视、散点透视、破时空透视等艺术形式,广泛利用有限的空间,通过起位升降、线条流畅、光影处理等造成的视点错觉,达到了非常巧妙的艺术效果。

  会馆的木雕题材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与三国相关的故事有“古城会”、“长板坡前救阿斗”、“刘备访庞统”等,这些故事画面,构图精练,刀法简约,生动地把关羽、张飞、刘备、赵云、庞统各自的身份、性格、地位表现得淋漓尽致,并重点突出了“义”、“勇”、“求贤”的主题。

  表现亲情和孝悌的内容有“孟宗哭竹”、“九狮戏绳、带”等。“九狮戏绳”的画面,狮舞绳飞,上下盘旋,绳索自然流畅,如同真绳一般,可见其刀法功底。狮子逗人喜爱,幼狮伏在母狮的背上,母慈子爱,相互亲昵,颇有人情味。“九狮”谐音“九世”,寓意“九世同堂”,突出了一个“情”字。

  “孟宗哭竹”被巧妙地安排在东厢房的一个雀替上,几株稀疏萧瑟的老竹下边跪着一个人,一手扶竹,一手掩面哭泣,面前长出两棵新笋,这就是中国有名的二十四孝图之一的“孟宗哭竹”。构图简练,刀法细腻,显然寓在勉“孝”。

  表现神话故事的有“放牧八骏”、“刘海洒钱”、“和合二仙”、“樵子遇仙”、“帝俊八子”、“八仙庆寿”等。这些画面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在里边,看画悟道,你会感到这些神仙们确有不少可爱、可敬之处。这些神仙鲜活生动,音容相貌,栩栩如生。在“放牧八骏”图中,每匹马或静或动,或奔或嘶,宛若活物,有强烈的立体感。

  表现民间风俗内容的有“街头即景”、“佛门进香”等。在西厢房南北次间的额枋上各雕刻有一幅民间风俗画。南次间一派水城风貌,主干道是河水,船行于街心。船上一女子怀抱琵琶,正在弹奏出悠扬悦耳的曲子。一人在船头演唱,表情诙谐。船后一女子,头戴大沿帽,宽衣博袖,双手摇橹,悠然自得。画面以游船为中心,四周有骑马坐轿的达官显贵,轻摇合扇、嬉皮笑脸的公子王孙,有妇女儿童、老翁健妪、手持斧凿的匠人、担担叫卖的小贩。画里25个人物,表情不同,姿态各异,刻画入微,惟妙惟肖。开封有“北方水城”之誉。这幅水城风俗画是专题描写开封还是泛指?容以后考证,再下断语。

  北次间主要描绘的是街头即景,其雕刻的高楼、房舍、桥梁、流水比例适中,线条流畅;雕刻的人物有骑驴的老者、过路的妇女、进餐的客人、斗耍的顽童、摆摊的小贩,尤其是有一个顽童将一醉翁的酒壶顶在头上“偷”走了,醉翁在后追赶,令人感到妙趣横生、如临其境。这些木雕人物造型一般注意突出各人不同的年龄、面貌、神韵、衣着、动态等,避免了与南次间水城即景的形式雷同。

  表现动植物的内容是山陕甘会馆雕刻技艺的另一大主题。祥禽瑞兽有龙、凤、狮、马、麒麟、鹿、羊、猴、松鼠、仙鹤、喜鹊、鸳鸯、青蛙、鹭鸶、蝙蝠等;植物有石榴、葵果、蓬莲、葡萄、柑橘、荔枝、仙桃、松、竹等;花卉有菊、牡丹、梅花、兰花、荷花等。这些动物和植物都能各自独立或相互配合形成一组组的吉祥图案,大多是以祝愿人们多福多寿、人丁兴旺、祈瑞纳吉、合家安康、百事如意、天下太平、钱财广进、荣华富贵等为内容。

  从刀法技艺上看,会馆木雕题材的匠师们用他们倾尽心血的态度、熟练高超的技艺,充分发挥智慧和想象力,把鸟兽雕凿得活灵活现,瓜果如同真的一般,石榴启唇含珠,葡萄晶莹欲滴,极富装饰味。

  尤其是大殿檐下两侧的二龙戏珠、凤凰牡丹,雕刻得最为精彩。苍龙腾云驾雾、凤凰振翅欲飞。龙头凤首突出于画面之外,伸向空中。工人们匠心独到地采取圆雕手法(民间称为悬雕),使龙与凤的造型适应多角度欣赏,这样的技艺手法使龙凤更具立体感、韵律感、跳跃感。

  大殿内部梁枋上,木雕彩画相应成趣,琳琅满目。卷棚前后檐60个拱眼板,每板两面雕刻,计有120幅画面,内容多为神话、戏曲、民间故事等。每一间的上方横梁上都有精美的匾托,说明当年的巨匾不少。内檐额枋上雕刻的“二龙捧寿”、“蝙蝠扑云”,其技法之高超不亚于外檐。

  山陕甘会馆的木雕艺术,布局精巧、繁而不乱、构图紧凑、疏密相间、豪华精丽、巧夺天工。其题材、技艺不乏典范之作,包含的史学、美学、文学、民俗学价值更是十分宝贵。以“雕梁画栋”、“鬼斧神工”来赞美会馆的木雕艺术,是恰如其分的。

石雕

  石雕,亦称“石刻”,为我国五大雕塑传统(陶、木、石、铜、泥)的组成部分。会馆的石雕装饰大多用于柱础、栏杆、抱鼓、壁芯、香案和墙基等处。

  会馆照壁里侧壁芯中央雕刻有一外为长方形、内为一椭圆形的高浮雕“二龙戏珠”,构图严谨丰满、华贵典雅,造型上下翻飞、扶摇飞翔、刚健威武,技法细腻精湛,充满了超人的神秘力量,为清代石雕佳作。照壁四周雕刻镶嵌有四条夔龙捧寿,照壁的须弥座束腰部分雕刻有行龙,工丽严谨,气韵生动。

  会馆中轴线上“大义参天”牌坊的中间两柱各有三块抱鼓石,从三个方向把柱子固定。六块十二面抱鼓石,分别采用浮雕技法雕刻着“苍龙行云”、“丹凤朝阳”、“辈辈封侯”、“蝙蝠扑云”、花卉和人物故事等。

  东侧有一幅石雕戏曲故事《井台会》,人物造型比例适中,雕刻技法细腻。咬脐郎骑在高头大马上,身着甲胄,一手挽绳,一手执弓,背后一面大旗迎风招展,在两个士兵的拥簇下,显得英姿勃发。李三娘头梳高发髻,身穿圆领高衫,站在井台边上,一手提水桶,一手执杆,脊背稍向前倾,神情恬淡,充分显示出一个含辛茹苦、劳累过度的妇女形象。整个画面细致具体,母怜子状,溢于画面,感人至深。

  西侧一幅《狄仁杰登山望母》石雕,刻画地更是感人,四个人物表情不一。狄仁杰身着官服,面向天空,望着几朵白云,右手抬起欲掩面哭泣,孝心动天。整个画面简洁流畅,恰当地表现了一种思母之情,极富感染力。

  龙、凤、猴和蝙蝠等动物图案,雕刻细腻,线条简朴。龙凤造型修长洒脱,凤大体作雄鸡头、冠、雉身、鹤颈、足、鸳鸯翼尾,间以云气纹,象征着美好幸福;苍龙雕刻得清新刚健,穿云拨雾,给人一种苍劲豪迈的力量动态美;猴、蝙蝠亦工丽细致,上下两只蝙蝠虽头小如枣,但鼻眼逼真,张口作吼叫状,四周衬以云纹,似从天而降,一大一小两只猴子在松间跳跃嬉戏,活泼可爱。

  这六块抱鼓石均由整块石料雕琢而成,造艺精致完整。

  大殿正中有一台高近1米的青石香案(供桌),正面有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雕刻的一幅“八仙庆寿”图。中间是手拄拐杖的老寿星,身边有一仙童服侍。背景雕着云纹和象征长寿的松柏、仙鹤,两侧八位仙人手执不同法器向老人祝寿。老寿星和蔼可亲,仙人意诚心虔。上部雕云龙纹及火焰宝珠,它不同于寻常的二龙戏珠,龙尾向内,龙头向外,然后调头内视,表现出龙的动势和雄姿。刀法娴熟圆润,纹饰自然流畅。

  大殿内柱础全部雕刻,柱顶石凿有花饰是重要宫殿和庙宇的标志。会馆大殿内柱础高近半米,大部分雕刻成上部为圆鼓镜式;中部为八棱,四周均有圆雕的小蹲狮,造型别致,姿态各异;下部有方式和八棱两种,分别雕刻有骆驼、鹿、羊、鹤、鹊、山果、花卉、阴阳图、二羊抵头、海浪山石等。这些艺术小品,活灵活现,生动有趣。造型的特点是不刻意追求细节描写,而注重动态表现和意趣,形成画面古拙、浑朴而有韵律感的特色,很有点汉画像石的味道。柱础雕刻与室内的木雕、彩画上下相映,生辉满室。

  大殿台阶前的汉白玉石栏杆是会馆石雕的一种。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台阶上的栏板柱子由地 伏、栏板、望柱和抱鼓组成。会馆的栏板式样为禅杖栏板,是常见的透瓶栏板。透瓶栏板由禅杖(寻杖)、净瓶和面枋组成。每一组栏板雕刻净瓶三个,中间一个上雕三幅云,两端只凿作半个净瓶。

  栏板柱子既有拦护的实用功能,又有使建筑的形体更加丰富的装饰作用,雕刻有力,线条简练,很好地起到了衬托大殿雄伟的作用。

  整个院内有盘龙石柱灯八个,采用高浮雕技法,刀法奔放自然,线条流畅遒劲,给会馆增色不少。

  在牌楼东侧有一碑刻,碑额部分的两条盘龙雕刻得细腻精致,可称做石雕佳作。

  

山东·江北水城 运河故都·聊城 www.jiangbeishuicheng.com

聊城旅游 聊城旅行社 聊之旅 聊之旅旅行社 江北水城 江北水城旅游 江北水城旅行社 聊城景点 聊城特产 聊城导游 聊城机票 聊城酒店 聊城租车 聊城会议 聊城特价机票 城特惠酒店 聊城高级导游 全国优秀导游员 聊城旅游网 江北水城旅游网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