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欢迎,请登录 传真:0635-8336665 24H电话:0635-8681234

绎山

峄山,又名“邹峄山”、“邹山”、“东山”,雄峙于“孔孟之乡”的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东南10公里处,104国道及京沪铁路东侧,京福高速公路和京沪高速铁路西侧。山系东南一西北向长近30公里,主峰峄山海拔582.8米。

线路分类: [名山奇峰]

景点地点: 国内 山东省 济宁市

本站推荐:

景点详细介绍

峄山虽然山不高,但却集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于一身,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自然之秀美,早在秦汉时期就著称于世。素有“岱南奇观”、“邹鲁秀灵”、“天下第一奇山”、齐鲁名山归岱峄美誉。是中国古代的九大历史文化名山之一。孔子、孟子、秦始皇、李斯、司马迁、华佗、李白、杜甫、苏东坡、王安石、欧阳修、黄庭坚、董其昌、郑板桥等都曾登临揽胜,他们留在峄山的三百多处著名的摩崖刻石和碑碣,为峄山增添了奇异的历史文化光彩。

中文名:峄山 别名:邹峄山、邹山、东山所属山系分属泰山、蒙山分支地理位置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峄山镇峄山村 [19] 走    向西北~东南长    度29.5 km主    峰峄山,海拔582.8米


峄山,广义系指峄山山系(山脉),为邹城市6个山系之一。峄山山系曾称龙峄山系、沿京沪铁路邹城市境内段东侧,自城区北郊岗山起,向东南方向延伸至龙山,绵亘29.5公里。
[1]
狭义的峄山,为峄山山系主峰,座落在山东省邹城市城偏东南12公里处,山周长为10公里许,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海拔高度582.8米。峄山距其西北方向的泰山约110公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东山”即指蒙山
[20]
。其东临凤凰山系诸峰;南怀邾国之故城;西有京沪铁路南北纵贯;北与五岳之尊的泰山一脉相联。素有“邹鲁秀灵”、“岱南奇观”、“灵通泰岱”之美誉。

主要山峰:


峄山山系,包括20余座山头,主要山峰有14个。除峄山外,峄山山系主要还有龙山、朱山、胡家山(又名护驾山、阳山)、吉玉山(又名接舆山)、唐口山、小牙山、牙山、郭山、金山、普阳山、虎山、岗山等山头。 [1] 峄山,位于邹城市城东南12公里处,海拔582.8米,又称邹峄山、邹山、东山,方圆10余公里。山上奇峰怪石,陡峭峻拔,岩洞幽深,相互通达,且多松柏清泉,名胜古迹,可谓移步一景,被列为山东省风景名胜景点。龙山,位于邹城市城东南26公里处,山阴村南,海拔411米。朱山,位于邹城市城东北6公里处,朱山庄西北,海拔207米。


胡家山(又称护驾山、阳山),位于邹城市城东南2.5公里处,大胡村南,海拔215米。已建设为公园。吉玉山(又称接舆山),位于邹城市城东南4.2公里处,九里涧村北,海拔283米。唐口山,位于邹城市城南4.75公里处,九里涧村北,海拔332米。小牙山,位于邹城市城东南5.75公里处,高黄堡村西,海拔260米。牙山,位于邹城市城东南6.75公里处,高黄堡村西南,海拔374米。郭山,位于邹城市城东南12.5公里处,纪王城村南,海拔247米。金山,位于邹城市城东南18.5公里处,金山庄村东北,海拔195米。普阳山,位于邹城市城东南18.5公里处,柳下邑村东北,海拔251.2米。山脚下有马家山头遗址。虎山,位于邹城市东南22公里处,李白村东,海拔266米。铁山,位于邹城市城北郊,海拔146米。山中有摩崖石刻。岗山,位于邹城市城北1公里处,海拔234米。山有石刻。


峄山自25亿年前的太古时期,先后经历了3次沉没、4次上升的发育阶段。25亿年前的太古时期,山东省中部为古海槽的一部分,堆积着泥沙质和火山物资的巨厚地层。混沌中慢慢地演变、进化,在一次突然爆发的强烈的造山运动中,地层褶折隆起,地下岩浆向上喷发,浸入到覆盖的地层之中,并窜出地表(今之峄山周围的二长花岗岩体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后,随着地壳不断运动,古峄山升出地面,这是峄山的第1次上升。6亿年前的古生代早期,华北地区大幅度下降,古峄山再次沉没于大海之中。4亿年前,华北地区又整体上升,海水退却而形成大陆丘垣。峄山第2次上升。3亿年前,华北地区又整体下降为浅海和湖沼。气候温和湿润,树木茂盛,大量林木被埋在泥沙中形成煤层和沙岩、页岩、石灰岩沉积地层,峄山第3次被覆盖在厚厚的岩层之下。1亿年前,造山运动又一次兴起,地壳岩层断裂,此升彼落,谷峰交错,峄山随之快速抬升,得到第3次上升。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中地块断裂继续加强,加上各种复杂的地质作用,峄山得到第4次抬升,奇姿异态巍然兀立于世。形成峄山属典型的太古代泰山期形成的斜长花岗岩石山,是世界上距海洋最远的海蚀岩型山。据考察,遍及峄山的巨岩、洞穴的形成是地球岩浆冷却后的产物,海浪正是海蚀岩穴洞形成的动力。峄山上的斜长花岗石,按生成顺序划分,居地层之首位,为25亿年前地球岩浆冷却后不久而产生的。经过漫长的风化剥蚀,坚硬的花岗岩磨蚀去棱角,外形呈现浑钝圆滑。峄山上虽无大的断裂,但各种岩脉却屡见不鲜,而且有宽近10米的“角闪岩脉”。邾文公祠平台上,有块黝黑的巨岩兀立于崩岩的边缘,坚硬的角闪岩满身斑驳,凸凹不平。峄阳书院旧址至桃花洞、盘龙洞内等地方均有角闪岩脉呈现。峄山上有众多受海浪侵蚀而形成的海蚀岩穴。太古时期,峄山是古海海域。5亿年前,这里是汪洋大海,峄山东北大束、西南的石墙一带分布着寒武纪、奥陶纪石灰岩。汪洋之中,咆哮的巨浪,穿凿岩穴,卷走依附在角闪岩上的捕掳体;海水退流洗去泥沙之类的区区小物;再经多次地震,峄山逐步抬升,终形成海拔582.8米的高度,并形成玲珑剔透的洞穴景观。 [3] 2018年,峄山入选第八批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园区总面积12.56平方公里,中心地理位置为东经117°1′22″,北纬35°1′11″。是一处以罕见的花岗岩地貌、景观、奇石、险峰、幽洞、灵泉、崩塌地貌等地质遗迹为特征的风景名胜区,具有极高的地质科考、历史文化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