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欢迎,请登录 传真:0635-8336665 24H电话:0635-8681234

齐白石故居

齐白石(1863一1957),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国画大师。

线路分类: [名人故里]

景点地点: 国内 湖南省 湘潭市

本站推荐:

景点详细介绍

齐白石故居(北京)

齐白石(1863一1957),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国画大师。中国近代美术文化史上的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别号借山吟馆主人、寄萍老人等。年轻时作过木工。擅长诗、书、画、印。文化部于1953年授 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又荣获国际和平奖金, 196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墓位于海淀区海淀乡魏公村西南。碑文李苦禅所书。

中文名称齐白石故居开放时间5:00-22:00所属城市北京市所属国家中国。


故居简介


齐白石故居图片
位于雨儿胡同中部,东邻南锣鼓巷
据传此宅为清代中晚期内务府一总管大臣的宅子,后分割出售。新中国成立后由文化部购买,作为画家齐白石的住所。由于老人思念在西城的旧居,在此住了不长时间便迁回西城,此地便改为齐白石纪念馆(在他生前成立的)。“文革”期间,纪念馆被撤消,改为北京画院。现为北京画院《中国画》编辑部和北京美术家协会所在地。
该宅院建于清代中晚期,13号院仅为原宅院的一部分,是较完整的单体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一间(不是原来的大门),倒座房两间。院内南、北、东、西各有三间房屋,均为硬山顶合瓦过垄脊屋面,前出廊子。廊步明间有雀替,尽间上有倒挂楣子,下有坐凳栏杆。房子之间由转角廊相连。北房带东西耳房各三间,南房西接顺山倒座房三间。各房墀头处均有精美的砖雕图案,各廊间的走马板处有书法篆刻砖雕,北房明间木隔扇上有木刻楹联。西耳房南侧西墙上装饰一砖刻“紫气东来”四字。

此院的砖、木雕饰具有较大价值,1986年1月21日公布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信息

地址:西城区劈才胡同内跨车胡同13号
性质: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故居坐西朝东,面积204平方米,是一座三合院带跨院的住宅。 齐白石自50岁后直至逝世前寓此。3间北房是当年的 “白石画屋”,因屋前安有铁栅栏,又称铁栅屋。北房檐下 悬挂有齐白石篆刻的长3.3米、高0.84米的篆体“白石画屋”横匾。大字尚依稀可见。


齐白石

故居门向东开,是一座有东、西、北屋的院落,面积约600余平方米。北面的三间屋子,分别是齐白石生前的画室、卧室和饭厅。1937年“七·七”事变后,靠卖画为生的齐白石,在这里闭门谢客,拒绝日伪大小头目索画,也不卖画,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据现居住在故居中的齐白石的第四子著名画家齐良迟介绍,齐白石在故居共作画2万多幅。日寇入侵北平时,他画了《群鼠图》讽刺日本侵略者;为了抨击旧官僚的腐败,他画了《不倒翁》和题有“看你横行到几时”的螃蟹图。新中国成立后,他画了《祖国万岁》;抗美援朝时,他画和平鸽参加义卖,表达了他对祖国的一片深情。齐白石去世后,故居居住着齐白石的儿子、女儿、孙子等后代。门外的跨车胡同已基本不存在,出门往北的胡同已被堵死,只剩下南边的一段胡同,而这段胡同里只有故居一个独户。为了安全起见,故居昼夜闭户,笔者预约采访时,齐良迟再三叮嘱:到了打个电话,好给你开门,不然叫门很难。

继承了父亲画、书、印、诗,现年80高龄的齐良迟,担任着北京市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辅任书画研究会会长等社会职务。问他父亲生前在故居内留下的最令他难忘的是什么,他说是父亲一生的节俭。作画用的宣纸外边的包装纸,齐白石也不浪费,他在纸皮上勾画样子,很多纸皮都成了珍品。他曾在纸皮上画的一幅《麻姑献寿图》上题字:有能力者得之是好稿。笔者问及齐白石的12个子女及后辈继承其艺术的情况,齐良迟介绍,子辈有四位继承,分别是三子齐良己、女儿齐良止、幼子齐良末和自己;孙辈有孙子齐展仪、孙女齐秉淑。另据齐良迟介绍,由北京画院筹办的“北京齐白石现代艺术中心”受到北京市委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目前正在长安街上选址。


访故居


齐白石故居

北京,繁华的西单商业区西侧,高楼大厦之旁,喧闹的街市之后,一处陈旧的四合院,在现代的氛围里独守着一份古朴。这就是跨车胡同13号,一代书画艺术大师齐白石的故居。走进故居,院内北正房3间就是“白石画屋”。老人自写:予五十岁后,因避乡乱来京华,心胆尚寒,于城西买一屋卖画,屋绕铁栅。如是年九十矣,尚自食其力,幸画为天下人称之,其屋自书“白石画屋”,不遗子孙,留为天下人见之一叹。故居由白石老人后人居住,保存状况尚好。


刻苦求艺


齐白石出生在贫苦农家,少时只读了半年私塾便辍学在家,砍柴、放牛、种田,什么活都做。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20岁时已成为技艺精湛的雕花能手。这期间,他得到一本《芥子园画传》,反复临摹,学会了一些基本画法。以后又结识当地文人,勤学苦练绘画、诗文、书法、篆刻,曾靠替人绘肖像、卖画、刻印为生。中年时,他自家乡“五出五归”,游历大江南北,饱览名山巨川,取法自然,汲取素材,作下大量写生画稿。随着眼界的开扩,他技艺精进,创作的诗、书、画、印更为可观,已由民间画工进入文人画家的行列。59岁时,他努力向文人画的高峰攀登,倾心于徐渭、八大、石涛的写意画,认为他们横涂纵抹,皆臻妙境,甚至说:“恨不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

1917年,南方军阀混战,齐白石避乱从湖南来到北平,在琉璃厂南纸店挂单,卖画、刻印,维持生活。然而,对这位满身泥土气息的布衣画家赏识的人不多。备受冷落的齐白石认识到,只知步古人后尘,没有出息,下决心来个大转变。他说“予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勿怜,乃余或可自问快心事也。”为了开辟艺术新路,齐白石到了破釜沉舟的地步。他接受好友陈师曾的建议,汲取明清写意画家徐渭朱耷石涛及当时的吴昌硕等诸家画法,融合传统写意画和民间绘画的表现技法,熔民间画文人画于一炉,大胆创造,实现了“衰年变法”,形成笔法凝重、意境奇特、构图拙简、赋色艳而不俗的独特的新的山水画风格,登上国画艺术的高峰。他总结自己的创作心得,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齐白石声名大振,与徐悲鸿、张大千一起,成为中国近代画坛的三位大师;又和著名画家傅抱石被合称为“南北二石”。


卓立千古

抗战期间,国难当头,齐白石虽苟全性命于乱世,却也以实际行动和画作,以极其智慧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愤恨。“七七事变”爆发,北平沦陷,齐白石辞去教职,蜗居斗室。许多日本人找到他家买画,他义不市秦,在门上贴一字条“白石老人心病发作,停止见客”,断然拒绝。等到日本败象渐现,他画了一幅“斜阳图”表示“乐观厥成”。画上以斜阳示“日落”,题句云:“网干酒罢,洗脚上床,休管他门外有斜阳。白石山翁并题新句。”心中充满新的希望。后来抗战胜利,日本投降,他又作诗云:“莫道长年亦多难,太平看到眼中来。”欣喜之情,跃然纸上。


石老人历经军阀、官僚、日寇带来的灾难,对他们无比痛恨,尤其痛恨狗仗人势的日伪官僚。对于他们前来索画,一律拒绝,“画不卖与官家,窃恐不祥”,“绝止减画价,绝止吃饭馆,绝止照相”。后来,他干脆停止卖画。并以“寿高不死羞为贼,不愧长安作饿饕”的诗句表明心志,宁可挨饿,也不取媚于恶人丑类。
抗战期间,他画了不少“不倒翁图”,勾勒涂抹,一气呵成,简洁明快,粗犷拙朴,寥寥几笔,神态毕现,把一个个不学无术、卖身求荣、唯求不倒的贪官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然后,在上题诗:“能供儿戏此翁来,打倒休扶快起来,头上齐眉纱帽黑,虽无肝胆有官阶。”或题:“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借题发挥,痛骂官僚,痛快淋漓,令人拍手称快。
笔如农器 砚田未歇
齐白石的画作充满了朴质的感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纯朴的画风使人灵魂净化。他遵循“写最熟悉”的原则,以民俗入画,歌颂劳动,表现纯朴的生活情趣。他92岁时画《闻铃心喜图》,回忆童年的生活,画面上一

齐白石画作
小牧童,身系一铃铛,牵一老年回家,画上题字:“祖母闻铃心始欢(璜幼时牧牛,身系一铃,祖母闻铃声,遂不复倚门矣),也曾总角牧牛还,儿孙照样耕春雨,老对犁锄汗满颜”。人们从中可以感受祖孙之间醇厚的情感和田野泥土的馨香。他甚至画从来没人画过的锄头、柴耙、草扒,反映出他对劳动爱得那么深沉。这正是他所以高于前辈画家,而又不同于同时代画家的重要原因。齐白石的画作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因此备受大众喜爱。

齐白石擅作花鸟虫鱼。画的虾更是出神入化,湿漉漉的,宛在水中,灵动活泼,神韵充盈。为了画得逼真,他在一只大海碗里,养了几只活虾,放在案头。作画之前,先盯上半天,仔细观察它们的体态、颜色、争斗时的姿态。然后,研磨铺纸,作起画来,不仅把虾的身体结构表现得细致入微,而且把虾身体的弹性都表现得充满力量,其长螯的劲力和触须的柔顺处理得相映生辉。虾眼和虾脑上的重笔,干湿用得更是恰到好处,令人叫绝。

“不教一日闲过”,在7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齐白石几乎天天都在作画。“铁栅三间屋,笔如农器忙;砚田牛未歇,落日照东厢。”正是他耕耘不息的真实写照。1937年后,他在跨车胡同家中共作画有2万多幅。57岁至66岁的10年间,他又作画1万多幅,刻印3000多枚。90岁以后,仍然从事书画、篆刻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曾亲自请他到中南海作客。在他九十大寿的时候,周恩来总理为他祝寿,文化部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其后又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担任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并出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56年,荣获国际和平奖金。1957年9月16日,白石老人与世长辞。这位经历了数十年艰苦历程,终于攀登上东方艺术高峰的老人,以卓越的成就,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崇敬。逝世后,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故居现状

齐白石故居为何这样衰颓
今天,看北京的天气特别好,阳光灿烂,风一点不冷。我们特地去齐白石故居参观。坐公交到西单商场下,然后找人打听“辟才胡同”。一路经人指点,不要多久就找到了这个所谓的“胡同”,——半点胡同的影子也没有了,看到的全是宽敞的马路和一栋比一栋高大气派的现代楼房。后来,在转弯的街口,远远瞅见一小片青灰色砖墙,里面有露出的老式屋脊,我们说那准是齐白石故居了。

走近一看,果然看到了砖墙背向马路的一侧,有老北京旧式四合院的大门,门紧闭着,门的一旁墙上嵌着刻有“齐白石故居”字样的石牌。从门缝往里瞄,被东西挡着,只能隐隐感到四合院的格局。大门上贴着纸条,明白写着“谢绝参观”。刚好有邮递员来送信,只见他熟练地从大门上开的一个小洞将一个邮件塞进去。问他里面有没有人,他说有齐白石的后人。


作品

我们从网上查询了有关资料,特意赶来拜访蜚声中外的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的故居,不但扑空,甚至连门也进不了。不知齐白石的后人出于何种原因要张贴“拒客令”,也不知齐白石的故居因何如此衰颓,大门破损,门楣破旧,完全是一副奄奄一息的景象。
尤其感到可悲的是,齐白石故居赖以生存的胡同已经荡然无存,若不是齐白石的名气和影响,可能这座小四合院也早已不复存在。
齐白石故居俨然象一座孤岛,彻底被现代建筑的大海所包围。所以,当我们无奈地离开这座四合院,再回首去看时,竟然觉得十分滑稽,就像一个又矮又小的丑物蹲在一群身材高大着装时髦的俊男靓女中间。
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国画家之一的齐白石,在北京仅有这么一座故居,本来是应当保存完好且整旧如旧向世人开放,齐白石的作品以及有关他的研究,都能得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展出。可是,今天我看到的却是破落、衰败。北京之大,可以建起成千上万的高楼大厦,何以没有齐白石的一席陈列之地?

设想,如果北京能完好保留一段辟才胡同,将齐白石故居精心开辟成齐白石艺术博物馆,让齐白石故居存活在当年的原始风貌里,我想这对弘扬中华文化,繁荣中华古老艺术该会起到多大的作用。即使仅仅为了旅游,那么一座保存完好的齐白石故居,也能为北京乃至中国吸引多少海内外游客!


民间呼声

城市孤岛

“铁栅三间屋,笔如农器忙。
砚田牛未歇,落日照东厢。”
故居成了城市孤岛
这首名为《自嘲》的小诗是我国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在他的“白石画屋”中所作。日渐颓废的尴尬境地。
西城区的一片拆迁现场和新落成的居民小区里穿行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跨车胡同13号。事实上,这已经成为这条胡同的最后一户人家了。整个跨车胡同早已拆迁完毕。落日余晖之中,蜚声海内外的齐白石故居在周围林立的新居民楼的包围下,显得更加破败不堪,像一个孤岛。
齐白石在《自述》中说,“那年(1927年)冬天,我在跨车胡同15号(现13号),买了一所住房。”从此,直到1957年去世,白石老人一直在这里生活,他晚年创作的绝大部分传世之作都在这所简陋的旧宅里完成。
期间,政府为了照顾白石老人,曾经在东城区雨儿胡同专门给他修建了一处舒适的新宅居住。但是老人住惯了在跨车胡同家里“天伦之乐”的日子,他在给孩子们的信中写道:“ 予愿搬回跨车胡同老屋,数十年生活计已习惯。儿辈宜善体老人心意。”结果,他在新居只住了短短的几个月就搬了回来。
据齐氏后人介绍,1935年,白石老人为了安全,将家中北屋前面的走廊用铁丝装成栅栏。后来,他在题画时,常用“铁屋”二字,表明了老人对这里的深厚感情。1953年,齐白石把铁屋命名为“白石画屋”,用黑地烫金的篆书做成一个匾额,挂在堂前。并且题写长篇跋语,表达了他把这里长期保存下来的殷切希望。他说:“南岳山下有邺侯(唐代著名藏书家--记者)书屋尚存,千秋敬羡。余50岁后来京华,于城西买屋卖画,屋绕铁栅。如是年90矣尚自食其力,幸画为天下人称之。其屋自称白石画屋,不遗子孙,留为天下人见之一叹,而后或为得保千秋,亦如邺侯书屋之有幸也。”

但是,就是这所白石老人生前希望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财富,


雅致故居

在北京市的任何一张旅游地图上,人们都可以找到“齐白石故居”的标注。但是,当许许多多的人怀着对大师的景仰之情慕名而来的时候,恐怕迎接他们的都是一种深深失望的感觉。
墙壁上大面积的脱落和裂缝随处可见,早已成了危房。门楼的一角不知何时已经断掉了,大门的黑漆因年深日久已经斑驳陆离。屋顶上丛生荒草更增加了这种凄凉的感觉。
齐白石的后人说,这还是一处富有诗情画意的精致院落。据他的长孙齐佛来回忆,当时,三间北屋是整个庭院的主体,结构为两明一暗,地装木板。正屋是客厅,也是饭厅。靠东为卧房,西边是画室。建筑普通,陈设也很简陋。一张朝西摆放的黑漆画案的南端,堆放着宽窄不齐的宣纸,北端则摆满了文房四宝和大大小小的颜料碟儿。一把圆座带靠背的竹椅,上面铺着一块布垫,是老人写字画画是坐的。据说,画案的对面原来还有一张香几,上面摆着一个能够一次走一年多的玻璃罩钟,是老人经常向人夸说的心爱之物。
据介绍,白石画屋的客厅中央,摆着一张普通两用饭桌,把四边的半圆木板支起来,便成了圆桌,放下去,就成了方桌。一把长藤靠椅,放在北墙下,天冷时加一个皮褥子,是老人画余饭后休息的地方。老人平生生活简朴,待客用的也只是几个板凳,解放后,政府才给他添置了一套沙发。
据说,院子里原来种有葡萄、凌霄和柳树,夏日浓荫覆盖。北院有一棵大枣树,高出房顶。由北院去南院辟有两个雕花青砖砌成的月亮门,十分古朴雅致。
齐白石去世后,他的后人仍继续在故居生活,直到今天。

1984年5月,北京市人民政府确定齐白石故居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但是从来没有对外开放过。


修复故居难

齐白石当年购买跨车胡同13号的时候,看中的就是这里的宁静。根据他的《自述》,此前的10几年里,为了寻找艺术创作的一方净土,他先后搬了好几次家。当时的跨车胡同仅有15户人家,前面的一条胡同原名“鬼门关”,后靠太平桥,东南接西单牌楼,还是一处十分僻静的所在。解放以后,这里渐渐热闹起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附近著名的北京金融街商业中心的建成,这一带逐渐成了寸土寸金、繁华热闹的地方。于是,这里也成为了一些有商业眼光的人注意的地方。紧挨着故居南侧的一条新扩建的马路也打破了这里保持多年的平静。
事实上,关于是否保留齐白石故居的问题,早有争论。1995年,齐白石儿子、全国政协委员齐良迟就曾向全国政协作出提案,建议在北京建立齐白石纪念馆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此后,严晓蒸等多名全国政协委员也提出了类似内容的提案。 提案中,齐良迟表示,愿意与齐家亲属商议,将齐白石故居交给文化部或者中国美协,或者家属集资修缮故居,或者创立齐白石基金会筹办齐白石纪念馆。文化部对齐良迟的提案的答复中表示,申请建立齐白石纪念馆的途径之一是,“利用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齐白石故居予以适当扩建。利用故居比新建更有意义,也是较为现实的办法。”但是,“鉴于文化部基投资极为困难,无力承担该馆的部分投资,北京市文物局将予以全力协助。”可是,7年过去了,修复齐白石故居的设想始终没有变成现实。
齐白石故居的命运也牵动了其他有识之士的关注。2001年春,北京市政协委员李生生再次提出了修建并开放齐白石纪念馆的建议。他的提案被转发给北京市文物局研究办理。但是,对北京市文物局的答付并不满意。
李生说,北京市文物局一直在强调困难。该局对他答复说:“首先是1957年齐白石去世后,故居年久失修,基础下沉,漏雨严重,已非小修小补所能解决。其次是多年来故居属于私产,是非开放单位。由齐白石先生的后代及其家属多户居住。因此一直没有一个日常管理单位负责故居的文物保护等诸项工作。”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北京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文物保护单位应由使用单位负责文物建筑的保养和维修。考虑到齐白石的家属多年来在故居内居住,亦是故居得不到彻底维修和开放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2年2月,北京市“两会”期间,市文物局副局长舒小峰也对记者作了同样内容的解释。
据了解,1994年开始,北京兆泰房地产公司承接对北京市西城区南丰小区危改旧房改造工程。其改造范围主要位于齐白石故居东侧。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当时,据说为了“节约几百万元的拆迁费用,”兆泰公司曾表示不愿将处于文物保护范围内的齐白石故居进行搬迁。
据北京市文物局的说法,经过他们的努力,兆泰公司后来同意承担故居内居民的搬迁费用,“住户搬迁后,由兆泰公司进行修缮,作为文化场所对外开放。”
“但是,因在与故居内的住户在搬迁条件上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同时,齐良迟先生对此建议也有一定的意见,因此,最后造成了这种周围危改小区建设完毕,只余故居仍未得到任何改善的现状。”

北京市文物局的意见是,齐白石纪念馆“另行妥为选址为好。”


追悔莫及

有好几位齐白石的亲属对记者表示过把故居交给国家、尽快修复开放的愿望。
石老人的一位孙女说:“现在有人说我们不愿搬走是为了要钱,其实我们主要是不愿意把故居交给房地产公司。我们相信国家有能力把爷爷的故居修复好。”她说,兆泰公司曾对他们说,修复后的故居的一部分将用作该公司办公场所,这是所有齐家人都不会接受的。
他们说,这些年来,经常有不少国内外人士来到这里。尽管大门上早已挂上了两个“非开放单位、谢绝参观”的牌子,但是还是有许多人都敲了门,希望能到里面凭吊这位艺术巨匠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许多艺术界的人士认为,保存并修复在北京的齐白石故居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据齐良迟介绍,白石老人晚年在这里创作了将近2万多张中国画。在他去世后,他的家人遵照遗嘱,将数百张精品捐献给了国家。
据悉,齐白石在当时的湖南湘潭县白石乡杏花村的故居,已于2001年齐白石137周年诞辰前夕竣工,正式向游人开放。期间,湖南省政府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拨出专款对故居进行修缮。而齐白石艺术展览中心也在湘潭市奠基,预计2002年建成。 另据了解,初步确定坐落于北京长安街上的“齐白石现代艺术中心”的选址工作,目前正在紧张的进行。

据文献记载,1937年“七七”事变后,靠卖画为生的齐白石,在他位于跨车胡同的家里闭门谢客,在大门上挂出“官不入民家”的字副,拒绝日伪大小头目的索画,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日寇入侵北平时,他在这里画了《群鼠图》讽刺日本侵略者;为抨击旧官僚的腐败,他在这里画了《不倒翁》和题有“看你横行到几时”的螃蟹图。新中国成立后,他在这里画了著名的《祖国万岁》,抗美援朝时,他画和平鸽参加义卖,表达了对祖国的一片深情。1956年,白石老人在这里接受了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国际和平奖。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被世界和平理事会遵崇为“世界文化名人”的白石老人,这位我国近现代美术界上的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在这里创造了20世纪中国画的辉煌。


山东·江北水城 运河故都·聊城

www.jiangbeishuicheng.com

聊城旅游 聊城旅行社 江北水城 江北水城旅游 江北水城旅行社 聊城景点 聊城特产 聊城导游 聊城机票 聊城酒店 聊城租车 聊城会议 聊城特价机票 聊城特惠酒店 聊城高级导游 全国优秀导游员 聊城旅游网 江北水城旅游网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实践基地 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