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欢迎,请登录 传真:0635-8336665 24H电话:0635-8681234

馓子:跨越两千余年的寒食节记忆与民族饮食智慧

作者:Mr.LiuStu  来源:刘宝平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5-05-12

刘宝平工作室_Mr.LiuStu

馓子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晋国,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古代称之为“寒具”,《楚辞》中称之为“米巨米女”,还有叫“细环饼”和“捻头”的。

据北魏高阳太守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记载,细环饼(即馓子)的制作方法在当时已经相当详细。这种食品是为了适应寒食节的习俗而产生的,因为寒食节期间人们不能动烟火,只能吃冷饭,而油炸食品耐储藏且不伤肠胃,所以成为寒食节期间的理想食品。


在回族文化中,馓子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回族借鉴、学习了汉族制作馓子的传统,并结合本民族的习俗,制作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馓子。回族做的馓子股细条匀、焦酥香脆、做工讲究,已成为回族日常生活和待客、过节时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