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欢迎,请登录 传真:0635-8336665 24H电话:0635-8681234

旅游资讯

首页 >> 公司资讯 >> 旅游资讯

年终专稿 | 文旅融合更加深入 示范引领集聚动能

作者:Mr.LiuStu  来源:刘宝平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3-12-26

照片支持
聊城市旅游摄影协会

读李白 游神州”、背诗词赢门票相约看展游、美食攻略游、国风汉服旅拍、跟着演出去旅行……今年以来,文化味儿十足的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新现象频频出圈,“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推出一系列创新性工作举措,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集聚起更多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出台文旅融合政策、建设文旅融合项目、推广文旅融合线路……今年以来,一系列创新性举措有效推动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非遗与旅游融合是文旅融合的一大亮点,为进一步提供支持和引导,今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提出加强项目梳理、突出门类特点、融入旅游空间、丰富旅游产品、设立体验基地、保护文化生态、培育特色线路、开展双向培训8项重点任务。


2月,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提出省域文化标识打造、文旅产业带建设、重大项目牵引、文旅产业拓展、载体能级提升、文旅消费品牌创建、国内外交流合作深化、环境设施优化等八项行动和保障措施。


3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秉持“万物皆可游、处处是场景”理念,提出20条具体举措,聚力打造“好客山东”升级版。


4月,甘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部署4个方面18项任务,提出“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相协调、相适应,与深厚文化底蕴、丰富文化和旅游资源相匹配的文化强省”的发展目标。


9月,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培育推荐非遗项目、发挥传统民俗文化特色等9项重点任务。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效祖介绍,2023年,甘肃将文旅融合作为行业提质增效的突破口,开展了20项专项行动,重点发展生态康养、研学旅行、非遗体验等文旅业态产品,实施文旅项目600余个,实际完成投资超147亿元。今后将围绕资源融合促共建、产品融合促创新、产业融合促业兴、市场融合促创收四方面强化落实举措,着力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各地频频出台此类政策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意在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创新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产品品质,促进旅游业复苏、提速发展,也是落实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的体现。”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法律系教授王平认为,文旅深度融合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内涵、增强了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很好地适应了人民群众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


打卡杭州晨间玩法,体验健康、活力、绿色的杭式生活;漫步上海街头,来一场建筑可阅读的CityWalk;跟着赛事去旅行,在贵州“村BA”“村超”的火热氛围中赏侗族大歌等特色展演;身穿汉服邂逅洛邑古城,感受史书上的故事“走下来”、传统文化“潮起来”;为一场演唱会奔赴北京,“特种兵式”通宵体验走起来……从天蒙蒙亮到华灯璀璨,文旅融合在每一个时辰都可以精彩纷呈。全国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多措并举,让“诗和远方”在共创美好生活中“融”得更自然、“合”得更协调。


各地不断创造新的体验场景,一个个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旅项目和产品备受关注。

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传统文化、诗词以及蜀道剑门的魅力,今年年初开始,四川省广元市剑门关景区推出“背诵《蜀道难》奖游剑门关”优惠活动。“游客只要能全文背出《蜀道难》,便可以免费获得景区门票1张。


截至目前,活动参与人数6.23万人,其中,5.7万人挑战成功,挑战成功率超91%。”剑门关景区品牌部负责人夏志鹏说,不少游客反馈活动很有特色,是一次同古人对话、与历史拥抱的好机会。


9月底,外观似疍家帽的海南疍家博物馆开馆。该博物馆与现代空间艺术、新型展演技术和创新活动模式跨界融合,赋予古老的疍家文化新的活力。“我们与疍家博物馆联合推出了‘猴趣疍韵游’研学线路,开展疍家文化与特色生态资源相结合的研学活动,很受孩子们欢迎。”南湾猴岛生态旅游区品牌运营副总监邢福海说,将持续优化、提升游客体验,研发新研学内容,打造一站式“研有所学,学有所获”的实践课堂。


“‘村超’‘村BA’已经足够精彩,没想到贵州的民族文化也这么有意思,我们体验了苗年,走进了传统村落,下次还想再来。


”前不久,来黔东南游玩了两个星期的广东游客张平说。今年以来,贵州深入挖掘各地文化资源,推出9条红色文化和旅游资源相融合的精品线路、30条非遗研学旅行线路以及“村BA”“村超”等村味旅游线路,好山好水讲出了精彩的好故事。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唐晓云表示,各地厚植文化底蕴,推动文化、旅游资源向文化、旅游产品转化,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共生、多元融合的大旅游产业,以丰富的产品供给、多样的融合业态,激发了消费潜力。

立足新发展阶段、瞄准新发展需求,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上实现深度融合是当前和未来较长时间文化和旅游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联合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50个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旨在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入选了示范区建设单位。今年以来,围绕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这一历史节点,武昌区积极探索“可观赏、可感知、可悦读”的文脉活化方式,以打造古城IP为抓手,彰显烟火气,为市民游客奉上一道道“文旅大餐”。


“下一步,我们将深度挖掘武昌长江文化、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时尚文化内涵,重点推进文旅、数字科技、体育赛事等融合。”武昌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25年全面建成示范区,推动武昌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江文化中心城市、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核心区。


入选的青岛西海岸新区探索出一条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以场馆建设新模式为引领,打造东西呼应、多元赋能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坚持“文旅+”,推动业态百花齐放,培育旅游品牌,彰显城市文化品质;通过文旅融合赋能百业,建立一个机制,推出一系列政策,打造一批产业,文旅产业规模连年攀升。


其他入选单位也致力于推动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业链各环节,发挥旅游载体和渠道作用,让文化更加鲜活、旅游更有内涵,进一步带动传统融合业态转型升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示范区建设是一项标杆工程,是文化和旅游空间形态、消费场景和产品服务的集成互动,具有较强的综合带动效应。”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敏建议,加快发展文化和旅游融合新业态,培育形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品牌。加强统筹协调,谋划建设一批具有国家标识效应的新型功能载体,推动形成“串珠成链、以线带面”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空间格局。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会同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适时开展验收工作,通过推动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大支持力度,引导资源要素合理集聚,补齐发展短板,着力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辐射带动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