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欢迎,请登录 传真:0635-8336665 24H电话:0635-8681234

旅游资讯

首页 >> 公司资讯 >> 旅游资讯

江北水城创新潮涌,“天下不敢小聊城”

作者:Mr.LiuStu  来源:刘宝平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2-08-08

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聊城,因水而灵动隽永。千年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我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如一颗明珠镶嵌于城区之中。


这是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它曾借助漕运的兴盛,开启了长达400年繁荣;如今,一股“创新活水”正不断注入城市的内核,奏响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共同谱写聊城的新时代答卷。


高质量发展是新赛道、高速路。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聊城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六个新聊城”的美好愿景,其中“建设敢为人先的创新新聊城”引发了强烈反响。现在“创新活水”成潮,这座古朴隽永的江北水城,已内外焕新、生机勃发。
创新支撑企业未来,发展格局深刻改变

千帆竞进,唯奋楫者先,唯笃行者胜。唯有创新,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


6月26日,在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间内,董事长王文博向新黄河记者介绍公司的“拳头产品”——防焦剂CTP,这是阳谷华泰靠拼工艺、拼质量的成果,该产品17年以来销量稳居世界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60%以上,被工信部评为“单项冠军产品”。


“科技含量决定市场份额。这句话在阳谷华泰变得实实在在,分量格外重。”王文博说,橡胶防焦剂CTP的成功,奠定了阳谷华泰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发展之路。


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阳谷华泰成功攻克了高热稳定不溶性硫黄连续法制备工艺,打破了技术垄断,成为全球第三家、国内首家用连续法生产不溶性硫磺的企业。


一年开发一件新产品,这是阳谷华泰的“常规操作”。这背后,公司专门配备专业研发人员160余人,具备从剖析、合成、到评价、分析等完善的研发创新能力,已获授权专利103件,其中发明专利69件。

同样在阳谷,在波米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实验室里,多名技术人员正在对聚酰亚胺材料进行检验。首席科学家李铭新告诉新黄河记者,该公司先后投入1.5亿研发资金,与中科院李永舫院士签约,建设院士工作站,建成了国内首条完整的液晶取向剂和光敏性聚酰亚胺生产线,实现了从试验到量产的重大突破。


光敏性聚酰亚胺是半导体和芯片封装中的关键材料,液晶取向剂是制造液晶面板的关键材料。”李铭新说,正是依靠自主创新,公司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同样,有了院士团队作为创新支撑,波米科技拿下了5项发明专利,其产品成功进入国内最大的半导体封测企业长电科技的供应链,并实现批量供货。

在半导体关键材料生产领域,聊城有了一席之地
科技创新,改变着城市的发展格局。近年来,聊城不断强化科技供给、培育企业主体、厚植创新生态,持续壮大创新主体规模,有力发挥了科技创新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主引擎”作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从2018年初的97家,增加到2021年的4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达到594家,带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30.03%增长到48.27%,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51个百分点.


制造业强市全面开花,强势助推高质量发展
山东金蔡伦纸业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忙着赶制生产订单。十几名工程师在调试智能化纸机生产线。与印象中造纸车间的脏乱相比,眼前的车间干净整洁,清新舒爽



总经理陈萧告诉新黄河记者,20年前,金蔡伦还只是一个设备落后、濒临破产的小型造纸厂。在认识到创新重要性后,新上任的领导开始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搞科研创新,上新型设备,企业破茧重生。


作为传统制造型企业,近年来金蔡伦抢抓新旧动能转换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3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型专利,一系列高端文化用纸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行业标杆。


金蔡伦纸业有限公司员工正在一线生产
聊城市正着力打造制造业强市,并研究制定了配套政策,包括《聊城市制造业强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计划(2022—2024年)》《2022年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2022年制造业产业链招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干部助企远航行动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为保障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无后顾之忧,聊城市又制定了“聊城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条政策”作为政策保障。


制造业水平直接体现了一个地方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制造业是聊城立市之本、强市之基,也是创造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数据显示,2022年1—5月份,聊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居全省第7位,比全省、全国平均增速分别高2.6和3.8个百分点。


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体制激发活力提升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人才,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活力和未来前途的重要标准。人才存量越多,增量越多,意味着城市的经济越有活力。今年,聊城市围绕人才引育、留用各环节全周期,加快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制定加强和改进新时代聊城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强化精准引才、悉心育才、服务留才、激励用才,为聊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近年来,聊城深入实施“人才兴聊”战略,以高层次人才引进为牵引,不断健全科技创新体系,释放创新创业活力,推动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以高层次人才引进为牵引,近三年,高层次人才牵头实施省级以上研发项目100余项,争取省级以上财政支持2亿多元;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组织企业赴中科院、上海交大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山东理工大学8名博士、聊城大学55名博士被55家企业聘任为“科技副总”。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认定“人才飞地”12家,创新券政策落实综合排名居全省第2位,完成50笔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备案金额2.29亿元。


2020年5月,在聊城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上,刚“去代转正”的时任市长李长萍在讲话中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天下不敢小聊城”,充分展现了聊城人民的壮志豪情。今年4月,李长萍任中共聊城市委书记,她在表态时再次提到,将抱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信念,点燃“天下不敢小聊城”的豪情,推动聊城各项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


蓝图绘就激荡人心、创新引擎动力澎湃,试问天下谁敢小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