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欢迎,请登录 传真:0635-8336665 24H电话:0635-8681234

党史馆||古代史讲解词

作者:Mr.LiuStu  来源:刘宝平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1-01-13

刘老师课堂

【版面语】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创造的。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

——习近平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的讲话


一、先民足迹:文明初曙源远流长


【版面语】聊城位于山东西部,自古便“居天下之胸腹”,为“兵家之要地”,作为中华文明较早的发祥地之一,是东夷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大约到了距今6500年前后,北辛文化晚期的先民们开始在这里居住,从此,便揭开了聊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序幕。


(一)文化遗存
1.大汶口文化遗存
【图片】大汶口文化时期最早的城址平面示意图
【图片简介】

距今约6300—4500年左右,聊城市境先民们创造了大汶口文化,现聊城境内存在17个大汶口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茌平、阳谷和东阿。


【解说词】

聊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从至今为止发掘的大汶口文化遗址,聊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300多年前。聊城境内现发现的17个大汶口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茌平、阳谷和东阿。茌平县有尚庄、韩王、台子高、南陈庄、望鲁店、大尉、十里铺、梁庄、乐平铺、大刘庄、教场铺、高垣墙、大碾李等13个遗址,阳谷有红堌堆、阿城、皇姑冢3个遗址,东阿有香山1个遗址。


从遗址发掘的情况来看,当时生产工具得到改进,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农业生产在人们的生活中已占主导地位。粮食也有了剩余,私有制逐渐形成,贫富分化越来越明显,阶级随之形成,人们不仅会建造房屋,并且开始筑造城邑,文明的曙光照耀着这片土地。


2.龙山文化遗存
【图片】龙山文化古城平面示意图
【图片简介】

阳谷景阳冈、茌平教场铺两个中心城是全国最大的龙山文化城,面积均达40万平方米左右,城内均有大规模的建筑台址,这是目前全国仅知的两个龙山时代城组。


【解说词】

距今约4600-4000年前,聊城进入龙山时代,聊城权寺、白庄、堌均店、聊古庙、五台,茌平县韩王、尚庄、台子高、教场铺、李孝堂、东一甲、腰庄、南陈庄、望鲁店、大尉、十里铺、梁庄、玉皇甫、乐平铺、大刘庄、教场铺、高垣墙、大碾李、辛戴张、孟尝君、崔庄,阳谷红堌堆、阿城、黑堌堆、黑土坑、景阳冈、皇姑冢、寿张、八里庙、陈冯、常楼、王集,东阿香山、冢子、青冢子、魏庄、王宗汤、前赵等41处龙山文化遗址。龙山文化城址的发现为中国文明起源、山东古史起源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科学资料。


龙山文化时期,聊城境内经济生产十分活跃,东西文化在境内相互交融,经济体制与社会制度发生巨变,迎来了奴隶制的文明时代。土地所有制是父系家庭公社公有制,以农业经济为主,出现了更多的农业生产工具,畜牧业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有比较发达的酿酒技术,纺织技术也有进步,制陶业和石器制造业有了明确分工,制骨业发展较快,已能生产兵器。建筑业兴盛,大多为半地穴式或地面房,以地面房为主,出现了大型城址,还极有可能产生了大型宫殿,证明聊城远古时期曾是中国极其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


3.商周文化遗存
【图片】西周封国示意图,郭国、柯国、高唐国、棠国
【图片简介】

根据《古本竹书纪年》《左传》《史记》等古籍记载,商周时期,在今天的聊城境内,散布着诸多古国,例如:用国、郭国、柯国、高唐国、棠国等。


【解说词】

自公元前2600多年的郭国开始,聊城成为诸侯国的安居之地。现在聊城境内的东昌府区、阳谷、东阿、茌平、高唐属齐国,莘县、临清属卫国,冠县属晋国;进入战国时期后,东昌府区、阳谷、东阿、茌平、高唐属齐国,临清、冠县属赵国,莘县属魏国。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全国后聊城境内设立郡(州)县,一直隶属中央政府管辖。


(二)文明先祖
1.伏羲
【图片】伏羲
【图片简介】

人文始祖——伏羲,远古时期部族领袖,中华民族敬仰远古帝王“三皇”之一。据记载,阳谷北部有宓城,为伏羲教民种谷之地,而现在的阳谷在宓城以南,故而称阳谷。


【解说词】
伏羲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让我们感到自豪的是,伏羲与我们聊城有着深厚的渊源。清朝康熙年间《阳谷县志》记载:“阳谷北境有宓城,太皓伏羲氏之城也。故宓城传言为伏羲城。伏羲或谓宓羲。城在阳谷安乐镇以北,阳谷在伏羲城以南,为伏羲教民种谷之地。”

伏羲推出了24节气 ,用数学符号描述制作了八卦,解释天地万物规律和人伦秩序。相传,他造书契、正婚姻、创乐器、教人结网。


2.蚩尤
【图片】蚩尤画像,蚩尤墓
【图片简介】
中华三帝之一——蚩尤,相传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联盟的酋长,也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首领。坐落在阳谷县十五里园镇的蚩尤墓见证着这位先人和鲁西大地的关系。
【图片简介】

蚩尤墓,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现今山东阳谷县十五里园镇),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


【解说词】
蚩尤带领九黎氏族部落兴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明天道、理教化,为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由于生产力水平较华夏其他集团略高一筹,武器制作精良又勇猛善战,蚩尤带领的部落所向披靡,因而留下“铜头铁额”“威震天下”的英名。炎帝部落无法抵挡、节节败退,在蚩尤大军的扫荡下,居地全失,连一个角落也没留下,本着同一联合体应互相救助的原则,炎帝求救于黄帝,引发了涿鹿之战。

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延续了不少时日,最后的决战在冀州郊外展开。战斗过程中,双方各显神通,最终皇帝取得了胜利。蚩尤战死,葬于今阳谷境内。但是蚩尤在民间的威力却并未减弱。后来天下又乱,黄帝画蚩尤的形像,威慑天下,天下都以为蚩尤不死,并且居黄帝之幕府,于是“八方万邦皆为弭服”。


3.仓颉
【图片】仓颉
【图片简介】

造字鼻祖——仓颉,上古时期黄帝史官,相传为中国文字的始祖。仓颉死后葬于今东阿县铜城镇王宗汤村东南,东阿县政府在原址又重建仓颉墓。


【解说词】
在遥远的上古原始社会时代人类一步步从“堆石记事”“结绳记事”,发展到“符号文字”。远古符号文字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约五千余年,远古早期的文化记录基本上都是用符号文字记录下来的。

仓颉的功绩就在于,他广泛搜集民间的图画文字加以整理,创造了有系统的象形文字。史书上说:“仓帝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4.巢父
【图片】巢父
【图片简介】

隐逸高士——巢父,因筑巢而居,人称巢父。聊城古有巢陵,为巢父葬处,在今聊城市东昌府区许营村西北二里许。


【解说词】
巢父留下了一句名言:许由洗耳处,巢父不饮牛。
相传尧为帝时,巢父品格端方,淡泊名利,赢得了帝尧的尊重,不仅多次向他请教处世为君之道,甚至想要把首领之位禅让给他。但巢父意不在帝位,便悄悄地跑到山东聊城隐居起来,在树上筑巢而居,以放牧为生。

后来,巢父的朋友——许由因品德高尚、能力超群也被尧帝发现,被邀请做官,许由断然拒绝,并觉得劝他做官的功利之语脏了他的耳朵。一直跑到一条大河边上,用清水来洗耳朵。这时,巢父正好牵着一头小牛到这里饮水,得知许由洗耳朵的原因,厌恶地对许由说:“你如果一直居于深山,不与世人交往,又有谁会来打扰你呢?现在你这样做,只是故作清高,沽名钓誉罢了,我还怕这水被你污染,牛喝了会害病呢!”说罢,巢父牵着牛到上游去饮水了。


5.伊尹
【图片】伊尹、伊尹碑亭、碑文
【图片简介】

商汤贤相——伊尹,公元前18世纪末至公元前l7世纪初,“生于空桑,耕于有莘之野(今山东莘县城北)”,助成汤灭掉夏朝,建立商朝。


【解说词】

我们都听说过商汤时的贤相伊尹用善用厨艺比喻治国,留下了很多传说,据史料记载,伊尹“生于空桑,耕于有莘之野”,有莘,就是今天的莘县。


据说伊尹的父亲是位手艺高超的厨师,他的母亲则是居于伊水之上的采桑女。伊尹受父亲的影响,不仅掌握烹饪的技巧,更是把深厚的道学融入其中,以烹饪之术喻治国之道。他曾尝负鼎俎,以滋味(烹调术)游说于汤,商汤派使者以礼聘迎他,并拜为宰相,尊之为“阿衡”,他助商灭夏建国。汤去世后,他辅佐外丙、任壬二王。任壬死后,其侄太甲无道,破坏商场法制,不理国政,伊尹将其放逐。3年后,太甲悔过,复归于毫。沃丁八年(约公元前16世纪),伊尹寿至百岁而卒。


二、古邑名胜:凝固历史 生发幽思


【版面语】聊城,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有过沧海桑田,有过辉煌璀璨,因为文化的积淀,显得青春勃发而富有朝气。城中的每一条小巷,每一块青石板,都承载着她独特的古韵。驻足凝望,是情怀,是牵挂……


(一)聊邑、东昌、高唐
1.聊邑
【图片】聊城古城平面示意图
【图片简介】

早在7000多年前,聊城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聊城在上古三代,属兖州之域。


【解说词】

清宣统二年修纂的《聊城县志》记载:“聊城为高阳氏(即黄帝之孙颛顼)莅临之地。”当地人为了怀念他,在城西北二十里给他修了衣冠冢,冢旁盖了庙,人称“聊古庙”。而聊城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左传》:“聊、摄二城,齐之西鄙也。” 这里的“鄙”指边境之城邑,意思是说聊、摄二城是齐国最西边的城邑。“聊摄”后为齐国吞并,因国衍城,故曰“聊城”。


聊城的城址因黄河泛滥几次迁移,故城址有聊古庙、九州洼(王城)等,直到宋代,才迁至现址。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当时聊城的风貌说:“城内有金城,周匝有水,南门有驰道,绝水南出,自外泛舟而行矣”。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聊城就形成了“水中有城,城中有水”的布局。


2.东昌
【图片】
【图片简介】

“东昌”一词起于西汉宣帝刘洵给清河王的儿子的封号——东昌侯。以东昌为地名,始于元代,元代至元三年改博州为东昌,辖六县。


【解说词】

《东昌府志》中载,西汉宣帝刘洵封清河王“刚”之子“成”于聊城,为东昌者见侯,简称东昌侯。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5月,元世祖忽必烈改革全国行政设置,改州为路,原博州遂易名东昌路,自此,聊城始称东昌。之所以名东昌,据传,一曰因徒骇河东北过茌平县遥昌乡;二曰聊城自秦以来属东郡,因“东”又加含吉祥之意的“昌”字而取名。至明、清,以前人们称东昌为老东昌。到明、清,路改府,聊城易称东昌府。


3.高唐
【图片】
【图片简介】

高唐有文字记载的历史2800多年,西周时武王分封诸侯,高唐被封为姬姓的用国。春秋时,高唐属齐国西界,称高唐邑。


【解说词】

高唐是中华民族黄河文化发祥地之一,历史上高唐就"居中原冲衢",有官马大道"南通吴会,北拱神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据志记"桑蚕之富为山东名郡","货以木棉甲于天下",素有"金高唐"之称。


(二)古东昌八景
1.光岳晓晴
【图片】晨曦中的光岳楼
【图片简介】

光岳晓晴是指聊城的标志性建筑——光岳楼,位于古城中央,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734年),后经过历次重修,如今仍是坚固雄伟,蔚为壮观。


【解说词】

“光岳楼”是聊城的标志性建筑,是目前我国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古楼阁之一,高33米,占地1231平方米。清代皇帝康熙、乾隆东巡、南巡路经东昌时,都曾登楼赋诗,驻跸于此。整个楼阁全部为木砖石结构,斗拱硕大、以卯榫巧妙连接构成。布局严谨,气势巍峨。楼为四重檐十字脊过街式楼阁,重檐雾隐,昂首云天。楼高九丈九尺,合古代九五之数,喻意“极高”,分四层,最高层矗立雕镂透花的葫芦宝顶,高耸云霄,气势磅礴,更显得古楼的庄严雄伟。


光岳楼,经历了六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其主体建筑依然保持原貌,整体无恙,显示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建筑技艺和智慧。极目四野,阡陌交亘,田园棉麦,村舍依依,晨炊袅袅,尽收眼底。于一片繁华景象之中,又呈现无限妩媚风光。古人将此良辰美景称之为聊城八大景之“光岳晓晴”。


2. 巢父遗牧
【图片】巢父陵附近的九州洼、巢父遗牧手绘想象图

【图片简介】巢父遗牧是远古时期一位隐居高士——巢父的生活遗迹。巢父曾隐居聊城,后人在他生活放牧的地方,修建了巢父墓,其墓旁为当年“巢父遗牧处”。


【解说词】

在今东昌府东南十五里许营村西,有一处高出地面丈许的丘陵,就是巢父陵,也就是东昌八景的“巢父遗牧”所在地。据东昌府志和聊城县志记载:“巢父曾在聊城一带放牧,尧以天下让巢父,不受,死后葬于聊城”。“巢陵,在府东南十五里,旧聊城治十字街东南”。


3.崇武连樯
【图片】崇武渡附近的大码头
【图片简介】

“崇武连樯” 是指聊城古城东关大街馆驿口南边的崇武渡,俗称“大码头”,位于今聊城东关闸口以南800米处的古运河西岸。


【解说词】

大码头是明清时期漕运码头,时称崇武驿大码头,为京杭大运河重要口岸之一。码头长17.5米,宽5.8米,呈“巨”字形,设踏跺两处,左右设上下台阶。明清两代运河畅通时,聊城商贾云集,大码头一带,南来北往的漕船络绎不绝,停泊待卸的商舶绵延数里,曾经是船舸相接,桅樯如林、首尾不断的壮美观画面。


清康熙皇帝南巡途经聊城时,多在此登岸,驻聊观光。大码头附近曾有一御碑,是清康熙皇帝为减免东昌税收而立。随着古运河的开发,大码头又重新改建。1994年4月,被聊城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4.绿云春曙
【图片】依绿园中的绿云楼(亭)
【图片简介】

绿云春曙是形容聊城的一处园林美景——依绿园,坐落于聊城旧城区西北隅,为明、清两代官府花园,有亭名为“绿云楼”。


【解说词】

“绿云春曙”说的是五百年前聊城胜景之一——依绿园,意思是在风光绚丽的春天早晨,登上依绿园中的绿云楼,凭栏眺望那景色美艳的晨曦,这时春光骀荡、曙气爽身,正当旭日将出之际,蔚蓝的天空中,晓雾飘渺,紫蔼升腾、举目东望、东岳泰岱的峰峦层叠、若隐若现。四郊农野,翠浪丛簇;大运河中桅樯云集,俯瞰,万户栉比,景象万千;胭脂似的朝霞照射着城河中碧波银帆,仿佛是用彩笔饱蘸姹紫嫣红的春晖,把东昌府古城描绘的分外妖娆。


5. 古甃铺琼
【图片】东昌府衙西南边的玉环井
【图片简介】

“古甃铺琼”得名于东昌府衙西南神霄宫内的玉环井。此井位于位于一株海棠树下,有白玉石井栏,井底是白玉铺砌,井水清澈碧莹,一望即可见底。


【解说词】

据记载,聊城东昌府衙西南神霄宫院内花草树木繁茂多姿。尤以丁香著名,前庭后院,栽植皆是。前院一株海棠树下,有白玉石井栏,井底也是白玉石铺砌,井水清澈晶莹,底层有琼玉琢就的朵朵菡萏,与井壁茸茸青苔相映,水光花姿愈显优美,这一美景称“古甃铺琼”。


6. 圣泉携雨
【图片】聊城古庙的圣水井

【图片简介】圣泉携雨指的是五帝之一颛顼帝陵墓前的一口古井。位于聊城东昌府区闫寺镇审李庄东、聊古庙遗址附近。


【解说词】

据记载,这圣水井“颇著灵异,逢亢旱祷雨、往往沛降甘霖”。据说古时山东瘟疫流行,死亡百姓不计其数,上天为救下界百姓而赐了这口井,百姓喝井水便可治瘟疫。瘟疫流行时,唯这儿的百姓不得瘟疫,就是因为喝了这井里的水。井如今已无,庙已荡然无迹。圣泉携雨入选东昌八景之一,不但表达了人们对颛顼帝的尊重,也寄托了百姓的美好愿望。


7.仙阁云护
【图片】万寿观之昊天阁
【图片简介】

仙阁云护是形容万寿观上“昊天阁”的壮观景象。万寿观是明代建筑群,道家圣地,在今东昌府万寿观街,海源阁宾馆西院墙外。


【解说词】

据记载,万寿观前身是房老庵,是始建于明代古建筑群,全部采用木构砖砌、双层楼台,飞檐斗拱、气势磅礴,也是道家胜地,供奉上八仙及下八仙。明代洪武29年(1396)后军都督金荣奏改今名。弘治年间(1488—1505)由郡人侯宁又复扩建。万寿观当时有三清殿、郁罗箫台、悬九龙钟的特室等。清康熙年间殿后高壁由状元邓钟岳题写的“阆苑瀛洲”四个大字,高逾一丈有余。兀自笔力雄遒、结构谨严。楼阁两壁上所书的“龙”、“虎”二字也系邓钟岳书,字高丈许,笔走龙蛇、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仙阁云护”极言昊天阁的高大雄伟之意。


8. 铁塔烟霏

【图片】古运河畔的隆兴寺铁塔

【图片简介】铁塔烟霏是指宋代护国隆兴寺的铁塔胜景,铁塔位于东昌湖畔,掩映于湖光波影、荷塘柳堤之间,极富诗情画意。


【解说词】

聊城铁塔共十三层,高约三丈余。造型崇峻浑朴。塔下基座占地十六平方公尺,石刻佛教浮雕有孔雀、麒麟、龙凤及乐舞人物,各类图饰古雅生动。这铁塔不仅是东昌古八景之一,还是东昌三宝-铁塔、古楼、玉皇皋之一。


铁塔的始建年代,已无文字可考。但从塔的造型来说,是宋代风格。1973年,聊城市政府拨款将因地震倒塌的铁塔加以整修,把多年深陷地下的塔身,挖掘出来,重铸了塔顶,砌补坚筑,使原来十三层的浮图,又恢复了完整面貌。


千年以来,铁塔不仅成为聊城历史的见证,而且给聊城增加了诸多光辉。后人把它列为聊城的八景之一:铁塔烟霏。明嘉靖进士许东望有诗为证:绝顶摩云迥去雁,暮云倚树起鸣塘。争春惨淡烟光里,蜃气分明出海洋。


(三)海源阁
【图片】聊城海源阁
【图片简介】

海源阁位于聊城市古城区万寿观街东首路北杨氏宅院内,由清代著名藏书家杨以增创建于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


【解说词】

海源阁由清代江南河道总督、著名藏书家、聊城人杨以增创建于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海源阁与中国历史博物馆将海源阁与江苏常熟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浙江吴兴陆心源的“皕宋楼”并称为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


海源阁兴盛时总计珍藏宋元明清木刻印刷古籍4000余种、220000余卷,金石书画不胜枚举。其藏书之宏富,版本之精善,文物之丰富,海内闻名。海源阁是聊城文化经济昌盛的标志,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藏书之丰富,版本之精善,由“海内之甲观”的美誉。


(四)东昌湖
【图片】东昌湖美景
【图片简介】

东昌湖始建于北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因修城挖土而成,面积已达6.3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米,是我国北方罕见的人工湖泊。


【解说词】

风光秀丽的东昌湖环绕聊城古城一周,因筑城取土而成,城外自然成河,恰似一条美丽的玉带环绕古老的城墙周围。而后又经多次清淤拓展,水面逐渐扩大。东昌湖以黄河水为源,与她怀抱里的古城和运河一起,使聊城形成“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独特风貌。


现在东昌湖由8个湖区和20余块水面组成,水域面积6.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米,蓄水量达1680万立方米,是杭州西湖的2倍。是我国北方罕见的人工湖泊,她为聊城这座城市增加了灵气,是聊城的最靓的景点。东昌湖水清澈,景色宜人,令游客流连忘返,是国家钓鱼基地,适宜水上游乐项目的开发与建设。


(五)狮子楼
【图片】阳谷狮子楼
【图片简介】

狮子楼位于阳谷县城中央十字街头,始建于北宋景佑三年(1036年),建筑面积451平方米,高15.8米,因《水浒传》中武松怒杀西门庆的故事而家喻户晓。


【解说词】

狮子楼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为重檐山式楼顶,斗拱硕大,支挑深远,鸱吻高耸。整座楼座西朝东,青砖灰瓦,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雄伟壮观,是标准的宋代建筑。中国的建筑风格经过秦汉的发展基本定型,到了宋代得到进一步完善。狮子楼可以说是宋代建筑风格的一个典型代表。


狮子楼原为一酒楼,但因明代奇书《水浒传》和《金瓶梅》都有对它都有生动详细的描写,好汉武松为报兄仇、为除民害,怒杀西门庆的传奇故事,使得狮子楼天下驰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组曾来狮子楼考察,对狮子楼的重建和独特的文化内涵给予了较高评价,并指出,狮子楼前面是一部《水浒传》,后面是一部《金瓶梅》,这样一座能在两部中国古典名著中都有重点描写的酒楼,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六)景阳冈
【图片】景阳冈照片
【图片简介】

景阳冈位于阳谷县张秋镇境内,因《水浒传》中武松打虎而名扬四海,现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也是大型的龙山文化城遗址所在地,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解说词】

今天我们一说景阳冈,想到的是武松打虎,其实景阳冈更大的文化价值是它下面埋藏着一座大型的龙山文化城遗址,这座城址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城内有两个夯土台基,大台基约9万平方米,小台基约1万平方米,这座城址距今有4500年左右。


据专家考证,景阳冈龙山文化城遗址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最大的龙山文化城遗址。同时在城址中央部位又发现了大型夯土台基,系祭祀和首领居住场所,说明了该处遗址是4000多年前中原地带原始部落的活动中心,有专家论断是龙山古国的都城。景阳冈龙山文化遗址的发现极具学术价值,为山东古史和我国文明起源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科学资源。它的发现,对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国早期的国家形式和五帝时代的历史等重大史学与理论课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七)梁村宋塔
【图片】位于高唐梁村的兴国寺塔
【图片简介】

梁村宋塔位于高唐县梁村的兴国寺内,也称“兴国寺塔”为楼阁式八角佛塔,高约40米,原为13层,现存11层,上设宝顶。


【解说词】

高唐梁村塔,为楼阁式八角佛塔,高约40米,塔底层边长2.85米,自下而上逐层递减,原为13层,现存11层,上设宝顶。砖雕双跳斗拱,一层挑檐上起平座,塔身底层北向砌垂花券门,门上有砖雕花饰。


塔北10米处有古槐一株,径约数十围,中空而内生瘿,俗称“槐胆”。此槐虽经火灾大部枯死,但在残树上生出新枝,枝叶繁茂,与古塔相映,人称“唐槐宋塔”,以为奇观。梁村塔曾被著名土木工程专家梁思成收入其专著中,现为地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名人先贤:儒学浸润 名贤辈出【版面语】聊城市是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这片深受传统文化浸润的土地上,涌现出无数的仁人志士、名家贤良……他们以不同的身份地位、不同的生命历程,共同铸就了这方热土的儒士品格、君子风范。


(一)古代

1.鲁义姑:义姑退兵

【图片】义姑退兵图

【图片简介】

“义姑退兵”事见汉代刘向《列女传》,名曰《鲁义姑姊》。茌平县城人民广场有石柱记有此事。今茌平县韩屯镇罗屯村西土丘处,传为遗址。


【解说词】

据汉代刘向《列女传》的记载,是说鲁国与齐国的一次战争中,鲁国的一位无名农妇,为救兄长的儿子,把自己的亲生骨肉抛下,舍弃私爱而成就公义;此等义举感动了进犯鲁国的齐国将领,令其退兵而去。鲁国国君听说这个事情后,下令赏赐这名妇人数批布帛,尊称她为“鲁义姑”。


明崇祯年间,博平知县傅允诚有《鲁义姑祠题壁》:
义姑神庙野云封,一拜荒塞礼数恭。
全侄千秋性烈性,回兵此地识遗踪。
碑横莫辩前贤篆,台古空余隔代钟。

独有明社如一日,长因伏腊走村农。


道光十一年《博平县志》(杨祖宪修,乌竹芳纂)载有鲁义姑祠介绍。


据传,阴历二月初六是鲁义姑的生日。每到农历二月初五至初七,在茌平韩屯镇,四里八村的乡亲们,甚至不少德州、聊城的人们都来到位于该镇罗屯村的鲁义姑祠,举办香火大会,鸣炮叩头,请香还愿,以志纪念,好不热闹。义姑祠方圆十里之内,年年风调雨顺,没有风雹等自然灾害。


鲁义姑舍私情存公义的行为,非常值得后人称颂,也是是一份珍贵的古代历史文化遗产。


(鲁义姑的故事版本在各地大同小异,关于鲁义姑故事的发生地,无疑应在春秋齐国攻打鲁国军队途经之地,在鲁国的地盘上。但具体是在哪里,也是说法不一。现在比较通常的说法鲁义姑是聊城荏平县韩屯镇罗屯村人,这儿的传说和刘向《烈女传》记述所不同的是故事结尾,说是齐兵为义姑舍儿保侄的仁义之举所感化,纷纷把兵器投入空地的水井里,磕掉鞋上的土,一哄而散回齐国了。如今,罗屯村西有个土堆,据说是齐兵的鞋土堆成的。后人为纪念这位深明大义、退敌兵保家乡的村妇,就为她修了祠堂,塑了泥像,起名鲁义姑祠,祠在茌平县韩屯镇大碾李村正北的罗屯村)。


2.王旦:宋初名相

【图片】王旦画像

【图片简介】

王旦(957-1017),字子明,北宋名相,莘县人。他知人善任,多荐用厚重之士,掌权十八载,为相十二年,很受宋真宗信赖。


【解说词】

王旦是北宋代著名政治家,在宋真宗年间做宰相,是宋太宗、宋真宗时期内外政策的主要制订者之一,对北宋早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王旦出身仕宦大族,他的曾祖王言在唐朝末年曾做过县令,祖父王彻官至左拾遗。其父王佑后汉后周之际以文名天下,北宋建立后曾任兵部侍郎(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副部长)、知制浩,也是宋太祖、宋太宗时期的名臣。


王旦幼年沉默好学,文思敏捷,23岁中进士,做过知县、转运使。34岁时,因名臣王禹偁举荐拜右正言、知制诰。他的父亲曾为此官,王旦继承父职,一时传为美谈。王旦气度雍容、洵洵儒雅,为人正派,居心平怒,胸藏锦绣而锋芒不露,得到朝野上下一致好评。宋太宗时,王旦掌管选授天下官吏的考课院,太宗数次嘉奖他“识大体”。据说,宋真宗每次退朝都目送王旦下堂,多次对人说:“为联致太平者,必斯人也!”一切朝政,真宗都放手让王旦处理,重要事务,真宗都先问王旦怎么办。


王旦为人品行高洁,雅量宽厚;处理政事,公正周密,为人称道。他做宰相时,宾客满堂,没人敢因私请托。王旦推荐人才,从不宣扬。王旦死后,史官修撰《真宗实录》时,得到内廷出示的奏章,才知道朝廷士人多是王旦所推荐。(王旦与寇准同年科考,都很有才华。但从性格上来讲,王旦和寇准几乎完全相反:王旦沉稳,虽然刚直但是不外露,而寇准则是把情绪和想说的话都写在脸上。两人都是宋真宗的肱骨之臣,但是共事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矛盾。率真的寇准,在真宗面前常常指出王旦的短处,王旦却总是在真宗面前说寇准的好。王旦多次举荐常常在工作中与自己针锋相对的寇准,甚至是自己躺在病榻上,真宗来问王旦他病倒后谁可以代替王旦做宰相,王旦还是坚定地举荐寇准。不计人过,不睚眦必报,真正唯才是举的宰相王旦,在处理与刚直不阿的同年寇准的关系上,显现出了自己非凡的胸襟和度量。)


天禧三年(1019年),王旦病故。临终写下遗书,不许后代向朝廷提任何要求,告诫后代永保勤俭廉洁的家风。真宗亲临治丧哭莫,废朝三日。追赠他为太师、尚书令、魏国公。谧文清,后来,配享真宗庙。王旦有文集20卷传世。三个儿子,长子王雍官至国子博士,是著名学者。次子王冲官至左赞善大夫,三子王素官至工部尚书,亦为名臣,《宋史》有传。


3.聊城七贤:阳明心学名家

【图片】七贤祠图片

【图片简介】

七贤祠位于东昌府古城万寿观原址西侧,供奉着王道、穆孔晖、孟秋,王汝训、逯中立、张后觉、赵维新等七位阳明心学名家。


【解说词】

阳明心学是明清时期中华文化的一座高峰,其针对程朱理学行知脱节的学风,大力倡导知行合一,在明中叶至明末得到广泛传播,震撼朝野,风行逾百年。


聊城七贤在北方推动发展了新起的儒学流派,这七人的努力使东昌府成为这一时期北方阳明学派理学的重镇和传播中心,轰动一时,引发带动了当地学子走进讲授心学的学术殿堂,也为紧接而来的东昌文运大兴,鸿儒巨宦鹊起的时代奠定了基础。据北京国子监进士题名碑记载,明清两代山东籍进士共有4074人,全省十府九州108县共117个单位,平均每个单位34.8人;全省录取状元11人,每个州县平均0.09人。东昌府的优势因政区变化较大不易比较,而以聊城这个三等小县为例,此间录取进士95名,高出省平均1.7倍;录取状元2人,高出省平均21.2倍。在北方,进士状元录取人数本来山东就一枝独秀,而聊城又名列山东前茅。因此,聊城七贤在十数代东昌人的心目中受到极高地崇敬。


4. 傅以渐:清代第一位状元

【图片】:傅以渐画像

【图片简介】

傅以渐(1609-1665),字于磐,号星岩,东昌府人。清朝第一位状元,康熙皇帝的老师,知名学者、史学家。


【解说词】

傅以渐出身贫苦,幼年家境清贫,天资聪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清顺治三年(1646年)赴京会试,殿试时面对皇帝,从容不迫,对答如流,文辞简练,语惊四座,顺治御笔亲点他为第一甲第一名,成为清代开国后的第一位状元。因其才华横溢、官职一再升迁。亲自教授康熙“四书”“五经”、天文、津、历、兵、农、漕、马等中国传统文化和做人的道理,对康熙皇帝从政后的作为有着直接的影响。


傅以渐在京为官时,家人曾因宅基地之争,写信给他请地方官员予以照顾。他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回信劝诫家人要谦让,家人深知其意,将院墙退后数尺,邻居知道后也为之感动,也让出数尺,于是便出现了一条胡同,被命名为“仁义胡同”。康熙南巡过聊城,得知此事,并得知傅以渐回乡后做了许多有利于地方百姓的义事,顿生褒奖之心,挥笔题写了“仁义胡同”四个字,嵌立于傅斯年故居的墙中。仁义胡同位于东昌府区东关大街111号傅斯年陈列馆东临。


(二)近代、现当代

1. 傅斯年:史学名家 民主典范

【图片】傅斯年照片

【图片简介】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东昌府人,傅以渐的七世孙,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他也是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


【解说词】

傅斯年为人坦荡直爽,既有饱学满腹,也有铮铮铁骨。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先后成立国防参议会和国民参政会,作为朝野各方咨询性的参政、议政机构。傅斯年先后被聘请为参议员和参政员。但是他不像很多御用文人那样讲"好听的空话",而是一再猛烈抨击腐败官员,赢得"傅大炮"的美名。


1938年,傅斯年曾两次上书弹劾行政院长孔祥熙,国民党上层虽不予理睬,但后来还是让他抓住了孔祥熙贪污的劣迹,在国民参政大会上炮轰孔祥熙并最终把孔轰下台。孔祥熙的继任者宋子文也难逃此运。傅斯年一篇《这个样子的宋子文非走不可》,朝野震动,宋子文也只好下台。一个国民参政员一下子赶走两任行政院长,历史上也是并不多见的。今天在原傅家祠堂处,也就是闸口桥西东关民族小学西侧建有傅斯年陈列馆。


2. 季羡林:学贯中西 文化泰斗 

【图片】季羡林照片

【图片简介】

季羡林(1911-2009),临清人。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2006年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解说词】

季羡林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读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被赞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季羡林对待学术、工作非常严谨,对自己和别人要求都非常严格。在学界十分受人尊重,被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2006年季羡林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评其为“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感动印象词为:“智者永,忍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德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四、文学艺术:诗书礼乐  金声玉振


【版面语】齐鲁大地,黄河岸边,艺人墨客,铺陈比兴,切磋研磨。浩浩齐风,悠悠鲁颂,洋洋洒洒,涵育了这片乡土民情和出类拔萃的大家名作,为中华文学艺术的发展和兴盛,增浓彩、添奇色。


(一)诗词文赋

1.曹植:才高八斗 艺坛绣虎

【图片】东阿鱼山曹植墓

【图片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38岁徙封东阿,人称“东阿王”,逝后葬于东阿鱼山。  


【解说词】

曹植是曹操第三个儿子,他的代表作有《七步诗》《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飞龙篇》等。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曹植是诗歌史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人,完成了乐府民歌到文人诗的转变。明代王士祯说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曹植的散文成就也很不凡,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评价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中把曹植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


曹植另一重大文化贡献是创造了梵呗音乐。据《高僧传》《法苑珠林》等佛教文献记载,魏国陈思王曹植精通音律,喜欢研究佛经诵读,他游览鱼山时(今东阿县境内)听到清净微妙的“梵响”,深受启发和感动,于是就模仿它的音节,创作梵呗,成为佛教梵呗创作的典范,被后世作为中国化梵呗的起始。


曹植对于绘画也颇有研究,著有《画赞序》,是中国画论史上流传下来的第一篇专题论画的文章。


2.孙逖:少年状元 国风哲匠

【图片】孙逖画像

【图片简介】

孙逖(696-761),博州武水(今东昌府区沙镇)人。唐代文学家、史学家。714年考取进士,三科第一,成为朝野尽知的少年状元。


【解说词】

孙逖自幼能文,才思敏捷。孙逖15岁时,他面见雍州刺史崔日用。崔日用出题令其作赋。孙逖挥笔而就,文理精妙,意趣横生。崔日用惊叹不已,即与其结为忘年交。


唐玄宗开元十年(722),经崔日用推荐,玄宗李隆基亲至洛阳门接见,并令户部郎中考试其文才。孙逖文墨超凡,深得玄宗器重。孙逖知人善任,重用人才,在他掌管选拔人才其间,录用的颜真卿、王昌龄、李华、杜鸿渐、萧颖士等人均成为国家重臣。孙逖忠心报国,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因父亲才能出众,便上表唐玄宗举荐父亲,皇帝授予其父孙嘉之为宋州司马。761年去世,三年后皇帝追封孙逖为尚书右仆射。


孙逖作品有《宿云门寺阁》《赠尚书右仆射》《晦日湖塘》等传世。


3.王岩叟:连中三元 书法超群

【图片】王岩叟画像

【图片简介】

王岩叟(1043-1093),字彦霖,大名清平人(临清市)。宋朝状元,书法家,论著家,朝廷重臣。幼时聪颖过人,十八岁乡举、省试、廷对皆第一,又称三元榜首。


【解说词】

王岩叟一生才华横溢、刚直不阿,政绩卓著,建树颇丰。著有《易诗春秋传》《韩魏公别录》。其上书文稿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其大部分文稿被《全宋文》收录。


王岩叟擅长书法,正书遒劲浑厚。传世墨迹有《秋暑帖》《与知府安抚左丞资政札》《尺牍》等。


王岩叟对内憎恶分明,决不曲意逢迎,对外凛然正气,绝不卑躬曲节,为人做事高风亮节,一生才学和功业受到了司马光、苏辙、吕公著等当时同僚及史学界的高度评价。


4.谢榛:七子魁首 诗论超群

【图片】谢榛画像

【图片简介】

谢榛(1495-1575),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临清人,明代布衣诗人,为“后七子”之一。16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专注于诗歌,以声律诗见长。


【解说词】

谢榛出身寒微,有一只眼睛看不见,自幼喜通轻侠,爱好声乐。15岁师从同乡苏东皋学诗,16岁写的乐府曲辞,广为传诵。30岁左右,西游彰德,献诗于赵康王朱厚煜,成为赵王门客。此间,谢榛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写邺城风光及友人酬答。后来以邺城为中心,开始了20余年的大河南北的浪游,写下了不少纪游诗。


1549年谢榛赴京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相识。1552年与李攀龙、王世贞与徐中行、梁有誉、宗臣、吴国伦等结为诗社,史称“后七子”。谢榛以布衣身份,成为七子领袖。谢榛在“后七子”中,是唯一提出较完备的论诗主张的人,论诗主取法盛唐。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


5.于慎行:恪守儒礼成就超群

【图片】于慎行画像

【图片简介】

于慎行(1545-1607),字可远,又字无垢,东阿县东阿镇(今平阴县东阿镇)人。明代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解说词】

于慎行少年时代天资极高,学习勤奋,17岁便考中举人。万历年间由皇帝的日讲官升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日讲官一般都是翰林院年高资深的学者充当,像于慎行20多岁年纪便成为皇帝老师的极为罕见。于慎行熟悉历代典章,对明朝礼制建设有较大贡献。当时朝中礼制多是他亲手修定,被誉为“人品事业,宇内第一”。于慎行所著的《谷山笔麈》记述了明朝万历以前的典章、人物、兵刑、财赋、礼乐、释道、边塞诸事,考溯精当,纤悉具备。为研究明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不可多得的史料,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于慎行一生以他笃实、忠厚、正直的品德受到朝野上下的尊重。


于慎行著有《谷山笔麈》《谷城山馆文集》《谷城山馆诗集》《读史漫录》,编纂有《兖州府志》。


(二)书法绘画

1.朱之蕃:书画诗文 遐迩闻名【图片】

图片一:朱之蕃画像
图片二:金陵四十景图考
【图片简介】

朱之蕃(1575-1624) ,字元升,一作元介,号兰隅、定觉主人,明代大臣、书画家,祖籍茌平。


【解说词】

朱之蕃才华横溢,能文善诗。据清代《康熙江宁府志》等载,朱之蕃擅长真书、行书,师法元代赵孟頫,出入于唐代颜真卿和明代文徵明之间,每日可书写万字,“运笔若飞,小则蝇头,大则径尺,咄嗟而办”。朱之蕃为朝鲜王朝迎恩门题写的“迎恩门”匾额现存于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


朱之蕃“画山水有生趣”,亦能绘花鸟,画作深得宋代苏东坡及米芾、元代吴镇、明代文徵明等前贤影响,主要存世作品有《群仙拱寿图》《东坡笠屐图》《竹石图》《行书东阁唱和诗》《行书赤壁赋》及《行书咏白梨花诗图》等,他的《金陵四十景图咏》是国宝级的传世之作。 


2.邓钟岳:操行方正 字甲天下【图片】

图片一:邓钟岳画像
图片二:邓钟岳书法作品
【图片简介】

邓钟岳(1674-1748),字东长,号悔庐,东昌府人。工书,能诗文,康熙赞誉他"字甲天下"。


【解说词】

邓钟岳幼时家境较好,祖父邓秉恒有功名,有官职,在聊城城南四里处建有止园,建有寒香阁藏书楼,有大量藏书,颜真卿的《寄侄文稿》就收藏在邓家。父亲邓基哲也很有文化。在这样的家境里,邓钟岳得以博览群书。四十多年的发愤学习,使得邓钟岳学富五车,文章、书法兼善。他专注研究儒家经典,尤精于《易经》,著有《知非录》《寒香阁诗集》4卷,《文集》4卷。


由于父亲去世较早,使得邓钟岳的科举受到影响。身为长子的邓钟岳,主动替母分忧,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三十四岁那年考取举人后,放弃了四科(十二年)会试的机会。他操持家务,抚养三个弟弟;并且指导他们学习八股时艺。对五个妹妹,他更是倍加爱护。


对父母,邓钟岳做到了生病时侍候,去世后尽哀、安葬。他在侍候父亲时,因为父亲恶闻烟草之味,终生不再抽烟。对母亲,邓钟岳极尽孝道。母亲去世后,他撰写碑文《祭母碑》,字里行间充满深情。


在家里的邓钟岳,走路目不斜视,说话慢声细语。他轻易不批评他的弟弟妹妹。如果家里有人夜间出门,很晚了还不回来,他就站在大门口等待。这样三两次之后,他的弟弟们再也不敢晚归了。


虽然家务较多,但邓钟岳并没忘记读书。对四书五经,特别是易经,他一遍一遍地研习。一有心得,便马上书写下来。对前人书法的临摹,他没有放松一刻。


康熙六十年(1721)中状元,当时已经47岁了。据记载,邓钟岳应考殿试,因其楷书劲挺秀美,其殿试试卷被康熙御批为“字甲天下”,因此一举夺得进士第一甲第一名。


邓钟岳在浙江学政任上,倡导“知廉耻,重名节,轻私利”,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邓钟岳自己都能做到。身在浙江那样繁华的地方,他做到了一尘不染。他把宋代周敦颐的散文《爱莲说》书写下来,装裱成条幅,挂于厅中,以明心志。他为官清廉,杜绝一切请托,一心为朝廷举荐贤才,如左都御史梅谷成、通政使雷宏等人,都是当时公认的正直、干练人物。


3.李苦禅:一代风范异帜独标【图片】

图片一:李苦禅照片
图片二:巨鹰图
【图片简介】

李苦禅(1899-1983),原名李英、李英杰,号励公,高唐人,齐白石的弟子,其国画作品气势磅礴,豪情万丈,堪称中国大写意花鸟史上的奇迹。


【解说词】

李苦禅自幼家贫,在民间绘画艺人影响下学画。1916年入山东聊城省立二中,从国画家孙占群习画。1919年以聊城二中学生代表的身份赴京,参加“五四”以及“六三”爱国运动。1919年入北京大学附设的“勤工俭学会”(又名法文专修馆)半工半读,同时向徐悲鸿学习素描与西画。1920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文。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学国画,成为齐门第一名弟子。期间,常靠晚间拉洋车维持生活。同学林一卢赠其“苦禅”二字为名(苦,即苦难的经历;禅,古称写意画为禅宗画)。


李苦禅的作品继承民族绘画优良传统,并融中西技法为一炉,常以松、竹、梅、兰、菊、石、荷、鱼、鸡、鹰等为题材。1972年,按照周恩来总理指示,为宾馆和驻外使馆等义务作陈列画三百余件。1975年作画《白菜江蟹图》,以白菜自喻,以“江蟹”讽喻“四人帮”。1979年开始,为人民大会堂作巨幅《松鹰》、《墨竹图》、《劲节图》、《盛夏图》(与其子李燕合作)等画作。《墨竹图》是自唐代有画竹以来首件最大篇幅的画竹之作。


4.孙大石:山水名家 德艺双馨【图片】

图片一:孙大石照片

图片二:孙大石画作

【图片简介】

孙大石(1919- ),亦名孙瑛,高唐人。擅长山水画,是推进中国画改革进程中一位重要的艺术家,被誉为“放出异彩的天才”“水墨画的鬼才”。


【解说词】

孙大石,高唐县三十里铺乡孙庄村人,自幼酷爱绘画。七八岁时,还给四叔家新修的影壁墙画了幅“苏武牧羊”。“七七”事变后,他投笔从戎参加抗战,但画兴不减。1945年,他在武汉结识了美术理论家兼画家丰子恺。1949年,他赴台湾,专门从事美术教育工作。1974年,他应邀赴美国讲学办展,客居旧金山。1982年回国定居。孙大石积极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捐资修建孙大石希望小学,在高唐一中设立了永久性大石奖学金。2000年9月,“孙大石艺术馆”在家乡开馆,他把自己创作的书画精品和收藏的书画艺术精品无偿捐献给该馆。作品多次被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国外。


5.吕才:多才多艺尺八之祖

【图片】吕才画像

【图片简介】

吕才(606-665),博州清平(今高唐县清平镇吕庄)人。唐代哲学家、唯物主义思想家、无神论者、音乐家、自然科学家。定名、定律了尺八这种乐器,被誉为“尺八之祖”。


【解说词】

吕才出身于寒微,自幼好学,是一位未经名师传授、自学成才的思想家、学者。


吕才兴趣爱好广泛,他不仅对《六经》、音律学、历史学、文学、军事、逻辑有较深造诣,而且对五行、历算、医药等也是无所不通。因其学识渊博、博才多能而逐渐知名。唐初的一些名臣官僚如魏征、王珪等都十分赞赏他的“学术之妙”。30岁时,由温彦博、魏征等人推荐给唐太宗进入弘文馆,官居太常博士,太常丞,太子司更大夫。


吕才的成绩是多方面的,但是他的著作几乎全部失传,至今保存下来的仅有8篇残篇、5000余字。


在音乐方面,吕才对魏晋长笛进行改进,因其管长一尺八寸而命名为尺八,一套都是十二支,音色苍凉辽阔,又能表现出空灵、恬静的意境,后成为唐代宫廷主要吹奏乐器之一。高唐县清平镇吕庄也被视为尺八真正的故乡。


(三)文学经典

1.《水浒传》【图片】

图片一:景阳冈武松打虎

图片二:柴进失陷高唐州


【图片简介】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中有多个故事发生在聊城,如武松打虎、柴进失陷高唐州、李逵探穴救柴进、宋江三打祝家庄等等。


【解说词】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苏州人,但是曾长时间漫游山东、河南等地。漫游期间,施耐庵被江湖侠义之士的豪行壮举所感染,同时又感时政衰败,于是作《水浒传》寄托心意。其中第二十三回——景阳冈武松打虎,写了武松武松回家探望哥哥,路过聊城景阳冈徒手打死老虎,为民除害的故事。


武松打虎的故事至今被人们传颂,聊城阳谷景阳冈也因此而闻名。今天人们慕名到景阳冈观瞻,未必是为了见到老虎,而是仰慕武松的豪行壮举,感受一下气冲霄汉的英雄气概。


2.《金瓶梅》

【图片】小说《金瓶梅》图片

【图片简介】

《金瓶梅》是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书中故事发生在今天的临清,临清古街中的许多地名、街名、馆名、店名等都与《金瓶梅》中的描述相吻合。


【解说词】

《金瓶梅》一书详细记载了明清时期临清市民的休闲活动内容和活动场景,记录了当时临清在市井休闲方面的繁荣和独特性。


在《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的笔下,临清简直就是一个集经济、文化为一体的商业大都会,这个因运河而生的城市,既具备全国粮食、贸易中转站的功能,又承担着莺歌燕舞声色犬马的角色。每年,数以万计的粮船从这里经过,络绎不绝的外地商人争当“临漂一族”。几十万人的生存、玩乐、附庸风雅在大运河的注视下有序进行着。他们或尽情啄食大运河带来的便利,或贪婪沉浸在对物质、财富、身体的无尽追求中,种种行为,被兰陵笑笑生定格在《金瓶梅》的每一个角落。


比如,有对临清经济繁荣景象的描写。《金瓶梅》第九十二回,陈敬济凑齐五百两银子前往临清贩布,小说首次正面描述临清:这临清市上,是个热闹繁华大马头去处,商贾往来之所,车辆辐辏之地,有三十二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


再比如,对临清市井风俗的描写。书中写了主食、菜肴、糕点、酒、茶、干鲜果等多达三百余种,有五十余种面食至今在临清多有流传。如“炊饼”(烧饼)“黄米面枣儿糕”“烙饼”“寿桃”“玉米面鹅油蒸饼”“葱花羊肉一寸扁食”“粽子”、“冷糕”(切糕),还有“花糕、包子、馒头、元宵、麻花”等,都是临清人常吃的面食。“炸酱面、温面”,更是临清人喜爱的饭食之一。


在今天临清民间的方言、习俗中,依旧能找到《金瓶梅》书中的影子。


3.《聊斋志异》

【图片】《聊斋志异》故事照片

【图片简介】

《聊斋志异》是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其中的《胭脂》就是写的东昌湖畔的故事。


【解说词】

东昌湖曾经被很多人提议更名胭脂湖,即是源于蒲松龄《聊斋志异》中《胭脂》的故事,现在运河博物馆南边广场就有《胭脂》的连环壁画。


相传当年蒲松龄骑着毛驴来聊城,在东昌湖边撷取素材而后写成《胭脂》。


如今,人们来到当年胭脂女以湖水为镜、对镜梳妆的东昌湖畔时,总会想起胭脂的故事。美丽的东昌湖因此也有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别称“胭脂湖”。


《胭脂》不仅提到聊城、东昌湖,还写到了一个人物施闰章,正是他明智断案才让男女主角有情人终成眷属。当时施闰章的官职是山东学正,相当于现在的山东省教育厅厅长,蒲松龄是他的门生。


据介绍,蒲松龄中了秀才后屡试不中,回想起施闰章对他的提携之恩,就更加感激施闰章对他的垂青。于是,蒲松龄借《胭脂》这个故事,大张其鼓地夸赞施闰章“爱才护才”。


在《胭脂》篇末,蒲松龄深情地写到:“愚山先生吾师也。方见知时,余犹童子。窃见其奖进士子,拳拳如恐不尽;小有冤抑,必委曲呵护之,曾不肯作威学校,以媚权要。真宣圣之护法,不止一代宗匠,衡文无屈士已也。而爱才如命,尤非后世学使虚应故事者所及。”将施闰章作为孔子的护法来称赞,可见蒲松龄对恩师的推崇。


4.《老残游记》

【图片】《老残游记》照片


【图片简介】

《老残游记》是清末文学家刘鹗的游记小说。全书随着老残的足迹所至,可以清晰地看到清末山东一带社会生活的面貌,其中有些情节就发生在聊城。


【解说词参考】

《老残游记》共20回,第7回有老残寻书东昌府的记述,从中也反映出当时聊城社会的一些状况。


书中写道,“我们这东昌府,文风最著名的。所管十县地方,俗名叫做‘十美图’,无一县不是家家富足,户户弦歌。所有这十县用的书,皆是向小号来贩。”通过这番话,可以看出当时聊城经济的繁荣和刻版印书业的发达。


老残到东昌府的主要目的是想看一下柳小惠(实际是杨绍和,杨以增之子)家(海源阁)的藏书情况。当时,海源阁藏书宏富,尤以宋元珍本为多,号称“海内之甲观”,为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被誉为私家藏书的典范。由于海源阁藏书“锁在大箱子内,不但外人见不着,就是他家族中人亦不能得见。”老残没能如愿的借到书,就在客舍墙壁上愤然题诗曰:“沧苇遵王士礼居,艺芸书舍四家书,一齐归入东昌府,深锁嫏阛饱蠹鱼”。他不知道,海源阁藏书都是珍本、孤本,十分宝贵,不会轻易借人。1975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毛主席送给田中角荣的《楚辞集注》就是海源阁藏书的影印本。五、兵家智慧:运筹帷幄 精忠报国【版面语】聊城,自古以来就是保卫和平的英雄地。这片土地上涌现出的兵家奇士,凭借超凡的智慧与胆识,运筹帷幄,以智止战,救民众于危难,解民众于倒悬,书写了感人至深、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1. 孙膑:马陵之战 迷魂阵图

【图片】孙膑画像

【图片简介】

孙膑,本名孙伯灵,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是孙武的后代。在阳谷县城北6公里处的大小迷魂阵村,莘县大张家镇马陵村,相传是孙膑智斗庞涓的古战场遗迹。


【解说词】

现在我们看到的时候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他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马陵之战古战场遗址纪念馆如今坐落于聊城莘县大张家镇马陵村东。马陵在1958年之后就分为南、北马陵两个自然村。北马陵村目前也被山东省住建厅评为了“省级传统村落”。


另外在阳谷县城北6公里处,至今仍保留有迷魂阵,这就是迷魂阵的照片,相传也是孙膑智斗庞涓的古战场。众多学者专家与军事研究者称其为战国故垒,是中国军事文化的活化石,是当今保留最好最完整的军事旅游村。


2. 鲁仲连:射书救聊城

【图片】鲁仲连像

【图片简介】

鲁仲连,又名鲁连,尊称“鲁仲连子”或“鲁连子”,战国末期齐国人。他志节不凡,胸罗奇想,才华满腹,辩才无碍,仅凭一封书信止息干戈,保全了聊城百姓的生命安危。


【解说词】

现在我们看到就是曾射书救聊城的鲁仲连,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在《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中有详细记载。在当时,聊城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城邑,齐、燕两国曾为争夺聊城进行了一场残酷的战争。在战争中,鲁仲连以书信向城内的守将指明了其两难的境地,守城只能是坐以待毙,弃城突围即便成功,也不可能再得到燕王的重用,最终令其忧愤自刎,从而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聊城,保全了城内士兵和百姓的生命。


聊城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卓荦不群的高士,在聊城东门外修筑了一座砖石高台,称“鲁连台”,“高士台”,“鲁仲连射书台”。时至今日,射书台历经风吹雨打,已无迹可寻,但鲁仲连射书救聊城的故事,在聊城历代流传,至今不忘。


3.岳飞:祖籍聊城的民族英雄

【图片】岳飞画像、岳飞书法(还我河山)

【图片简介】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祖籍聊城市东昌府区湖西街道办事处的岳庄村。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解说词】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民族英雄岳飞的画像。据考证,岳飞的老家是山东聊城。《岳氏宗谱》中的《山东聊城县世系》显示:岳飞的高祖岳涣,本是山东博州聊城县人,后到汤阴出任“令使”,迁居汤阴,家室及儿子岳成也都迁去,于是汤阴便成为岳涣的“寄籍”。成生立,立生和,和生飞。岳飞出生时,其家从聊城迁来才三世,最多也不过六七十年。


岳飞抗金英雄事迹名垂青史,慷慨激昂的名篇《满江红》千古传颂,至今脍炙人口。


4.张自忠:抗日名将民族英雄

【图片】张自忠照片

【图片简介】

张自忠(1891-1940),字荩臣,临清人,抗日名将、民族英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五十多个同盟国中殉职级别最高的将领。


【解说词】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民族英雄张自忠的照片。张自忠,曾任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在1937年至1940年期间,先后参与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他殉国后,举国上下哀痛,国共两党领袖,各界要员和社会名流纷纷题诗作词,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分别题写“尽忠报国”、“为国捐躯”、“取义成仁”的挽词。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六、武术技艺:刚柔并济 独树一帜


【版面语】武术在聊城有着悠久的历史,融通着聊城人、聊城文化的历史血脉和记忆,是聊城人民生活模式、文化思想的身体语言的写照,构筑着这方古风厚土的绚丽多彩的生活。


1. 冠县查拳

【图片】查拳表演图片

【图片简介】

查拳是山东省地方拳种,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被誉为“查拳之乡”的冠县即是查拳的发源地。


【解说词】

这张照片是孩子们进行查拳表演的照片。冠县,是“查拳之乡”,历史悠久。据记载,查拳创始人为唐朝“安史之乱”时,新疆回族将领查密尔(查尚义),出于爱国,应征东来抗倭,但是由于路途遥远,气候多变,长途跋涉中,经鲁西染病流落到冠县,受到冠县清泉街道办事处张尹庄村穆斯林群众的精心照顾而康复。为了感恩,将自己擅长的拳术“架子拳”传给村民,并且还将其师兄滑宗歧从远在千里的哈密请来山东教拳术,当地人民将查密尔(查尚义)所传身法拳术命名为“查拳”,滑宗岐所使架子拳命名为“滑拳”,后来人们便将两拳统称为“查滑拳”,简称为“查拳”。查拳属于北方拳种,有典型的手打三分,脚打七分的北方拳种特点。


查拳在攻防技击、拳种文化体系等方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查拳的攻防意念强调以气催力,使精神融注拳式,呼吸配合动作,呈现出内外合一的风采。“内外合一”、“呼”与“吸”的配合,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学说。


2.临清潭腿

【图片】临清潭腿习练图

【图片简介】

临清潭腿是中国北方的武术流派之一,源出于临清龙潭寺,创始人为五代时期后周名将昆仑大师。临清潭腿以其独到精湛的腿功在武坛享有盛誉。


【解说词】

这张照片是临清潭腿练习者在习练的照片。临清潭腿是一种以腿为主的拳术,有“北腿之杰”之称。潭腿讲究“拳三腿七”和“拳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潭腿套路,气势连贯,起伏转折,节奏清楚。在攻防技击方面,较强地突出了北方拳派的特点,腿法多变,回环转折进退顺畅。演练时要求手、眼、身法、步协调一致,又融内、外功于一体。


临清潭腿功法体用全能,有“锻炼身体,祛病养身,延年益寿,自卫防身”四益之说。长期练习临清潭腿可强身健体、消疾祛病,养心壮元,滋力固精、技击防身。


据《武备志》记载:宋朝初年,在长沙举行全国武术大会。赵氏“太祖长拳”因其政治优势,排位第一,第二名便是临清潭腿。从此“南拳北腿”的说法便流传至今,北腿即是潭腿。


3. 临清肘捶

【图片】图片一:张东槐画像

【图片简介】

张东槐(1844-1901),家道殷实,秉性豪放,幼承家教,勤奋好学,在 1874年创立临清肘捶。


【解说词】

这张照片,是临清肘捶的创始人张东槐的的照片。据传,少林寺的一位和尚曾传给张东槐拳法,后来他又游历四方,以武会友,根据自己多年研修心得,加之吸纳百家武学之要义,创立临清肘捶。


临清肘捶借《周易》、《易经》作为拳理,脚步一进一退,手法一推一拉,防寓于守,守中带攻,主要有两通、十趟捶、四季捶、八方捶等套路。不仅注重实用技法的使用,而且更加注重内功心法的传习,自然协调、内外兼修,对心境的修炼要求非常严格。


肘捶练习不受年龄限制,是老少皆宜的拳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功力越来越深,人也越练越精神,对于强健体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到鲁西、冀东等地人民的喜爱。肘捶的推广为进一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七、民俗非遗:乡愁千年 情牵万里


【版面语】江北水城——聊城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是时间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匠心打磨之艺,口耳相授之德,随悠悠时光历久弥香,是聊城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证明和实物展示。


(一)文韵

1.东昌毛笔

【图片】东昌毛笔

【图片简介】

东昌毛笔在元朝已有制作,明代中叶至清道光年间为聊城东昌毛笔制作业的兴隆时期,从业者千余人。2013年5月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讲解词】

东昌运河毛笔制作工艺2006年列入第一批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13年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东昌府毛笔是聊城一绝,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运河沿岸。它的历史悠久,由浙江湖北经运河传承而来。据《东昌府志》记载:元朝已有制作,明代中叶至清道光年间为聊城东昌府毛笔制作业的兴隆时期;从业者千余人;“东昌作坊,书笔两行”说明了当时的繁荣景象;产品大多销往山西、河北、河南及本省各地。1995年,东昌毛笔被评为全国同类产品第一名。


东昌毛笔制作工序繁杂、专业、精细。一支小小的毛笔需要经过几十道制作工艺,而且每道缺一不可。从肉毛到成笔,要经过经选料、采毛、齐材质、切材质、梳毛、湿理、剔锋、修头、刻管等大小七十二道工序,非常讲究,对笔尖有圆、健、尖、齐四点要求,少一点便是次品。由于工序复杂,使用工具就有几十种。其中制笔最常用的材质是羊毫、狼毫和獾毫,随着选料的不断发展,现在也研发增加了鸡毫和胎毛等。在东昌毛笔的制作技艺中,苘麻的添加可谓是画龙点睛。加工后的苘麻作为垫料放在毛笔根部,不仅能增加毛笔的吸墨性,还能助长毛笔的弹力和耐磨性。


东昌毛笔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书写着华夏文化的辉煌,是中国民间技艺的瑰宝。


2.东昌葫芦雕刻

【图片】东昌葫芦雕刻

【图片简介】

东昌雕刻葫芦在宋代已经很流行,明清时期曾一度是运河两岸农家生产的重要商品。2008年东昌葫芦雕刻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讲解词】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聊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昌葫芦雕刻。它是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


东昌葫芦雕刻历史悠久。葫芦谐音“福禄”,自古以来就被当作招财纳福的吉祥之物。据文献记载,东昌葫芦雕刻流行于宋代,成熟于明清时期。关于东昌葫芦的雕刻技艺起源有很多传说,民间比较认同的是宋代王和尚所创。擅长绘画和雕刻的宫廷艺人王和尚,因年事已高告老还乡,回到现在的东昌府区闫寺办事处,因当时闫寺一带盛产葫芦,于是王和尚便在葫芦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用来养自己喜爱的蝈蝈。他的这一做法后来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纷纷效仿,葫芦雕刻便从此流行开来。


东昌葫芦雕刻制作工序讲究,技法丰富。一般要经过选坯、雕刻和着色三个工序,多用刻、削、雕、烙、压等技法。


第一道工序是选坯。选坯要经过精挑细选,而且摘下来的葫芦还要放到锅中煮,然后堆放在一起使其发酵以去掉表层青皮,再暴晒到葫芦表面颜色变成土黄色才能使用。


第二道工序便是雕刻。东昌葫芦雕刻技法精湛、手法多样。主要有:刀刻葫芦、刀削葫芦、透雕葫芦、彩绘葫芦和火绘葫芦。


刀刻葫芦在东昌雕刻葫芦中最为常见,刀刻法是最主要的工艺技法,以线作为重要的造型语言,所用工具主要有刻刀、刺针、圆规和木锉等。刻刀用来刻画线条;刺针用来点按图案中的“点”;圆规也叫圆刀,用于葫芦表面的圆环刻画;木锉用于处理口盖的肌理。刀刻葫芦最能体现艺人的工艺水平,刻刀一下,便不能更改。


刀削葫芦是最具东昌地域特色的雕刻葫芦种类,刀削工艺为东昌雕刻葫芦所特有。制作前先要去皮和着色。葫芦去皮后放入带有颜色的沸水中煮,直到表面着色后取出阴干。然后刀削,着色的葫芦被削后露出葫芦固有的乳黄色,与着色的颜色对照鲜明,具有强烈的视觉吸引力。刀削手法粗犷、简洁,加之图案主题以带有东昌风情的几何纹样或简单的花卉植物为主,使东昌刀削葫芦具有非常朴实的艺术趣味。


透雕技艺是20 世纪 70 年代的聊城工艺美术厂的设计人员郎树山、朱桂英等工艺美术家在师承传统葫芦雕刻工艺技法的基础上改“平刻”为透刻后的创新发展,葫芦雕刻加入透雕技法,立体感更强。


彩绘葫芦是在刀刻葫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着色的前期需要用刀刻工艺雕出大致的主题轮廓,然后用绘画笔在轮廓内绘制出主题形象。东昌雕刻葫芦施彩多以红、绿、蓝三色为主,并以少量黑色作为点缀。


火绘葫芦又称葫芦烙画。就用火烧热烙铁在葫芦上熨出烙痕作画。


严格地说彩绘、火绘技法不属于葫芦雕刻技法,但是聊城的葫芦雕刻艺人在继承中求发展,综合彩绘、烙画、压花等多种工艺,这些技法已经与葫芦雕刻技法融为一体,极大地增强了葫芦的整体审美效果和艺术价值。

第三道工序——着色。雕刻完毕之后,艺人们会先用锅底灰或麦秸灰同棉油或豆油搅拌均匀,加入色料,涂抹在雕有图案的葫芦上,最后用布把葫芦表面的灰擦拭干净,留在图案凹槽的油灰会使图案更加清晰逼真,长久不褪色。着色之后,一件葫芦艺术品就新鲜出炉了。


东昌葫芦雕刻取材丰富,寓意美好。东昌葫芦雕刻的内容主要以戏曲故事、神话传说、名人事迹、山水、花鸟、吉祥纹饰居多。其寓意与仙道、富贵、长寿、子孙繁盛等有密切相关,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更多的承载着人们的追求与美好愿景,承载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达到了物与人情感的高度契合。


刀刻葫芦刀削葫芦
透雕葫芦

彩绘葫芦


3.木版年画

【图片】木版年画

【图片简介】
东昌府木版年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2008年东昌府木版年画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讲解词】

木版年画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就出现了雕板印门神的技术,到宋代逐步演变成印年画,到了清代中晚期,木版年画出现了大大小小几十个产地,年画的内容也随着发展逐渐丰富。因此,木板年画已不仅是节日的装饰品,更是反映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2006年重庆梁平、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河南朱仙镇、四川绵竹、山西平阳等11处地方的木板年画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东昌府木板年画、张秋木板年画等4项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湖北的老河口木版年画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先在纸上画出图案的草样,然后糊在特制木材制作的木板上,再沿着图样进行雕刻,制成木版。一张年画往往需要多种颜色,根据不同颜色的印刷需要,一张年画需要刻制五至七块模版,形成套版;印刷时,将套版的不同的模版固定好后按照顺序依次摆放,在上面分别涂刷墨汁、亮青(黑色)、大红、大绿等多种颜色,然后把纸张按工序依次铺在木版上,再用棕刷刷一下,带有各种颜色的图像就诞生了。


张秋古称“涨秋”,因地势低洼、秋天易涨水而得名,因后人忌讳“水”字,所以改名张秋。它是大运河进入聊城境内后,雄踞会通河上的第一个古老而繁华的大镇。张秋木版年画于元代时传入阳谷县境内,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清末民初以前在阳谷开设画店的主要是山西人,后来才逐渐转为本地人经营。


清末民初,张秋镇有源茂永、鲁兴聚、景顺和三家较大的画店,每家印纸用量达一千五百余令,印成的木版年画销往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及东北三省等地。后景顺和店主刘振升将画店迁往聊城,以“张秋景顺和”、“张秋景顺”、“东昌景顺”、“老店景顺”的名义经营年画,促进了东昌木版年画的发展。


张秋木版年画,不但自成发展系统,其制作方式也有别于其它年画产地。张秋木版年画的造型圆中见方、横向夸张、流畅有力、豪迈大方。人物造型眼睛窄长,鼻梁鼻翼瘦窄,形象丰满古朴,表情安详含蓄。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充分展现了鲁西人民的刚劲、朴实、豪迈、大方的人文气质。另外张秋木版年画只套色不手绘开脸,而杨家埠、杨柳青等地年画早期均粉脸加工。再者,张秋木版年画色彩丰富。有的地方年画一般只套印五色,有时只用红绿黄紫四色,有些画像使用六色,基本色之外再加一桃红。而张秋木版年画一般要套印七色、八色,很少印六色。它的色彩有亮青(黑)、大红、二红(水红)、大绿(黄绿)、绛绿、丹红、黄(杏黄、槐黄)、兰(紫)八色。张秋木版年画在色彩上的独到之处,使它更受人们欢迎。


张秋镇木版年画题材大都因袭传统画样,以神像为主,还有反映人们生产生活的耕织图、渔家乐以及戏曲故事、民间传说、历史英雄人物等品种多达300多种。除了门神,还有娃娃画、扇面画、神马、画对子、纸扎画等。


张秋木版年画,展现着人民群众的文化脉动和文化意蕴,以及民俗风貌、审美意识,更体现了阳谷人文情怀和阳谷人的精神世界。


东昌府木版年画是山西商人刘振生从张秋镇带来的。清末时,东昌府产生了“五福祥”等二十余家较大的木版年画店,他们资金雄厚,常年开工。东昌府的清孝街、铁塔一带有作坊二十多家。因为价廉物美,吸引着南来北往的运河船队载着各地的商贩纷纷前来。东昌府木版年画将年画与门神画融为一体,兼具审美欣赏和驱邪祈福的功能。它取材广泛,既有现实生活、历史人物、戏曲故事和神话传说的内容,又有围绕福、禄、寿、喜等祥瑞主题的表现。这些年画作品构图简洁,格调高,整体感强,人物造型夸张,形体丰满朴实,线条圆润流畅,刚柔相济,色彩鲜艳亮丽,对比强烈。东昌府木版年画历来只有“草版”,即只印不画,画面全部采用木版分色套印,通常有红、黄、灰、青、黑五种基本色,多时则为“七色八版”。印成的年画五彩缤纷,装饰性很强,面部一般不着色,因此人物形象在画面上颇为醒目。


木版年画是当地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的生动反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4.茌平剪纸

【图片】茌平剪纸

【图片简介】

茌平剪纸是聊城传统民间工艺,具有线条豪放、形式朴素、乡土气息浓厚的特点。1993年茌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剪纸艺术之乡"。


【讲解词】

2006年,剪纸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茌平剪纸2009年列入第二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剪纸(聊城剪纸艺术)2020年列入第五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茌平剪纸也和全国各地的剪纸一样,其品种和风格十分丰富。茌平剪纸光窗花,就达上百种之多,算得上“茌平剪纸的精华”之作。除花卉之外,虫鱼禽兽、风景人物之类的作品也很多。


另外,茌平剪纸具有寓意性和喻意性特征,例如寓意男女之间相爱与结合的“鱼戏莲”、“喜鹊登梅”、“凤凰戏牡丹”、“扣碗”、“鸳鸯戏水”、“双鸡”、“双鱼”等;寓意多子多福的“鲤鱼莲花”、“老鼠偷葡萄”等;用以表现富贵平安、吉祥如意及福与寿的纹样更是不胜枚举。茌平剪纸的艺术风格,从总体上看,多是古拙和粗犷。如细心揣摩,它又有粗犷与精细之分。茌平县城的南、北、东部地区多为粗犷之作,西部地区则以精细见长。


茌平剪纸最大的特点是不打底稿,心随意走,动剪成形,造型精确,线条流畅。纸张与剪刀,最纤弱与最刀锋的组合,却能催生出情感与生命。剪出的花草鸟兽,形象传神;剪出的历史人物神态各异,妙趣横生。剪纸艺人将物象压缩在平面上,但人们在观看时感受到的却是饱满而立体的形象,令人赞叹不已。


5.郎庄面塑

【图片】郎庄面塑

【图片简介】

郎庄面塑是传统手工艺珍品,起源于冠县北馆陶镇郎庄村,2008年郎庄面塑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讲解词】

面花又称面塑或捏面人,是用面捏制成的民间艺术品。它普遍流行于中国以吃面食为主的北方,起源于民间祭祀活动中用面塑动物代替宰杀牛羊等动物的习俗。


郎庄面塑俗称“面老虎”,是流行于山东省冠县郎庄的一种传统食用塑作艺术。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郎庄面塑起源于明代洪武年间。当时,有姓郎的兄弟二人从山西来到鲁西,在馆陶县城(今冠县北馆陶镇)西南2.5公里处立村定居,从此该村便因姓得名,叫做“郎庄”。但是在后来的日子里,村里灾祸不断,难得安宁,经人指点,说是“郎”字与“狼”同音,凶气太重,于是便有巧手村民用面粉捏成虎形,蒸熟、晾干、着色,放在家里镇宅保平安,并且从此成为该村一项独特的民俗。


郎庄面塑在造型上讲究团块感、完满性和非写实性。所谓团块感就是郎庄面塑讲究在面团的整体上捏制若干细节,不在面团之外无限延伸。比如瓜果略去藤蔓,动物四肢均被缩短。所谓完满性就是郎庄面塑在塑造一件东西、一个人或动物形象时,都力求把其自然的特征及物理的运动规律体现出来,每一个形象绝对不能缺胳膊断腿,这种对完满形象的追求与西方艺术支离破碎式的造型处理有所不同。郎庄面塑的非写实性体现在郎庄面塑艺人在物与物组织上采用浪漫式手法,根据情思的需要自由结合,打破自然式组合与比例关系。如在做对偶组合造型打渔郎这一题材时,艺人将鱼的形象做的比打渔郎大三四倍,从而使大与小产生对比,造成心理上的落差感,再如猫和老鼠本是一对冤家,却被塑成一母所生。这些栩栩如生的艺术造型,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又是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既塑出了民俗活动所需的各类造型,又是人类情感的直接表达。


郎庄面塑着色大胆,色彩绚丽。在色彩上使用黄、红、蓝、黑、白五种纯度较高的颜色,而蓝色的运用是为调配绿色而用。郎庄面塑对五种颜色的使用是不均等的,它以黄色打底,主要显示红绿二色,黑色只用于局部勾描。这些颜色的使用,不仅造成色相度的对比鲜明,使面塑作品更加活泼跳动、绚丽多彩,同时也象征着吉祥喜庆热烈和富裕。


现在,郎庄人从单纯捏“面老虎”逐渐发展到飞禽走兽、瓜果梨桃、戏曲人物等无所不捏,从技术上也解决了蒸熟变形、干后开裂、受潮发霉等一系列难题,使“面老虎”这项技艺成为郎庄人的独门绝技。


6.茌平黑陶

【图片】茌平黑陶

【图片简介】

茌平黑陶是龙山文化的重要见证,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讲解词参考】

茌平黑陶制作工艺2006年列入第一批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黑陶文化也叫龙山文化,它出现在4000多年前的炎黄时期,在当时只有少数高层统治者才拥有制作精美的黑陶制品,黑陶是他们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并作为通天神器,用于祭祀。


黑陶并非茌平独有,它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广有流行和分布,但茌平黑陶的重要地位却不容置疑。


茌平黑陶造型古朴、典雅、厚重,色泽沉郁、光亮,图案精细,雕刻剔透,专家评价它“黑如漆、薄如纸,明如镜、硬如瓷、声如磬”。


黑陶的加工主要分为三大步骤完成,即选料、制作、烧结。黑陶的原材料使用黄河冲击下来的纯净而细腻的红胶土。黑陶对原材料要求非常严格,为了使黑色在陶的表面分布均匀,泥土必须细腻纯净,颗粒大小和密度均匀。然后经过晾晒、风冻、淘洗、过滤、沉积等提炼过程,进入制作程序。


制作包括成型、磨光、压光、雕刻、镂空等主要工序。制作时先根据器物的需要进行捏制或注浆成型。需要手工捏制的,要对原料反复捶打揉按,采用独特的塑、捏、拍、贴等综合工艺,反复揣摩修改。成型后,用手工进行磨光,使其表面更加光滑。


磨光以后,再根据作品要求进行雕刻。雕刻是黑陶制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雕刻手法有浮雕、镂空、正反刀雕刻等,同时还辅以扎、挑、画、点等表现手法。为了更好地体现作品的设计内涵,比较复杂的作品往往同时运用几种雕刻手法。浮雕黑陶中,以层次分明、主体感强、图案清晰生动、雕刻细腻者为上品。雕刻完毕的器物经阴干后放入窑中,封窑烧制。


黑陶光亮的黑色表面完全不同于彩陶的制作工艺,彩陶的各种颜色是上了一层釉彩,而黑陶表面上的黑色是在烧制过程中碳粒渗透的结果,在表面聚集的碳粒越多,颜色越深。在烧制过程中,让窑中的浓烟在陶坯周围循环熏绕,使浓烟中的碳粒渐渐渗入坯体,才形成了黑陶独特的色彩。因此说,采用独特的烧结工艺使陶变黑是黑陶的最大特点。


改革开放后,茌平黑陶工艺被再度发掘,并发扬光大。它既继承了教场铺龙山文化的远古遗韵,又赋予黑陶作品以新的生命内涵,使现代的黑陶制品超脱了远古的束缚,升华为有生命语言的艺术作品。在制作工艺上,不但继承了原始制陶工艺手段的传统,还融入了现代科学的碳化窑变方法,使作品至臻完美。


茌平黑陶艺术经典作品“九龙薰”被山东省委、省政府作为香港回归礼物赠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浮雕龙瓶”在南斯拉夫工艺品展览中获国际金奖。


7.阳谷哨子

【图片】阳谷哨子照片

【图片简介】

阳谷哨形如雏鸭,又名“咕咕虫”,与埙类似,用陶土或胶泥烧制而成,发明者是阳谷人李保正。


【讲解词】

阳谷哨,2006年列入第一批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阳谷哨是类似于中国古代乐器“埙”的一种民间乐器。“阳谷哨”与“埙”的不同之处在于,“埙”的吹奏孔是在顶部的一个简单的圆孔,吹奏方法较难掌握,而“阳谷哨”的吹奏孔则型同“哨子”的嘴,扁长且有一个圆形的风口,吹奏省力,老少皆易。这种既象“埙”又似“哨”的民间乐器,因其发明者李保正是山东省阳谷县的一个农民,故而,在1953年被原中国音乐家协会的音乐家们定名为“阳谷哨”。


阳谷哨外形不断创新。由最初的无嘴到有扁平嘴,由7个孔改成了9孔、10孔,由单一雏形,发展到现在的十二生肖、鱼、鸟、龟、兽等五十余个品种。甚至在泥哨上雕出栩栩如生的花鸟草鱼以及龙凤等吉祥物,或用油彩绘出秀美风景。现在,阳谷哨不仅作为乐器,而且还成了玲珑剔透的工艺收藏品。


阳谷哨是用粘土(胶泥)烧制成形。制作要将挖出的胶泥弄碎、晾干,再泡成泥浆、控水,晾到一定湿度,摔熟、切成块,捏成各种形状,再放上哨眼,阴干,放在小火窑烧2小时就制成了。


泥哨的主要特点是哨音清脆响亮。因此,在制作时,须将哨子内壁做圆润,哨孔搞圆滑,目的是传送空气时没有阻碍,形成很好的空气对流,从而使得音量清晰、音调高亢。


阳谷哨不仅能够吹奏民间小调,还能模仿鸟叫、车鸣、孩嘤等多种声音;吹奏乐曲的音区一般保持在一个八度以内;其形制多样,小腔体发声清脆、活泼,大腔体发声低沉、幽深。音乐表现力非常丰富。


8.临清驾鼓

【图片】架鼓照片

【图片简介】

临清架鼓起源于东汉末期,是流行于临清的一种纯打击乐合奏形式,由鼓、点锣和大锣三种乐器组成,演奏时以乐队组合的形式呈现。


【讲解词】

临清驾鼓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载体之一,是临清土生土长的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古老艺术。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临清驾鼓是一种纯打击乐合奏形式,由鼓、点锣和大锣三种乐器组成(后期又加入了小钹)。从规格来说,鼓面直径一般为1尺3寸,高20厘米。点锣和大锣“个头”相差悬殊:点锣锣面直径一般为20厘米,所以叫“点锣”,大锣锣面直径一般为80厘米到120厘米不等,因其个大如筛,所以又称”筛锣”。鼓声雄壮有力、威武;点锣声音高、尖、亮,穿透力强;而大锣发出的声音则浑厚低沉、宽广。小钹也称“小镲”,铜质,通体形状如草帽形状,顶大沿窄,钹体比较厚小,钹面直径约20厘米。钹的音色响亮清脆,使仅有点锣构成的高音声部不再显得过于单薄。临清驾鼓本无大鼓,驾鼓队在长期表演过程中,为体现声势浩大,又演变增加了大鼓,增后音色更显得厚重,场面更为壮观。


临清驾鼓的乐队编制一般为两队列,根据条件可以分为大、小两种,即有“整队”和“半队”之分。“整队”也就是大队,一般由24面鼓、8面点锣和2面筛锣组成;而“半队”,即小队,则是由8至12面鼓,2至4面点锣和1面筛锣组成。在实际演出中,各种乐器的数量和比例根据队伍的人员多少及队形变化需要而定。因为临清驾鼓的鼓点丰富多变,所以不管是“整队”还是“半队”,它的声音都具有威武、雄伟的特点。


临清驾鼓的演奏形式分为行街和圆场两种。临清驾鼓在行街时,一般是点锣在前面领头,并倒行对整个驾鼓队起到指挥的作用。鼓就排成两排纵队,大锣就需要由两个人抬着,另需一个人敲击,夹在两列驾鼓队的中间边走边演奏。鼓点的变换全看前面点锣的指挥。现在的行街时,大鼓及大锣都被放置在特制的带有轮子的架车上,演出人员都站在卡车等交通工具上进行演奏。当驾鼓队走到十字路口或者是空旷地方的时候,鼓就围成一圈,筛锣则居于中间,点锣是面对筛锣站在圈内的一侧进行演奏,这种形式就称之为圆场。现在的圆场一般是在广场上进行表演,大鼓与筛锣放在中间,点锣站在圈内一侧进行演奏,小钹绕在鼓的边缘。


临清驾鼓以其简单的敲鼓边、敲鼓帮、鼓棰相击等演奏技巧及变化多端的节奏,振人心肺、气壮山河,铿锵有力是当世所罕见的。如今,已有八首鼓谱载入《中国民族器乐曲集成·山东卷》。


鼓                大型牛皮大鼓(后期加入)

点锣                        大锣


(二)美食

1.马蹄烧饼

【图片】马蹄烧饼

【图片简介】

马蹄烧饼是聊城博平的地方传统名吃,颜色金黄,外酥内嫩,味香口甜,风格独特,因形如马蹄,故名“马蹄烧饼”。


【讲解词】

马蹄烧饼在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马蹄烧饼也叫吊炉烧饼、杠子烧饼,是聊城市茌平区博平镇一带著名小吃。


马蹄烧饼制作技艺历史久远。据传,清朝乾隆二十年(1757年),乾隆皇帝南巡路过山东聊城,吃了当时的吊炉烧饼之后,赞不绝口,早晨吃了中午还想吃。因为那时卖烧饼都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一时找不到烧饼,便差人寻找,说专找形似马蹄的那种烧饼。从那时起,吊炉烧饼被叫做“马蹄烧饼”。


制作烧饼的主要原料有面粉、芝麻、糖稀、食用碱、食油等。制作烧饼主要有和面、下剂、上油、包剂成型、烤制等几道工序。


和面,讲究“死面”和发面要适当比例,这样才会酥嫩中不失劲道口感。


接下来是下剂,常根据烧饼的大小,做成每斤面4个或每斤面3个剂;


上油就是把面剂压成薄面皮约五公分宽,30公分长,将少量熟猪油,涂抹在面皮表面后将剂子拉伸轧成长条后卷起,这是为了确保烧饼酥软分层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包剂子,这是马蹄烧饼制作技艺中最具特色的工序,包剂子讲究‘面包面’”,用死面做皮,将抹油的面卷包起来,像包包子一样捏出褶,在案板上将褶转平至馒头状后,褶子面粘上糖稀和芝麻,两个剂子合并,两个剂子在手间迅速转动了20余下,烧饼的初具形状就形成了。最后,把做好的烧饼放在特制的“吊炉”里,下面枣木烙,上面炉子烤,烧饼呈金黄色时,马蹄烧饼就做成了。


马蹄烧饼口感香酥可口,外酥内嫩,酥软兼备,层层分离,让人百吃不厌。


现如今,马蹄烧饼的制作也与时俱进,和面机代替了人工和面,面团更筋道;电磁炉带替了吊炉,更加环保,技艺传承人成电勇等在原有烧饼的大小上,还创新了烧饼外形,新增橘子大小的烧饼又称元宝烧饼,其更加酥嫩,分层更多、更薄,并制作成礼盒,使马蹄烧饼成为一种地方特产、年节馈赠亲友的佳品。


2.八批果子

【图片】八批果子

【图片简介】

八批果子是聊城的传统名吃,因炸制成的果子分成八条,两端相连,为椭圆型,故名“八批果子”。


【讲解词参考】

因未查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故未组织讲解词。


3.沙镇呱嗒

【图片】沙镇呱嗒

【图片简介】

呱嗒是聊城的传统名吃,创制于清代,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尤以沙镇呱嗒最为有名。


【讲解词】

东昌府沙镇呱哒制作工艺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呱嗒,是聊城的传统名吃,它是一种煎烙的焰类小食品。创制于清代,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关于呱嗒名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呱嗒形似艺人说快板的道具“呱嗒板”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取名叫呱嗒是因为将其吃在嘴里,会发出“呱嗒”的声音;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制作呱嗒的时候,制作工人把面团制作成呱嗒型时,擀面杖与面团在案板上结合,会发出“呱嗒呱嗒”的拟声声音,尤其是制作完毕最后一下的响声最大,也最为清脆,顾名曰“呱嗒”。众多呱嗒中,尤以沙镇呱嗒最为有名。


沙镇呱嗒个头很大,有肉馅和鸡蛋馅、肉蛋混合馅等多种。沙镇呱嗒制作技术精巧,先用烫面和面,卷入配好的馅料,两端捏实,轧成椭圆饼型,然后放入油锅煎制而成。


沙镇呱嗒食之香酥,味道可口,价格实惠备受百姓欢迎。


4.空心琉璃丸子

【图片】空心琉璃丸子

【图片简介】

空心琉璃丸子是鲁西传统名菜,流行于阳谷、莘县和东阿一带。其成品宛如一颗颗镶金裹玉的珍珠,玲珑剔透,形圆如珠,颜色金黄,酥脆香甜。


【讲解词】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空心琉璃丸子制作技艺)在2018年被列入第五批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菜烹饪技艺(聊城义安成高氏烹饪技艺)”代表菜。


琉璃丸子因起源于东昌府,历来被视为东昌特产。空心琉璃丸子作为义安成高氏烹饪技艺的传家菜和代表菜,已有一百四十余年的历史。空心琉璃丸子虽然原料普通,但选料严谨,而且做工考究,精于火候。同时也是高氏百年传家菜。


空心琉璃丸子的制作过程最主要是炸制丸子和熬糖两项。首先将精面粉放入丸子用沸水烫透搅拌成糊状,凉透掺入鸡蛋黄搅匀备用。在炒锅内放入色拉油烧至六成热时,再把糊做成丸子下入油内,炸到丸子浮起时用筷子拨动开捞起控油。再将油温烧至八成热时把丸子倒入复炸,丸子受热后凝结完毕,一部分随气体吐出形成空丸,待丸子炸至金黄色时捞出控油,剪去吐出的面糊下入油中,炸至酥脆。接下来是熬糖,炒锅内放入芝麻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入白糖,以小火炒熬。用勺子朝一个方向慢慢搅动,熬至金黄色,将丸子慢慢倒入,端离火口掂翻,使丸子均匀的沾满糖汁。倒入晾盘,用筷子分开,装盘即成。


空心琉璃丸子用料普通,但技术含量高,丸子易做,可空心却难。丸子内部不加任何受热融化的原料,通过对面性和油温恰到好处的掌握而制作,显示了技术的独到,代表着东昌传统烹饪的高超水平。


空心琉璃丸子宛如一颗颗镶金裹玉的珍珠形圆如珠,油润光洁,皮薄如纸,黄灿灿地闪耀着琥珀般的光泽,颗颗空心透亮,每一颗都能让人垂涎欲滴。


据记载,聊城制作空心琉璃丸子的最高手为生于1938年的高士玉。他制作的空心琉璃丸子,被油炸一定程度后自动“吐”出里面的面团,从而形成空心。高士玉去世后,其子高文平“接班”,如今空心琉璃丸子已经传承上百年,成为聊城餐饮文化的一张名片。


5.魏氏熏鸡

【图片】魏氏熏鸡

【图片简介】

魏氏熏鸡是聊城地方传统名吃,色泽黑亮,香气扑鼻,制作精细,形美柔嫩骨酥,色鲜味美,入口余香深长,四季皆宜食。


【讲解词】

聊城铁公鸡制作技艺在2009年被列入第二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魏氏熏鸡,是山东聊城著名的地方小吃,是北关魏永泰在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创制,迄今已有180余年的历史。因其外观发黑,被老舍先生誉为“铁公鸡”。


魏氏熏鸡选料精良,制作精细。熏鸡选用外型丰满、肉多肥嫩、体重2至3斤的一年左右无病活鸡,其制作要经过十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要求严格,一丝不苟。先加工成扒鸡,再在腹内装上一定数量的白芷、八角、丁香等调料,然后放在锯末烟火上熏制。锯末以沙、柳、红松木为宜,并要掺入适量细土。在熏制中,要不断变动鸡的姿势,一般熏制3至4小时内呈栗色,手掐无弹性,涂上鸡油即成。


熏制完成的鸡,皮缩裂,胸腿肉外露,外观发黑,切开呈栗红色肌肉,用手指掐而无弹性,耐久存,便携带,能储存一年不变质。吃熏鸡的时候,可以撕成头发丝状,入口慢慢品味,感受肉嫩骨酥,入口余香深长的独特魅力。魏氏熏鸡既可下酒,又可佐茶。古往今来,过往聊城的商贾游客,无不争相购买。堪称上等美肴和馈赠佳品。


6.高唐老豆腐

【图片】高唐老豆腐

【图片简介】

高唐老豆腐是聊城的传统名吃之一,又称豆腐脑,滑嫩爽口,口味极佳,老少皆宜。有句俗话说的好:绕道一百走高唐,半碗豆腐吃的香。


【讲解词】

高唐老豆腐制作工艺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高唐老豆腐是我们聊城市高唐县的特色小吃。高唐老豆腐又称豆腐脑,吃起来滑嫩爽口,豆香、料香、卤香口味独特。


高唐老豆腐用精选的上等黄豆制作。将黄豆去皮碾碎,放入经阳光长时照晒的储存水(净化的黄河水最好)中浸泡,待碾碎的黄豆涨足后,用石磨磨成浆。经煞沫、过包(滤渣)后,入锅熬成豆汁,退温后装入桶或缸内,点入石膏,封口,20分钟即成故乡豆腐。食用时,用平勺撇入碗内,加入卤和油等配料即可。


高唐老豆腐的卤和油的制作有独到之处。卤用优质酱油和精盐加水入锅,入八角、花椒、茴香、丁香、桂皮、姜等10余种佐料熬制;油用优质棉籽油在文火上熬,边熬边去油沫和杂物。数小时之后,放入葱、甜酱、花椒、茴香等佐料。爱吃辣者可放入油炸的红辣椒。


高唐老豆腐享誉省内外,早在80年代就曾经上过电视、报纸及相关刊物,并作为地方名吃而载入《高唐县志》,名扬省内外。有句俗话说的好:绕到一百走高唐,半碗豆腐吃的香。外地人来高唐不喝老豆腐真是一大遗憾。高唐人外出归来,坐在摊前喝碗老豆腐,实为一种享受。


7.阳谷肉饼

【图片】阳谷肉饼

【图片简介】

阳谷肉饼又叫阳谷肉盒,是聊城传统的知名小吃,由面包肉煎炸而成。因其外酥里嫩,鲜香可口,直到今天仍然是餐桌美味。


【讲解词参考】

因未查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故未组织讲解词。


8.十香凉面

【图片】十香凉面

【图片简介】

十香凉面尤其以临清的出名,是用手工凉面配上十余种时令蔬菜为调料制作而成,是聊城人夏季餐桌的一道传统美食。


【讲解词】

传统面食制作工艺(临清什香面制作技艺)在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另外,还相继被山东省旅游局、山东省旅游饭店协会、山东省烹饪协会分别授予“到山东不可不吃的百种美食”、“山东金牌旅游小吃”、“山东名小吃”等荣誉称号。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临清什香面到底是一碗什么样的面。临清什香面的前身,就是《金瓶梅》小说中提到的“温面”。 智慧的临清人在“温面”和本地民间小吃“捞面”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改进、演变创新出“临清什香面”。


据传,乾隆帝下江南途径临清,游历龙山、凤凰岭后,偶感风寒,不思饮食,地方随侍官员灵机一动,命大厨用手擀面配以十余种时鲜蔬菜和本地所产酱菜为菜码,及肉卤、素卤进献。乾隆帝见后,食欲大增,甚悦,遂赐名“什香面”。


最有特色的是什香面的菜。 “什香面”的“什”是什锦的“什”,表示多种多样,而不是数字“十”,所以什香面中的菜码不只是十种,达十八样以上,而且会随季节变换蔬菜。菜码分为菜、酱菜、调味料和卤四大类。菜主要有荤、素两大类。荤菜可以是各种肉丝或肉丁,或炒、或烧、或打成囟;素菜有西红柿、豆角、蘑菇、香春芽、韭菜等,凉菜有黄瓜丝、豌豆苗等;酱菜主要采用临清“济美”酱园所产酱菜。调味料有:醋、芝麻盐、芝麻酱、蒜泥、辣椒等。卤有西红柿鸡蛋卤、肉卤。经过搭配和炒、烧等加工,五颜六色的菜肴摆满了一桌子,有红彤彤的辣椒、西红柿,黄澄澄的鸡蛋,绿茵茵的黄瓜丝、豌豆苗,白生生的豆腐,香喷喷的鸡鸭鱼肉。有辣心的蒜,辣嘴的辣椒,酸溜溜的醋。不要说吃,一看一闻,就能使人胃口大开。做什香面是很见厨师功夫的,不仅要有好的刀工,还要有相当的烹饪技艺,要做好十几样菜,不亚于置办一桌子酒席。


什香面不止做法讲究,吃法也讲究。很多人爱吃什香面,爱的就是他那份独一无二的仪式感。这么多的菜配上一碗面的仪式感是其他任何一种面都无法达到的。上菜时,小碗调味料、咸菜、炒菜先后登场,整齐摆放于餐桌的边沿位置,形成一个圆。整盆面条、肉卤素卤摆放于桌面中间位置。吃时,可以是少挑一点面,一味一味的分别拌面吃,一味味的品尝;也可以几样或全部菜混到一起拌面吃,慢慢品尝混到一起的酸甜香辣滋味。

临清什香面有别于其它地方的面条,其它地方的面是以吃面条为主,菜为佐食。临清的什香面则是面菜并重。换句话说,其它地方的面条所配的菜是单方,而临清什香面所配的菜是复方。而且临清什香在饭店能吃到,在平常的百姓家也能品尝到。这种面由于蔬菜种类多,维生素含量较高、较全,受到广大食客的青睐。


9. 临清八大碗

【图片】临清八大碗

【图片简介】

临清八大碗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包括烧肉、炖羊肉、巧阁、松花羊肉、清氽丸子、黄焖鸡、里脊、肉杂拌八种口味。


【讲解词】

鲁菜烹饪技艺(清真八大碗制作技艺)在2020年被列入山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临清八大碗是回族同胞结合当地饮食习惯而形成的独具临清特色的清真饭菜,是临清回汉饮食文化融合的结晶。八大碗的来源和运河文化历史是分不开的。自有运河开始,临清就成了闻名全国的水旱大码头,这样的交通要塞,自然也成为了朝廷储存军粮屯兵备战的重要场所,于是在元朝和明朝初期,就有大量的回族士兵囤聚于此,这些回族祖居西域,士兵饮食习惯多以牛羊肉为主,兵备战争期间,为了适应军事用餐的需求,他们先把牛羊肉等食物通过炖炸蒸等方式加工成熟食,等到食用的时候用热汤水一浇便成了一碗可口的饭菜,这种做法有利于士兵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吃到适合本民族生活习惯的饭菜。士兵每人一碗,抱碗而食,得名“抱碗菜”,如今我们品尝到的八大碗,就是由“抱碗菜”改良而成。


“八大碗”,顾名思义,包含八种菜品,即烧肉、炖肉、圈巧阁、松花羊肉、清氽丸子、黄焖鸡、黄焖肉、肉杂拌。其他菜品从名字上可以大约猜出一二,唯独这“圈巧阁”是什么菜呢?简单地说就是用鸡蛋皮卷上肉馅放入锅中蒸熟,再切片装碗。制作蛋皮非常考验厨师对火候的掌控能力,掌握好火候才能保证制作好的蛋皮金黄而有韧性,使蛋皮在后续包裹馅料时不破不散。制作馅需要把羊肉、羊尾油、粉条、地瓜粉打成馅料,再塞进一种自制的模具中,挤成条状。粉条能最大程度的锁住羊肉的水分,用金黄的蛋皮紧紧包裹住香嫩细化的羊肉放入锅中蒸熟,再切段装碗,因圈巧阁属于清真汤菜,在上桌前还要加入羊肉和鸡肉熬制的汤再上锅蒸制一遍,制作这道菜的时间长达两个半小时左右。圈巧阁的名字就源于装碗的过程,圈巧阁的‘圈’字是指装碗时需要把食材一圈圈的装起来;‘巧’字是指要用巧劲,手劲大了不行容易坏、烂,手劲小了装不成这个形状;‘阁’字指的是装起来的形状像阁楼的顶,故命名‘圈巧阁’。


临清“清真八大碗”的特点,除了色、香、味俱佳外,还有三点,那就是一肉二汤三滋补:一肉指的是原料以牛、羊肉为主。二汤指的是清真八大碗属于汤菜,它很注重汤的运用,其汤有原汤、清汤、白汤。圈巧阁、松花、闷子佐以白汤,清氽丸子佐以清汤,烧肉、炖肉佐以原汤。三滋补。清真八大碗具有滋补强身的功用,羊、牛肉,温补不燥,培元固本,易筋壮骨,经常食用可以“开胃健力,散寒助阳,益肾补虚”。


清真“八大碗”以蒸菜居多,而且没有素菜,每个地方的饮食不同,样式也不同,经过数百年的不断创新、完善,清真“八大碗”已经小有名气,它是穆斯林教徒、勤劳智慧的结晶。


10.济美酱菜

【图片】济美酱菜

【图片简介】

济美酱菜是临清地方传统名吃。1792年,安徽举子汪永春在临清青碗市口处创办南味酱园,取《左传》"世济其美,不损其名"词句之意,以"济美"二字作为店号开张营业。


【讲解词】

临清济美酱园“甜酱瓜”制作工艺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济美酱园由安徽歙县洪琴村人汪永椿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创办,当时取名为“远香斋”。清末民初,汪永椿取《左传》中“世济其美,不损其名”词句之意,将“远香斋”改名为“济美酱园”。当时,济美与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槐茂”、济宁的“玉堂”齐名,一起成为“江北四大酱园”。


济美酱菜传统产品为进京腐乳和甜酱瓜。临清进京腐乳,是临清济美酱园的传统产品,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传,清乾隆帝乘船沿运河南下,曾在临清凤凰岭下船,地方官员把济美酱园制作的红豆腐乳献上,深得赏识,当下朱批红豆腐乳为进朝贡品。“进京腐乳”也是因此而得名。


进京腐乳是选用当年优质大豆为原料,经浸泡、过滤、煮浆等10多道工序制成。临清进京腐乳滋味鲜美,咸淡适口,质地细腻,是理想的佐餐的食品,颇受人们欢迎。


甜酱瓜,又称“闷瓜”,是济美酱园的又一传统产品。是用优质二青瓜和九道筋瓜为原料,加面酱采取独特的工艺酱渍后,再用酱黄闷制发酵而成。甜酱瓜色泽金黄透明,质地嫩脆香甜,酱香浓郁,咸甜可口。


如今,围绕着甜面酱、酱油、食醋、酱咸菜、腐乳制品五大系列,济美酱园经营的各类产品已经延伸出了150多个花色品种。企业先后被授予山东老字号和中华老字号称号。此外,济美酱园还建造了一座百年记忆博物馆,全面展现当时的生产销售景象和古老的生产酿造场景,弘扬民俗文化。


八、国宝技艺:匠心独具 巧夺天工


【版面语】建筑是用土木金石写成的史书,它们记录着每一段历史的社会风貌、文化特征、审美取向和匠心技艺。聊城光岳楼、宋代铁塔、运河船闸以及国药阿胶,这些保留至今的特色建筑、水利工程、医药瑰宝,是一代代能工巧匠用心镌刻的聊城历史。


(一)建筑技艺

1.光岳楼

【图片】光岳楼

【图片简介】

光岳楼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古城中央,亦称“余木楼”“鼓楼”“东昌楼”,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1988年光岳楼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讲解词】

图片上这座楼,叫“光岳楼”,它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因其年代久远,所以聊城人民也称它为“古楼”。600多年来,它一直屹立于聊城古城中央,见证着聊城的历史和沧桑,是聊城的标志性古建筑。1988年光岳楼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岳楼是一座由宋元向明清过渡的代表建筑,它承载着历史,也承载着文化。从光岳楼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工匠建筑技艺的高超。


首先看榫卯结构。光岳楼一座全木结构建筑——全楼上下没有一颗铁钉。光岳楼通高和四边长都是33米,如果一层楼是3米高的话,33米大约有10层楼高,这么高的楼,不用钉子,是怎么把木头固定的呢?这就要归功于中国古代一种很神奇的工艺——榫卯结构。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六百多年间,光岳楼虽经数次地震,却未遭任何损坏,不得不说是得益于它巧夺天工的榫卯结构的建筑构造。


再看斗拱。光岳楼由墩台和4层主楼组成。第三层是光岳楼的暗层,实际是楼的结构层。在这一层里,我们可以看到工匠们利用横木穿插,梁枋扣合,将自下直贯而上的12根金柱和20根檐柱从上端构成一个整体,使之更加牢固和稳定。在这里我们还可以清楚的看到斗拱。斗栱是中国建筑中特有的构件,是屋顶与屋身立面的过渡,也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或仿木构建筑中最有特色的部分。咱们来看,这种方形的叫斗,这种矩形断面的短枋木,外形略似弓的叫拱,这种斜下来的叫昂,合起来叫斗拱。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在光岳楼的屋檐下,也可以看到斗拱,这时的斗拱,起到了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的作用。


此外,还有光岳楼屋顶的设计、光岳楼内部中间空井的设计、四楼楼顶荷花藻井的建造等等,这些都让我不得不叹服古代建筑师们建筑技艺的高超。


光岳楼第三层的斗拱   光岳楼第三层横木穿插,梁枋扣合


光岳楼屋角下的斗拱


2.东昌三宝之一——宋代铁塔

【图片】聊城铁塔

【图片介绍】

铁塔位于聊城东关运河西岸、原护国隆兴寺东南角,也称“隆兴寺铁塔”。从塔的形制与浮雕风格上分析,此塔的初建年代在北宋早期,是聊城现存最古老的建筑。


【讲解词】

在聊城流传着一首家喻户晓的民谣:“东昌府,有三宝,铁塔,古楼玉皇皋。”这铁塔,就是位于京杭古运河河畔的铁塔。它是国内为数极少的金属古建筑。塔始建年代无文字记载,据推断,建筑年代应在宋代。


据说此塔原为十三层,因年久失修,只残存3米高石质须弥座和5层塔身。70年代整修时,又找到了另外7层塔身并新铸塔刹进行修复。重修后的铁塔分塔座和塔身两部分,通高15.8米,塔座是石砌正方形上下叠涩不对称式须弥座,高2.90米,底边长3.17米,占地10.50平方米,方形束腰石坐,四面刻有多种浮雕图案;塔身底部铸铁宝莲落于塔座之上,上为铁铸八角12级仿木楼阁式铁铸塔,塔顶置仰莲葫芦瓶式宝刹。


塔座牙脚四角成卷云状,束腰四面都雕有人物造型,正面中部雕两条翻滚的龙形图案,背面雕有二凤,东西面各雕两位雕伎乐人物。前部两角各雕一双膝下蹲顶举的力士,手按双膝怒目挺腹。


塔身用生铁仿木构分层铸造,逐层迭装而成。第一层塔身直径1.53米,铁壳中空,底部一周铁铸宝莲,塔身八面并设置四个假门与四个假窗。门额上有门簪四枚,簪面成削角方形,假门上均有铺首和门钉,东西方做成半掩门式。二至七层塔身无门窗雕饰,八至十层仅雕饰格窗。各层倚柱、斗拱与一层相同,每层塔身都有腰檐平座,平座均为四铺作,围绕栏杆,腰檐仿木铸造,有檩枋、檐椽、飞椽、瓦垅及斜脊等。塔身逐层收分,塔顶置仰莲葫芦瓶式宝刹。


1977年,铁塔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塔的塔身,分层铸制,逐层迭装。塔身细节逼真,不得不叹服当时技师们的铸造技艺。聊城铁塔不论在建筑风格,还是在石雕艺术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曾经的聊城铁塔年久失修,仅存底部五层塔身和铁塔基座

铁塔塔座


首层铸有门窗图形


各层塔檐、栏杆十分细致


檐仿木铸造,有檩枋、檐椽、飞椽、瓦垅及斜脊


铁塔顶部


3.临清贡砖

【图片】临清贡砖

【图片简介】

临清贡砖是山东省的中华传统手工技艺,明清时期主要供应皇家营建所需。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讲解词】

临清贡砖烧制技艺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临清贡砖,发展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它质地优良,色泽适宜,形状各异,不碱不蚀,敲击有声。


临清贡砖的烧制始于明永乐初年。明成祖朱棣为了迁都,在北京大兴土木数十载,营建皇家宫苑城池,为此特地在临清设立官窑烧制建筑用砖。明代中叶以后,临清官窑的制品成为建筑皇宫的主要用材,称为“临清贡砖”。临清官窑的生产一直延续至清代,前后达五百余年。砖窑之所以设在临清,一是由于临清紧靠运河,运输方便,成砖可搭附漕船解运京师;二是临清的土质特别。由于黄河的多次冲击,很多地方向下挖一米多深,即可发现红、白、黄相间的泥土,人称“莲花土”。这种土无杂质,沙黏度适宜,烧成砖后“击之有声,断之无孔,坚硬结实,不碱不蚀”。


临清烧制贡砖是一种古老的手工技艺,一块砖的完成要经历18道工序,包括选土、碎土、澄泥、熟泥、醒泥、制坯、晾坯、验坯、装窑、焙烧、洇窑、出窑等。


首先选取黄河淤积的“莲花土”,经过碎土、过筛后,选出没有杂质的精土放入池中浸泡。浸泡时间需要一年,过滤出细泥膏后,经过人或牲畜的踩踏,去除泥内气泡。然后经过“醒泥”“摔泥”过程,放入砖模内用板拍打成坯。再将砖坯晾干后装入土窑。装窑后,用豆秸或棉杆烧30天左右,停火后不能立即出窑,因为此时的砖是红色而非青色。要在窑顶预留的水槽内放水,让水慢慢渗入窑中,水不能太多太急,否则就会使窑体炸裂,这称为洇窑。洇窑约六七天时间,洇毕就可以出窑了。贡砖烧制工艺繁杂,而且每道工艺都需要工匠们一丝不苟地去做。


临清砖窑烧制的贡砖、副砖、券砖、斧刃砖、线砖、平身砖、望板砖、方砖、脊吻砖、刻花砖等,一般在五十斤上下,重的有七八十斤。成砖后,要经过严格的检验,用黄裱纸封裹,搭船解运至天津张家湾码头,经过再次检验合格后,陆路转运京师。


在我国北京的故宫、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各城门楼、钟鼓楼、文庙、国子监及各王府营建中,所用的临清砖比比皆是,处处可见。此外,南京中华门城墙、玄武桥、曲阜孔庙、德州减水坝、张秋镇荆门、阿城、七级闸坝等处也相继发现临清砖,这些砖至今不碱不蚀,敲击有声。


临清贡砖烧制技艺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取得的独特经验,几百年来,此砖不碱不蚀,质地仍坚硬如石,显示了临清贡砖烧制工艺的高超。


(二)工程工艺


1.见证漕运繁华——聊城运河船闸

【图片】

图片一:聊城运河船闸
图片二:阿城上闸遗址
图片三:七级下闸遗址
图片四:七级闸下镇水兽八夏
图片五:张秋上闸遗址

图片六:张秋运河古桥


【图片介绍】

聊城古运河船闸始修于元代,一直沿用到清代,现保存有周店船闸、张秋上下闸、临清二闸等近二十个船闸,以及码头、桥梁等水利设施,很好地保持了京杭运河聊城段“闸河”原貌。


【讲解词】

我们知道,船只航行时,不能直接通过落差很大的地方,必须借助专门的通航建筑物才能通过。这种专门的通航建筑物应用最多的是船闸。它是一种厢形构筑物,由上、下游引航道与上、下游闸首连闸室组成。闸室是停泊船舶(或船队)的厢形室,借助室内灌水或泄水来调整闸室中的水位,使船舶在上、下游水位之间作垂直的升降,从而通过有水位落差的航道。当船舶由下游向上游行驶时,室内水位降至与下游水位齐平,然后打开下游闸首的闸门,船进闸室,关闸门,灌水,待水位升髙到与上游水位齐平后,开上游闸首闸门,船即可出闸通过上游引航道驶向上游。当船由上游向下游行驶时,过闸操作程序则与此相反。船闸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显示了古代人的智慧。


大运河的山东段,是有名的“闸河”,船闸的数量非常多,这是为什么呢?这要从会通河的修建开始说起。

元至元二十六年( 1289 年) ,元世祖忽必烈为解决国家财政与大都的粮食问题,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掌控,下令将隋唐大运河截弯取直,开凿会通河,实现了京杭大运河的南北贯通。而途经山东的会通河,与其余各省河道的地势与水源状况差异大。山东西部并没有南北走向的自然河流可作为运道,而完全由人工开凿的会通河水源匮乏,只能通过汶水、泗水、济水、黄河等自然河道,以及泰山、莱芜等地的泉源济水,水量小且不稳定,受季节影响十分严重。并且山东西部地形复杂,为南北运河至高点,海拔落差大,所以修建大量船闸,用以节节提水和层层蓄水,故又称“闸河”。  


聊城的运河就属于这一段,至今,京杭大运河聊城段上仍然保存着周店船闸、张秋上下闸(即荆门上下闸)、辛闸、梁乡闸、土闸、戴闸、临清二闸等船闸及其他大量的码头、桥梁等水利设施,他们分布在运河途经的阳谷、东昌府及临清境内,较好地保持了“闸河”的原貌。


在阳谷境内,运河经张秋镇入境,北与东昌府区李海务段贯通。当年因运河水量不足,运河河道南高北低,落差较大,所以在张秋、阿城、七级三个码头分别建有荆门、阿城、七级上、下闸,以节制水源,调节水位,保证漕船畅通和停泊。


从阳谷七级镇,沿聊位路北行六公里即是周家店,也称周店,现在是东昌府区凤凰办事处的一个行政村。运河上的好多船闸都由南闸、北闸和月河组成,目前周店闸的这三部分保留得都比较完整,这在运河故道上并不多见。  在东昌府境内,还有李海务闸、通济闸、辛闸、梁乡闸、梁水镇土闸等。


“通济闸”位于聊城东关,闸上有桥,俗称“闸口桥”,新中国成立前,运河尚能通航时,“通济闸”的闸板可以提升,使桥下的船只通过。辛闸位于聊城市城北嘉明工业园处的古运河畔。辛闸村的古船闸是聊城境内保存下来为数不多的船闸之一,始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年),建国后,1951年重新治理张秋镇至临清河段、张秋泄水闸,还维修了周家店船闸和辛闸、梁乡闸、土闸等六座船闸,以及土闸北右岸三孔泄水闸。梁乡闸位于东昌府区梁水镇梁闸村中部偏南古运河道上。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工部尚书宋礼征集民夫16万人,开挖南自济宁,北至临清192.5公里的元人故道,同年(明永乐九年)建永通闸(辛闸)、梁乡闸和土闸。梁水镇船闸则是日前被完整发掘的大运河上的第一座船闸。这里曾建有通济桥闸。


从沿运河向北就到了临清境内,临清戴湾乡有一处戴家湾闸,始建于元代皇庆二年(1313年)。临清闸则位于鳌头矶东,始建于元代至元三十年(1293年),明代万历年间闸废,改建为问津桥。


聊城境内运河河道上大大小小的船闸,见证着运河当年漕运的繁华。


2.临清闸(问津桥)

【图片】临清闸(问津桥)

【图片介绍】

临清闸是元代挖通会通河时修建,在当时的漕运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明万历(1572—1619)时州人秦大藩重建此桥。


【讲解词】

临清闸2006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闸始建于元代至元三十年(1293),是会通河入卫河端始船闸,与会通闸、隘船闸三位一体,《元史》称“运环闸”。闸口宽6米,高8.2米,四向雁翅10.5-12米不等。明代弘治三年(1490)闸墩、四向雁翅加高叠砌2.2米城砖墙,使其牢固。万历年间(1573-1620)闸河废弃,在两闸墩间砌筑双孔拱桥,“临清闸”易名“问津桥”。此建筑闸桥叠砌,元明清三代相继砌筑,至今保存完好,曾出土元代船闸绞关石及镇水兽等文物。


3.聊城周店南北两闸
【图片】聊城周店南北两闸
【图片介绍】

周店南北两闸位于阳谷周店,是现今京杭运河沿岸保存最为完好的船闸。2006年周店闸被列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讲解词】

周家店船闸位于东昌府李海务镇周家店村(简称周店),是京杭大运河山东段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复式船闸,曾是大运河上会通河“七十二闸”之一,是当年重要的漕运设施,2006年被批准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周家店船闸始建于元大德四年(1300年),整个船闸顺大运河南北方向而建,历经几次整修,现因河床淤积、水位下降已失去水闸功能。


周家店船闸总平面图
北闸及其附属结构平面图

南闸及其附属结构平面图


从周家店船闸总平面图上可以看出,周家店船闸主要由北闸(上闸)、南闸(下闸)、月河涵洞、南北闸之间的运河河道、月河河道等组成。南北闸高均为3.36米,两闸相距66.20米。


我们从南闸北闸及其附属结构平面图上可以看出,南北两闸结构形式大体相同,都是由金刚墙、分水雁翅、迎水雁翅组成、绞磨等。南闸和北闸的金刚墙南北两端都有闸槽,每闸两道(即进口一道、出口一道),是用来放置闸板的。“闸板”,其实就是一块块长方形的木板,每块闸板两头都有圆形小孔,孔内内塞进圆形木塞,在木塞上再装上圆形铁环,铁环内穿上缆绳。如需开闸过船,则先行将闸板由上至下一一用绳索提起,待闸上、下游水位持平时,可借机行船。关闸的时候也是用这种方法从闸底把闸板依次放入闸槽中。


请各位看这里,这个蘑菇状的铁东西叫 “绞磨”。绞磨是做什么用的呢?说到绞磨,这可是一款“高科技”,据说还是从外国进口来的,它真正的作用是启闭闸门。闸门又是什么呢?是不是我们刚才说的“闸板”呢?这里所说的“闸门”可不是在“闸槽”中充当闸门的闸板,它是真真切切的“闸门”,就像今天在农村大院看到的大门一般,可向两侧开启。这样的“大闸门”在“周家店船闸”上共有两道,南、北闸上各一道,位于存放闸板的两道“闸槽”中间。每道闸门都有两扇门板,据说当时门板高二丈二尺,宽一丈二尺,是用上等木材定制的,在门框四周还裹了一层铁片。据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说“关上门的时候,闸门上还能走人,就像木桥一样。”足可以想象闸门有多大!这么大的闸门是怎么启闭的呢?就用到了绞磨。我们往下看,虽然锈迹斑斑,但仍可以辨出是齿轮,当年齿轮上有铁质链条和‘闸门’拴在一起,在链条外用木块做成方杠。需要启闭‘闸门’时可推动绞磨而带动齿轮,再以齿轮拨动木杠,跟现在的自行车的链条原理差不多。因为闸门太大,据说启闭其中的一扇,就要四个中年且力气大的男人一起用力推才能推开。 据说闸门关闭时呈八字形,以有利于挡水。在每扇闸门自下而上约一米处,各设有两扇方形小门,人称“蝴蝶门”,小门用绳索加以控制,即站在上面可以随时使用。为什么在闸门上设“蝴蝶门”的呢?这是因为运河水是南北向,在闸厢(两闸中间的部分)里储存到的水如果太多,两扇大闸门是无法打开的。这时,要先启动‘蝴蝶门’放一部分水出去,才可开启大门行船。另外为了避免闸门出现故障而影响使用,另在两扇闸门之外,又设有闸板装置,看当年的工程师想得多么周全!


除有别处所没有的“蝴蝶门”外,“周家店闸”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从运河里通往岸上的台阶特别多。


这些台阶是运河里的行船用来装卸货物的,或上岸“吃饭”、“纳税”等用的。只可惜,现在除了“闸厢”内西岸北侧的那一处台阶还裸露在外,其余的几处台阶都被黄土掩埋了。


南闸和北闸的中间南北走向的墙叫金刚墙,两闸的东边和西边各有一面,它是闸体的主要构成部分。东西金刚墙把运河河道围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的区域,叫闸厢或闸室。船就是在这里等待闸室的水位与外边的水位齐平后才能出航。金刚墙墙体以及分水雁翅和迎水雁翅的墙都是由条石错缝垒砌而成,仔细看还能看出有的地方上下部分的条石规格大小不一。两种条石中,上边的规格较小,表面较为平整为民国二十五年重修船闸时所用,表现了民国时期石块的加工凿刻技法;下边的规格较大,表面凹凸不平,较为粗糙,可见非常明显的加工过程中所形成的凿刻痕迹,是船闸始建时(元大德四年)所用石料。


这里是月河,河道形似月亮,又因跨越闸坝又称为越河。月河从南闸主河分出,向西、再向北转东,最后在北闸北部并入主河。


但这里的“月河”不能通船,仅用来控制水流。在“月河”之上,跨河建有四个桥梁式涵洞,涵洞下有水孔,各孔上都装有木板孔门,可用绳索绞起,以控制水流。如今,虽然孔门在抗日战争时期就被烧掉了,但四个月亮门涵洞还在,如若走近还能依稀辨识出“月河涵洞”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的题写者,是时任山东省建设厅长的张鸿烈(1886——1962年,祖籍河南)。他不仅是同盟会的成员,还是早年河南大学创校的领军人物。在南闸“左半闸”南侧上部,有“周家店船闸”题刻,也是出自他之手。 “周家店闸”能得到他的亲笔题字,可见在当时诸船闸中地位之重要。


月河涵洞
绞磨

南北闸全貌


时至今日,虽然运河已经淤塞不通,但“周家店闸”和“越(月)河”自民国二十五年新修后,整体却保存基本完好。它不仅是当年漕运兴盛的见证,而且也是运河聊城段上保存最好的水闸。对研究运河、研究运河水利工程及科技具有较高的史料和学术价值。


(三)医学技艺

1.国药养生—东阿阿胶

【图片】

图片二:古阿井
图片二:阿胶制作工艺
【图片介绍】

阿胶发源于聊城的东阿县,有2500余年的历史,汉唐至明清,阿胶均为贡品。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遗产名录。


【讲解词】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东阿阿胶制作技艺)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名录。


自古以来,阿胶作为一种滋阴补血、益气润燥的良药,承载了千年中医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医文化顺应人体自然,关怀生命健康的品质。


东阿阿胶制作技艺源于人民与疾病斗争的生活实践经验。由于东阿得天独厚的条件,使东阿阿胶成为一种道地药材而享誉中华。阿胶的制作技艺也成为一种绝密技艺不断为东阿的工匠们所保护和传承。从古至今,东阿地区都秉承了优良的阿胶制作技艺,生产出来的极品阿胶,外表呈黑褐色、半透明、平滑微有光泽且质地坚实,断面角质有玻璃样光泽,被众人推崇为阿胶上品。


古代的阿胶熬制程序复杂,制作上等好胶须经过七天七夜,七七四十九个环节,九九八十一个道工序,最关键程序也有十几道之多,依次为原料挑选、泡皮、刮毛、悼皮、化皮、澄清过滤、打沫、挂珠、挂旗、发泡、吊猴、凝胶、切胶、晾胶、翻胶、擦胶、包装等诸多步骤。制作过程中对细节要求极高,极品阿胶必须金锅银铲,桑木做柴火,控制好细节才能出合格的好胶,十几道关键工艺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则满盘皆废。

阿胶的具体生产技艺和制胶技巧,时至今日依然作为阿胶类企业最重要的核心机密,处于严格保密状态。但是保密的仅仅是细节而已,大体生产工艺和流程己经不是机密。


首先是选料。制作极品阿胶,需要用黑驴皮、东阿水。宰杀制胶时间也必须是冬天,以冬至日当天为最好,因为冬至前后,毛驴皮光亮厚实,营养物质储藏充沛。水要选择东阿区域内地下水,这种水比重高,比普通水每立方米重3.8公斤,水中富含纳、锯、镁、钙等诸多微量元素,含量高于一般水质几倍乃至几十倍。 “清而重,性趋下”的独特水质在炼制阿胶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用现代科学来解释,主要是因为驴皮分为三层,表层为角质层,里层为脂肪层,中间才是对人体有益的胶原蛋白,也是阿胶主要构成成分,但胶原蛋白与角质层紧密相连,即使靠现在的科技也无法将胶原蛋白从角质层完整提取出来,在古代更是只能利用比重大的优质东阿地下水充当电解质,通过复杂的炼制程序将其分开。另外,东阿水还能将大分子的胶原蛋白分解成小分子,可帮助药效发散,从而利于人体吸收迅速,起到疗效。因此,唯有东阿区域的地下水才能炼制出正宗的阿胶。


泡皮,就是将精心挑选过的黑驴皮置于水中浸泡,待皮质透软后取出。


刮毛,将泡透的驴皮里面的腐肉或脂肪还有表面的毛刮掉。刮毛后,还得再次将驴皮冲洗干净,切成小块,放在清水中继续漂泡一天,每天换水一次。


悼皮,将洗净的驴皮投入化皮罐内,加水加热悼皮,煮约一刻钟后,驴皮便会卷起,取出待用。


化皮,就是将悼皮后的驴皮,放入专用的化皮罐内,缓缓加热取汁,火力不可过大,在加热过程中不断补充水,,随熬随搅拌,提取的胶汁倒入专用的陶瓷罐中备用。一次化皮约需要40小时。如此反复,经过数次化皮,直至皮化到胶液里。


澄清过滤,化皮后的胶汁经过静置澄清后,还必须进行两次过滤, 去除细粒、畜毛、脂肪等不溶性杂质。


提沫又称打沫,指阿胶在煎熬锅煎熬时除去杂质的过程。经过澄清过滤后的胶液在煎胶锅中不停煎煮。胶汁在锅中沸腾翻滚,渐至粘稠,当胶液达到适当浓度时,便兑入适量凉水。稀释后用猛火煮沸,再用文火缓缓加热,胶液内的杂质便会浮上水面。当杂质由锅边聚集到中央时,用打沫瓢或打沫刀将其取出。此操作称为则称为“打沫一个”,一般1小时左右打沫一个。为了保证效果,打沫的过程需要多次重复。


提沫之后是挂珠。提沫后继续煎熬,在煎熬过程中,适时加入冰糖或砂糖、黄酒等除腥臭,加入黄酒和糖的时间以及加入量,在技术上都有严格的要求。胶液浓缩至一定程度后用胶铲挑起,胶液呈连珠状慢速流下,这标志着胶液已经开始“挂珠”,胶液“挂珠”后加入豆油,以减低胶的粘性。加入豆油后要进行“砸油“,使油和胶液充分混合,避免成品胶块出现油眼。


挂旗,挂珠后胶液浓缩至一定程度时,用胶铲铲起,胶铲如旗杆,胶液粘附于铲上缓缓坠落呈旗状,所以称挂旗。


发泡,胶液浓缩至一定浓度,就要开始加入一些珍贵药材增加药效,辅料添加完毕后,用文火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胶液表面将鼓起馒头状较大气泡,这也标志着发泡工序的完成。


吊猴,这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是指发泡后胶液浓缩至一定程度时,炼胶工用胶铲挑起观察,此时经过连续的熬煮,胶液的浓度会变得比较高,胶液悬吊于胶铲上形如猴子状不会再坠入锅中。胶液吊猴也标志着煎熬的结束,胶液炼成。


胶凝,胶液炼成后,趁热倒入凝胶盘中,凝胶盘上预先涂搽豆油以免粘连,胶液自然冷凝,使凝固成大胶块。此过程称为胶凝。胶凝标志着长达三个昼夜的煮胶结束,但成品胶还需要经过以下众多加工工序。


开片,将胶块先切成大胶条,再切成一定规格的小胶片,这一过程称为开片。每一小块阿胶基本上为一两。可见生产优质阿胶标准之严苛,不仅对药效,而且对阿胶外观也有严格要求。


翻胶,开片后的胶块需摆在晾胶床上阴晾,晾胶床虚放置在阴凉处,不能曝晒。温度一般在0℃一10℃使其冷却凝结。每隔2-3天翻动一次,使两面水分均匀散发,以免两面凹凸不平,翻胶持续时间约为半个月。


闷胶晾胶,将翻胶后的胶块,整齐地装入木箱内密闭闷之,此过程称为闷胶,又叫伏胶、瓦胶等。其目的是使胶片内部的水分向外扩散,以缩小胶片内外的水分差,并可起到整形作用。闷胶过程中,一周之后,胶块内部水分向外扩散会使胶块表面变软,此时应从木箱中取出来摊晾,至胶块表面变硬后,再放入木箱继续闷胶,如此反复,直至水分挥发完毕,胶块表面不再变软。经过三到四次闷胶晾胶过程,持续时间在两个月左右,成品阿胶内水分便会降低到15%以下,便能达到胶块平整、干燥的效果。


擦胶,闷胶结束后,用粗布蘸取专门调制的擦胶水擦拭胶块表面,擦去在晾制过程中胶块表面污垢、油皮污染物等,以洁净胶块,使胶块表面光亮有光泽,并有清晰的直而明显的粗布纹理,保持传统阿胶成品的古老质朴的外观特色。


验胶印字,上述步骤完成后,阿胶工会将擦好的胶块按工序标准进行进一步的质量检验,不合格剔除,合格的成品阿胶,阿胶工会用印字工具蘸取银珠液,在检验合格的胶块上面印上规定的字样。银珠液一般有两种制备途径,一种是用中医传统药物—朱砂,经过“水飞法”制备而成,一种是将药用银珠粉根据一定的比例,配置成银珠液。采用银珠印字,是阿胶传统制造工艺的一部分。古人经过漫长的实践,证实银珠液的毒副作用很小,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银珠液进行鉴定,也发现其中重金属含量不超标,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可以安全使用。


包装,印字后的阿胶,就可以进行包装工作了,这也是最后一道工序,将成品阿胶,根据不同需要,分别包小块、装盒、贴签、包大皮、装箱、封箱,即可上市流通。


随着科技的进步,阿胶制胶工艺无论从生产条件还是生产设备上,都有了明显的改进,逐步从手工炼制转变为机械化、自动化。


东阿阿胶制作技艺经过两千多年的口授传承,历练完善,充满了技术、文化、哲理、探索和阴阳平衡的文化。精湛的阿胶制作技艺是我国中药传统生产工艺的典型代表,是阿胶产品质量保证所在,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

(注:制作工艺如嫌太长,可用以下句子代替:将驴皮漂泡,去毛,切成小块,再漂泡洗净,分次水煎,滤过,合并滤液,用文火浓缩加适量黄酒、冰糖、豆油至稠膏状,冷凝,切片,阴干。


九、悠悠运河:桨声灯影风华可期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习近平


【版面语】流淌千年的悠悠运河,滋养润泽了世世代代的聊城人,也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独特的文明与繁荣!运河文化串起了时间和空间的记忆,深深融入生于斯、长于斯的聊城人心里。


【展示内容】

(一)运河文化整体展示

【声光电展示】京杭运河富庶的两岸、黄河视频

【沙盘】贯穿聊城古城的大运河
【解说词】

京杭大运河至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全长约1797公里,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开掘于春秋、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直到元代取直改道穿过聊城,史称京杭运河。


明清时期,聊城是运河沿岸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出现过数百年的繁盛,因其发达的商业著称于世,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南有苏杭,北有临张”,是古人对京杭大运河沿岸四处著名商埠的描述,“临张”,即为聊城的临清市和阳谷县张秋镇。当时的临清钞关,税收居运河八大钞关之首,被誉为“富庶甲齐郡”。也正是这种盛极一时的繁华,使聊城成为当时运河沿线九大商埠之一。


流淌千年间的大运河,见证了聊城的辉煌历史,彰显着聊城的深厚文化底蕴,是聊城历史记忆和聊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二)八大会馆(山陕会馆是重点)

【图片】山陕会馆、苏州会馆、江西会馆、赣江会馆、武林会馆、太汾公所照片

【图片简介】

清朝时聊城闻名全国的会馆共八处,简称“八大会馆”。目前,有文字可考和碑碣记载的会馆共有六处,即太汾公所、山陕会馆、苏州会馆、江西会馆、赣江会馆和武林会馆。


【解说词】

山陕会馆 ,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会馆是山西、陕西的商人为"祀神明而联桑梓"集资兴建的,从开始到建成共历时66年,耗银六万零四百六十五两六钱九分,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整个建筑包括山门、过楼、戏楼、左右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关帝大殿、春秋阁等部分,共有亭台楼阁160多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精妙绝伦的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却是国内罕见。


(三)大小码头

【图片】大小码头照片

【图片简介】

大码头位于聊城市区运河西岸,码头长37.12米,宽14.1米,呈“巨”字形。小码头位于大码头东约300米运河北岸,长13.62米,宽10.57米,平面呈“凹”字形。


【解说词】

明清时期漕运码头,大码头为官用码头,巨贾富聊城运河大码头商之船也多停泊于此。大码头一带胜极时,停泊待卸的商舶绵延数里。从大码头南望,舳舻相连,帆墙如林,宛如一幅宏丽壮阔的图画,故有"崇武连樯"之称,列为聊城八景之一。清康熙皇帝南巡途经聊城时,多在此登岸,驻聊观光。大码头附近曾有一御碑,是清康熙皇帝为减免东昌税收而立。


清乾隆皇帝南巡、东巡途经聊城时,多在此登岸,驻聊观光。据传,乾隆作为康熙之子,不敢与爷爷平起平坐在大码头登岸,故在小码头登岸。随着古运河的开发,小码头又重新改建。1994年4月,被聊城市(今东昌府区)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4月,被聊城市(今东昌府区)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随着古运河的开发,大码头又重新改建。


(四)临清钞关

【图片】临清钞关照片

【图片简介】

临清运河钞关位于临清市老城区内明代会通河旁,是明清两代中央政府设于运河督理漕运税收的直属机构,也是目前仅存的一处运河钞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解说词】

钞关,位于运河旁的临清运河钞关,是目前国内唯一遗存并保留下来的古代运河税收机构,明万历年间曾征收税银8.3万余两,占全国税收的四分之一。钞关仪门内,几棵百年槐树郁郁葱葱。院中,两幢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木质结构砖瓦房刻画出历史的沧桑。临清运河钞关是目前全国仅存的运河钞关,对研究当时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城市发展均具重要价值,是研究漕运历史、封建社会经济关系、社会形态的重要实物资料。同时它还是明代万历年间王朝佐反税监斗争的历史见证,也是著名小说《金瓶梅》一书中多次描写的一处重要史迹。


(五)鳌头矶

【图片】鳌头矶照片

【图片简介】

鳌头矶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是临清市博物馆所在地。1938年,中共临清县工委机关报《力报》便在此创刊。鳌头矶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解说词】

鳌头矶,在距离钞关几百米远的元代运河与明代运河交汇处,有一组结构精巧的明代建筑,当年文人墨客赋诗览胜多汇集于此。这里就是鳌头矶。穿过幽邃的门洞,进入布局严谨、玲珑幽静的小院,只见竹影婆娑,照壁刻石相映成趣。院内的古砖陈列馆中陈列有明清两代临清烧制的贡砖。古老的制砖模具静静地躺在那里,无声地向游客展示着临清昔日的辉煌。


鳌头矶还是一处重要的革命纪念地,亲历了大革命到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风风雨雨。这里曾是党的领导机关所在地和重要活动场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丁浩川、黑若仙、王笔一、秦和珍等共产党人在此创力报社,出版中共临清县工委机关报《力报》,此地便成为宣传抗日、传播马列主义、组织群众投身革命的场所。1939年1月,八路军陈赓将军在此召开重要军事会议。许多学者、诗人、书画家如季羡林、臧克家、高启云、李予昂、夏雨常等先后为鳌头矶题赠佳作墨宝,国画大师李苦禅81岁时为鳌头矶题写匾额,使古老的建筑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


(六)舍利宝塔

【图片】舍利宝塔照片

【图片简介】

临清舍利塔又名运河舍利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为仿木结构楼阁的砖塔。此塔与通州燃灯塔、杭州六和塔、镇江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名塔”。


【解说词】

舍利塔,塔平面呈八角形,连长4.9米,外接圆半径6.4米,9 层,通高53.44米,底门向南,基座条石砌筑,每层 8面辟门窗,4明4暗。外檐砖木结构,陶质斗拱莲花 承托。塔内设有通天塔心柱,对称转角形楼梯,可迂回攀缘,登临塔顶。塔刹呈盔形,远眺雄浑高 峻,巍峨壮观。各角挑檐系有铜钟,风摇钟鸣,声震四野。夜晚漕船驶入临清运河的时候,便可听到永寿寺内的僧人撞钟的声音,故名塔岸闻钟,旧时临清塔在永寿寺内。舍利塔在旧时为临清这座国际性商业都市的标志性建筑物。


(七)京杭运河申遗成功

【图片】2014年京杭运河申遗成功的资料展示

【图片简介】

2014年 6 月 22 日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中国政府将恪守《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要求,为京杭大运河珍贵文化遗产提供最好的保护。


【解说词】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随着卡塔尔博物馆管理局主席--阿勒萨尼公主为"中国大运河"敲下木槌,长达8年的京杭大运河申遗之旅圆满收官。中国申报的大运河项目通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加上随后入选的丝绸之路,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47项,仅次于意大利,稳居世界第二。


申遗成功是一个逗号,而不是句号,申遗成功是大运河保护的一个新起点。在两千多年的时空里,大运河默默滋润着沿线城市。直至今天,大运河作为世界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的遗产,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绵延万里的长城是中华民族挺拔不屈的脊梁,那么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则是民族川流不息的血脉。大运河申遗成功将使大运河的地位上升,沿岸的文物和文化风貌也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大运河文明的彰显,都将达到一个新高度。这正是大运河申遗的意义所在,也是大运河申遗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结语

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要增强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强调



 

刘宝平工作室 · Mr.Liu Studio



Mr.Liu Studio创始人

http://www.jiangbeishuicheng.com/mobile/article/list/cateid-290.html


地址

校内:山东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

校外:山东聊城东昌府区兴华东路7号


电话

8330520

点击电话 直接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