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欢迎,请登录 传真:0635-8336665 24H电话:0635-8681234

第六次课 64课时/21 22 23 24

作者:Mr.LiuStu  来源:刘老师课堂  发布时间:2020-04-28

主讲
刘宝平

课程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总课时:64
课次
6

教学方法
讲授
提问
讨论

教学内容
第五章
第1节:旅行社服务质量的管理
第2节:旅行社的品牌管理
第3节:旅行社风险管理策略
第4节:旅行社保险管理

第五章

旅行社的质量管理

 

   学习目的

  ·了解实现旅行社服务质量管理的意义

  ·掌握旅行社服务质量的评估标准

·掌握旅行社服务质量控制与改进的意义

 

第一节

旅行社服务质量的管理

 

旅行社的服务质量及其实现

 

1.旅行社的服务与服务质量

 

旅行社的产品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旅游产品中包含了很多住宿、餐饮、交通等其他服务部门的产品,可以为旅游者提供一站到位的服务,但如果其中任何一个部门出现了服务质量问题也都会影响到旅行社产品的质量,因此,旅行社与其他提供单一服务的企业相比,产品质量更加不易控制。

 

   由旅行社的员工直接向旅游者提供的服务主要有两项:一项是业务员在营业点接待前来咨询和购买旅游产品的顾客;另一项是导游人员在旅游者旅游过程中提供的导游接待服务。这两项服务的性质有所不同。前一项服务主要是在旅行社的所在地进行,由旅游者上门或者通过电话等通讯手段接受服务,旅行社的营业人员始终在旅行社内进行作业。而后一项服务主要在旅游活动地进行,导游员离开企业所在地独立作业。旅行社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服务制定不同的服务规范,以保证服务的质量。

 

    2.旅行社服务质量的实现

 

    服务基本上是一种无形的主观经验过程,服务的质量与有形产品的质量在内涵上有很大不同。首先,服务的质量要由顾客来认可,顾客的评价是判断服务是否得到实现的标准;其次,服务质量比有形产品的质量更难被消费者所评价,顾客对服务质量的认识取决于他们实际感受到的服务水平与预期服务水平的对比;第三,顾客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时,不仅要考虑服务的结果,而且涉及服务的过程。当然,服务质量得以实现的前提是服务人员按照规范提供服务。

 

   (1)预期质量与感知质量。预期质量和感知质量之间的比较结果是旅游者对旅行社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的依据。旅游者在接受旅行社的服务之前有所预期,当在旅游过程中感受到的实际接待质量高于或等于预期的服务质量时,旅游者会对服务感到满意,从而旅行社的服务质量得以实现。如果感受到的服务质量低于预期质量,旅游者会对服务产生不满。在此情况下,无论旅行社的工作人员是否按照服务规范进行了服务,旅行社的服务质量也没有得到实现。

 

   (2)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旅游者对旅行和服务质量的感知包括服务的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两个方面。对于物质产品而言,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完全分开,可以通过控制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对最终产品进行检验等手段来控制产品的质量,消费者对于物质产品的认识完全取决于生产的结果,与生产过程无关。但是,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旅游者也参与到服务的过程中,服务的过程与结果无法截然分开。在评价旅行社的服务质量时,旅游者不仅要考虑服务的最终结果,如是否获得了希望得到的旅游信息,是否购买到了计划中的旅游产品,是否按照计划完成了旅游行程等,而且要考虑在接受服务过程中感受到的服务质量,如旅行社前台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效率、导游人员的服务技能和服务热情等。消费者对服务过程质量的认知可能会影响到对服务结果质量的评价。在旅游者的质量评价体系中,旅行社服务的过程质量比结果质量更重要,它决定着旅游者对旅行社整体服务水平的评价。

 

   (3)服务规范与服务质量。制定服务规范是实现服务质量的前提。尽管服务所具有的无形性特点使服务企业很难制定明确的服务质量标准,但是服务企业要尽可能地制定内容全面、易于操作的服务规范,以保证服务的质量。旅行社内部通常针对不同的服务岗位制定不同的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

 

旅行社服务质量的评估

 

    1.旅行社服务质量的评估标准

    旅行社评估服务质量的目的是了解服务质量的实现情况,了解旅游者对旅行社提供的服务是否满足,寻找质量差距,为服务质量的控制与提高提供事实依据。由于消费者对服务的满意程度是判断服务质量的最终标准,因此应该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选择评估服务质量的标准。服务质量的评估主要采用问答卷调查的方法。

 

根据营销专家的的研究,顾客在评价服务质量时主要从五个标准出发进行考虑,这五个因素分别是服务的有形性、可靠性、反应性、保证性和移情性。这五个标准同样适用于旅行社的服务质量评估。

 

1)有形性。旅行社服务的有形性是指旅行社产品中的有形部分,包括旅行社和相关部门的硬件设施设备、服务设施的外观、宣传品的摆放和员工得仪容仪表等方面。由于服务的本质是一种行为过程而不是实物的消费,具有无形性的特点,而实现服务所借助的有形因素直接影响到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因此旅行社产品中的有形部分成了顾客判断旅行社服务质量的有形线索。

 

2)可靠性。旅行社服务的可靠性是指旅行社可靠而准确地旅行服务承诺的能力。

 

3)反应性。旅行社服务的反应性是指旅行社随时愿意为旅游者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务。旅行社是否能够及时满足旅游者的各种要求,表明旅行社是否具备了以服务为导向的经营观念,即是否将旅游者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

 

4)保证性。旅行社服务的保证性是指旅行社服务人员具有友好的态度和胜任工作的的能力,具体包括服务人员完成任务的能力、对顾客的礼貌和尊敬、与顾客有效地沟通和将顾客最关心的事放在心上的态度等。

 

5)移情性。旅行社服务的移情性是指旅行社的服务人员设身处地地为旅游者着想和对旅游者给予特别的关注。

 

2.旅行社服务质量的评估方法

旅游者对旅行社的服务是否满意是判断旅行社服务质量的标准。当旅游者对服务的实际感知质量超过了预期的服务水平时,旅游者将对旅行社的服务感到满意,此时,可以认为旅行社的服务达到了质量要求。旅行社企业可以采用SERVQUAL方法来评估服务质量。这种方法主要应用问卷调查工具。

 

SERVQUAL问卷一般分为两个对应的部分,第一个部分测量旅游者对旅行社服务质量的预期水平,第二个部分测量旅游者对旅行社服务质量的实际感知水平。问卷的题目根据服务的有形性、可靠性、反应性、保证性和移情性五个标准进行设计,每个标准具体化为45个问题。被调查的旅游者对每个问题进行判断,给出相应的分数。显然,对于某个问题,旅游者从预期的角度和实际感受的角度给出的分数往往不同,二者之间的差异就是在此方面旅行社服务质量的分数,即:SERVQUAL分数=实际感受分数-预期分数 。

推而广之,测量旅行社的整体服务质量实际上就是计算SERVQUAL分数的加权平均数,权数表示每个标准在服务质量中的重要性。

 

旅行社服务质量的控制与改进

 

        旅行社服务质量的控制

      (1)旅行社控制服务质量的过程。服务质量的控制是指旅行社为了保证服务质量而综合运用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按照事先制定的服务规范对服务质量进行跟踪了解,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服务内容,以确保旅游者对旅行社的服务感到满意。

 

2)旅行社服务质量控制方法举例。目前我国的旅行社市场秩序非常混乱,旅行社的服务质量没有保证是问题的根源存在。有些旅行社只顾眼前利益而置旅游者的利益于不顾,在这种情况下,服务的质量根本无从谈起。然而,更多的旅行社是因为缺乏管理经验,在服务质量控制方面没有形成体系,导致质量控制效果不明显。

 

3)旅行社服务质量的改进。服务质量的改进,是指旅行社根据对旅游者的调查来发现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措施予以弥补,从而提高旅行社的服务质量。

 

补充阅读资料

 

怎样理解旅行社服务质量?

 

20世纪80年代开始,顾客满意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理论界和实业界都普遍热衷于研究顾客满意,他们普遍相信顾客满意可以为企业带来财富,尤其是可以创造重复购买行为。但是,近几年的调查研究结果却得出了另外一个结论——即使获得了顾客的高度满意,却不一定会导致重复购买行为并促进销售。这些研究包括:
·《哈佛商业评论》的报告显示,即使表示很满意原先的商品,仍有65%85%的顾客会选择新的替代品。
·彼得(Peter  Zendan)博士所管理的英特立快特(Intelliquest)公司,曾针对全球电脑公司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其超过3万次的访问中,从未发现顾客满意可以导致肯定的重复购买行为。
因此,很多学者开始转向对顾客的品牌忠诚感的研究,例如:


·杰克和奥尔森(Jacoby  and  Olson,  1970)是最早提出品牌忠诚概念的研究者,他们提出的概念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和较大程度的认同,他们认为品牌忠诚应该有以下充要条件,即品牌忠诚是:
1.顾客偏好其所忠诚的品牌(即非随意的);
2.顾客对其所忠诚的品牌有行为反应(即必须有购买行为);
3.顾客对其所忠诚的品牌的行为反应必须是整个时期的表现(而不仅仅是下一次购买);
4.反映的是购买决策者的选择;
5.是在一系列品牌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品牌。


·比纳特和科南(Chi  Kin(Bennett)Yin  and  P.K.  Kannan)认为,顾客品牌忠诚感的强弱,可用以下指标进行衡量:


1.顾客重复购买次数。在一定时期内,顾客对某一品牌的产品或服务购买的次数越多,说明其对这一品牌的忠诚感越强,反之则越弱。
2.顾客进行消费决策的时间。由于信任程度的差异,顾客选择不同品牌的产品或服务时进行消费决策所使用的时间不同,一般来说,决策时间越短,说明他对这一品牌的忠诚感越强。
3.顾客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对于喜爱和信赖的品牌,顾客对其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动的承受能力强,即价格敏感度低;而对于不喜爱和不信赖的品牌,顾客对其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动的承受能力弱,即价格敏感度高。
4.顾客对竞争者的态度。顾客对某一品牌态度的变化,多是通过与竞争者的比较而产生的。所以根据顾客对竞争者的态度,能够从反面判断其对某一品牌的忠诚感。如果顾客对企业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的兴趣很浓,则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对该企业的忠诚感不强。
5.顾客对企业质量事故的承受能力。任何一家企业都可能因某种原因出现质量事故,这种情况即使知名企业也很难避免。如果顾客对某企业的忠诚感强,就不会因偶然出现的事故而从此拒绝购买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反而会善意地提出改善的建议。


可见,品牌忠诚的顾客有以下行为特征:决策时间比较短,积极向他人推荐,在一段时间内会重复购买,对企业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乐于尝试,对企业竞争者的促销比较理智,对价格不太敏感等。


忠诚的顾客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美国商业研究报告指出:多次光顾的顾客比初次登门者,可为企业多带来20%85%的利润,固定客户数目每增长5%,企业的利润则增加25%。可见,培育并强化顾客的品牌忠诚感,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于服务质量对顾客的品牌忠诚感的影响,很多学者都做过相关研究。弗雷德里克·莱西赫尔德(Frederick  Reichheld,  1996)、弗瑞(Conrad  Free)等均认为服务质量是影响顾客的品牌忠诚感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企业为顾客创造的价值是促成顾客忠诚的重要因素,而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根本途径是员工所实施的优质服务


中国入世后,旅游业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也吸引了全世界的旅行社在中国市场上“逐鹿中原”,我国旅行社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笔者认为最紧迫的任务是创建民族品牌,并使之发展壮大,提高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培养顾客对旅行社的品牌忠诚感。为了研究在旅行社业哪些服务质量要素将影响顾客的品牌忠诚感,笔者在广之旅国际旅行社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并对有效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一、问卷设计及样本概况


    本次研究的正式调查问卷由4组问题组成,第一组问题用于了解顾客通过广之旅参加的次数占其全部次数的比重;第二组问题用于了解顾客对广之旅的忠诚感;第三组问题用于考察顾客对广之旅各项服务质量(分旅游前、旅游中和旅游后3种)的看法,这一组问题采用5点李科特(Likert)尺度进行测量(1表示完全不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第四组问题用来收集顾客的有关个人资料,分别询问顾客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和个人月收入。笔者共发出问卷250份,回收237份,其中有效问卷196份,有效问卷率为78.4%196/250)。


    二、数据分析结果
    笔者使用SPSS10.0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


    1.因子分析结果
    因子分析可用来分析决定某些变量的实质及其分类,即用来识别隐藏在大量可观测变量中的少数几个潜在的、观测不到的因子。本次研究中,笔者对调查问卷的第三组问题共44个变量进行了初步的因子分析,在剔除了13个变量后,对剩余的31个变量进行了因子分析。(在本次分析中,提取因子的方法为主成分法,在选取因子时提取了那些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


    具体因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笔者根据各因子中所含变量的共性,为各因子进行命名。6因子分别为:①旅游中服务,指发生在旅游过程中的服务。②报名服务,指发生在旅游前的与报名相关的各项服务。③旅游后服务,指旅游结束,顾客回到出发地时旅行社派车到机场(车站、码头等)迎接客人并送客人回家的服务及旅行社与顾客的继续联系与沟通。④有形证据,此处指旅行社的宣传手册。⑤电话咨询服务,指发生在旅游前的电话咨询服务。⑥工作人员的现场咨询服务,指旅游前顾客到旅行社服务场所进行咨询时由工作人员提供的服务。

2.相关分析结果
相关分析研究可用来考察变量的关系密切程度,相关系数是描述这种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量。本次研究中,笔者使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对顾客的品牌忠诚感(L)和6因子(F1F2F3F4F5F6)进行了相关分析,在分析中笔者使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来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


本次分析中,笔者以考察顾客的品牌忠诚感的变量X1X2X3X4X5X6的均值为L的数值,以各因子所含变量的均值为各因子的数值进行了相关分析。


从分析可以看出,6因子与顾客的品牌忠诚感显著相关。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笔者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影响顾客忠诚感的旅行社服务质量主要包括6个要素,按重要程度依次为:①旅游中服务;②报名服务;③旅游后服务;④有形证据;⑤电话咨询服务;⑥工作人员现场咨询服务。
第二,旅行社服务质量6要素均与顾客的品牌忠诚感显著相关。
第三,旅行社服务质量是影响顾客对旅行社品牌忠诚感的重要因素,旅行社应加强服务质量管理工作,才能加强顾客的品牌忠诚感。


三、旅行社培育顾客品牌忠诚感的途径探讨


国外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一个企业总销售额的80%来自于占企业顾客总数20%的忠诚顾客。因此,企业拥有的忠诚顾客对企业的发展是十分关键的。但是,企业获得忠诚顾客并非是一朝一夕的,大多数企业并不清楚怎样才能获得忠诚顾客,旅行社业也是如此。通过本次研究,笔者认为旅行社应以服务质量为核心,通过一系列相关措施去培育和强化顾客的品牌忠诚感。


第一,旅行社应加强全程服务质量管理,建立全程服务质量保证体系。本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顾客与旅行社接触全过程(旅游前、旅游中和旅游后)的每项服务都会影响顾客感觉中的服务质量,进而会影响其对旅行社的品牌忠诚感。汪纯孝教授认为,在服务性企业与顾客相互接触相互交往的整个过程中,某个服务细节出现差错,都可能会影响顾客感觉中的整体服务质量。笔者认为,为了提高顾客感觉中的服务质量,旅行社必须加强全程服务质量管理,建立全程服务质量保证体系。


在旅行社全程服务质量保证体系中,有3个指导思想贯穿其中,应引起旅行社的高度重视:1.在服务过程中旅行社一定要以顾客为中心,诚实守信,真诚地对待消费者。顾客渴望的是诚实、诚挚、诚恳的服务态度,这就要求旅行社要诚实地对待顾客,对他们的承诺要恰如其分;在服务过程中要以工作人员的优质服务去诚挚地兑现这些承诺;当出现意外而使承诺实在无法兑现时,也要诚恳地向顾客致歉,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性服务。2.旅行社应该在开放式服务操作体系中综合运用好无形的服务技巧和必要的有形证据。在这样一种开放式体系中,顾客会综合考虑服务人员的行为和服务环境中的各种有形证据,对旅行社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因此旅行社应做好这两方面的质量管理工作。3.旅行社工作人员应对整个旅游过程的3个阶段的服务都给予充分重视。3个阶段中任何一项服务内容都可能对顾客的感受造成影响,而这种影响则或多或少会影响其消费决策。笔者认为,旅行社对3个阶段的服务进行质量管理时应根据各自的服务内容不同采取相应的办法:


1)旅游前的服务质量管理。笔者认为,顾客在这一过程中接受服务的体验会直接影响本次消费决策并间接影响其下次消费的可能,因此,旅行社应加强这一阶段服务的管理工作:①旅行社要为顾客提供礼貌、准确、快捷的咨询服务和报名服务,并要善于运用最先进的技术成果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例如,网上报名组团等,为顾客提供快捷、准确的服务。旅行社还应不断开创新的服务方式,以适应顾客不断增加的新的服务需求。②旅行社要提供真实可信且有很强吸引力的有形证据。


2)旅游中的服务质量管理。旅游过程是顾客与旅行社交易的主体内容,顾客在这一阶段对服务质量的感觉会对其品牌忠诚感形成较大的影响,这一阶段的服务质量管理也应是旅行社全程服务质量保证体系的重点。通过调研,笔者认为旅行社可通过以下途径做好这一过程中的服务质量管理:①要对接团社的服务质量进行有效地管理。旅行社可通过以下“三步曲”来控制接团社的服务质量:第一步,在确定合作接团社前对其进行必要的考察。第二步,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与接团社双方的合作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或在合作单位之间实施“服务质量保证制”及设立“服务公约”,确保各自的服务质量。第三步,对接团社的具体服务工作进行跟踪和考察。②要充分利用有关人员做好旅游中服务质量监督工作,全面提高服务质量。顾客和“全陪”是旅行社最好的质量监督员,旅行社应该保证质量信息反馈的渠道畅通。③适当的授权。给导游适当的授权可以在以下两方面提高服务质量:一是使导游能依据一定的原则及时、妥善地处理好发生在旅游途中的有关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为顾客解决难题,灵活地满足顾客的需要,使顾客满意;二是当发生服务差错时,导游能及时做好补救性服务,尽量减少由于服务差错给顾客带来的不满,恢复顾客对本企业的信任感。


3)旅游后的服务质量管理。在本次调研中,笔者发现旅行社普遍忽视对旅游后服务质量的管理,事实上,优良的旅游后服务是升华顾客对整体服务质量感觉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旅行社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旅游后服务质量管理:①做好接送客服务,满足顾客及时、安全回家的期望。这一服务过程虽然从时间上看很短暂,却容易在顾客心中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司乘人员优秀的服务(礼貌、准时、按规定送达等)会将导游与顾客在旅游中建立的友谊推向高潮,有利于培育顾客的品牌忠诚感。②要加强与熟客的沟通和联系,完善服务功能,这对培育顾客的品牌忠诚感非常重要。本次旅行的结束意味着下次旅行的开始,做好熟客的服务工作就可以使他们下次旅行时非常可能再与本旅行社联系。西方国家的旅行社都极为重视与顾客的沟通和联系,并采取了多种多样的维系服务形式,以争取每一位顾客再次光顾。例如,在客人返回后的第2天就向客人打问候电话、或在网上对客人致以问候、给客人寄送意见征询单、明信片、举行顾客招待会、成立不同类型顾客的俱乐部等等。外国旅行社的做法十分值得国内旅行社借鉴。


第二,招聘、培养并留住优秀员工。旅行社是典型的人才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感情密集型的服务性企业。正如图1所示,员工不但是旅行社服务的实施者,还是旅行社向顾客传播品牌的最有力的媒介,员工的整个服务过程都在以实际行动来体现品牌和宣传品牌,其优质的服务能为企业品牌带来活力和个性,有利于培养和强化顾客的品牌忠诚感;而其劣质的服务却毫无疑问会产生副作用。因此,旅行社要培养和强化顾客的品牌忠诚感,首先应培养和强化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感。


优秀的忠诚员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服务质量:首先,他们更懂得如何去选择顾客,旅行社经验丰富的销售和营销人员更懂得如何找到并招揽更有价值的顾客。其次,他们更懂得如何去为顾客创造价值,从而培育顾客对旅行社的品牌忠诚感。


优秀员工是服务性企业最宝贵的财产。在旅行社业,招聘并留住优秀员工,是旅行社提高服务质量,培育顾客品牌忠诚感的最重要的一点。旅行社应把优秀员工作为旅行社的合作伙伴,对其进行职业化管理,使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即不仅员工把企业的发展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企业也应把员工的发展作为企业的目标。只有这样,员工的发展才会和企业的发展一致,双方才有可能达成比较长期和稳固的合作关系。要做到这一点,旅行社就要围绕这一理念构筑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如招聘策略、职业化管理理念、培训方案、薪酬构成以及考评标准、激励手段等。使员工真正认识品牌的宗旨,以自己的优质服务来体现品牌和宣传品牌,使顾客从员工的服务中领悟到企业品牌的精神,进而产生对品牌的忠诚感。


第三,企业应建立相应的内部支持系统,并使之能充分发挥作用。企业内部支持系统主要包括合理的组织架构、严格的管理制度、先进的技术支持体系等要素。企业必须全面地、无一遗漏地优化其中的每一个要素,并且把它们科学地组合起来,做到相互匹配、运转协调、协作严密,这样才能成为要素完备、结构合理且高效的内部支持系统。这种完善的内部支持系统是优质服务诞生和发展的最佳土壤,是培育和强化顾客品牌忠诚感的基础条件。


对旅行社来讲,这种内部支持系统尤其重要,因为旅游服务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其策划与完成过程有其特有的复杂性,强有力的内部支持系统是提高服务质量、培养和强化顾客品牌忠诚感的基本条件。旅行社应根据本企业的服务质量理念,对服务设计、促销策划、外联销售、计调统筹、导游接待、跟踪服务、财务核算等一系列的作业流程和作业标准进行全面的规范,这是确保优质服务的基础。另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持是现代旅行社发展服务品牌必不可少的支持手段,如靠计算机网络运行的营销系统、预订系统、查询系统、跟踪服务系统等。


最后旅行社要处理好与相关服务性企业(如酒店、餐馆、景点、商店、交通、银行等企业)的关系,诚信合作,共同提高服务质量。旅游服务不可能由一家旅行社来完成,它要靠一个接待网络来实现,因此,建立一个优良的协作网络对保证服务质量至关重要。旅游产品是由多个服务企业合作产生的综合产品,顾客对旅行社品牌的感受涉及过程中有关“食、宿、行、游、购、娱”6大要素的各个企业,但顾客会把过程中所有的感受(无论好坏)都强加在其参与的旅行社身上。这就要求旅行社不但要提高本企业的各项服务质量,还要选择好合作伙伴,甚至采取相关措施共同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全过程的优质服务,才能培育和强化顾客对旅行社的品牌忠诚感。

 

资料来源:网络    整理:刘宝平

 

第二节

旅行社的品牌管理

       
学习目的

·熟悉旅行社品牌管理的意义
·掌握旅行社品牌管理的内容
·掌握旅行社品牌管理的特征 

关于品牌管理的一般理论

 1.关于品牌的基本概念

与品牌相关的概念有许多,其中最为基本的概念包括品牌(Brand)、品牌名称(Brand Name)、品牌标记(Brand Mark)、注册商标(Trade Mark)、品牌内涵(Brand Concept)、和品牌化(Branding)。

 

2.品牌内涵的管理与品牌资本
品牌内涵是指营销者为特定品牌创造并用以与目标市场进行沟通的特定含义。


3.品牌内涵的营销沟通
确定品牌内涵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目的在于将创造出来的品牌内涵传递给消费者,使消费者认识、认同,并最终建立对促销产品的品牌忠诚。对品牌内涵进行营销沟通的目的在于唤起消费者对品牌的注意,强化消费者的认同态度,促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并重复消费直至建立品牌忠诚。所以说,品牌内涵的营销沟通就是将企业精心设计的品牌内涵传播给消费者,并力争取得消费者的认同。但需要指出的是沟通是双方面的,要创造共识,就必须吸引消费者积极参与沟通。此外,消费者对信息具有选择的权利和倾向。

 

旅行社品牌管理的特征


旅行社需要品牌策略,但旅行社产品的特性又决定了旅行社的品牌策略与生产企业有所不同。旅行社应致力于企业品牌的建设,这主要包括:


(1)确立适当的公司名称。公司名称是服务品牌的核心,旅行社的名称应具有独特性、恰当性、可记性和灵活性;
(2)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赋予企业品牌独特的内涵;
(3)设计与公司的名称、内涵相一致的公司标志,并连同公司名称一并注册,取得合法的排他性使用权;
(4)通过品牌内涵的管理和品牌内涵的营销沟通,唤起消费者对品牌的注意,强化消费者的认同态度,促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5)通过优良的服务和售后服务不断吸引回头客,培育顾客的品牌忠诚。“最佳服务是最佳宣传”的原理告诉我们,服务产品的无形性决定了对既有顾客的优良服务无论是对吸引回头客还是对口碑宣传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售后服务的目的则在于保持与老顾客的关系,这对于服务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吸引新顾客较稳定老顾客的成本要高得多。


旅行社产品品牌化


旅行社产品是无形产品,其先预订后消费的销售方式决定了旅行社企业更应该锻造自己的品牌。良好的品牌不仅能够增加产品的价值,而且还能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销售绩效。在一定意义上,旅行社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


(一) 品牌的功能
    品牌通常被认为是产品的名称、符号、图案或以上诸要素的综合,用以同竞争者的产品相区别。品牌同产品的区别在于“产品是工厂里制造的东西,品牌则是消费者带来的东西”。一个品牌必须包含产品,
但产品未必能成为一个品牌。著名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牌至少可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以及用户。


1.识别功能
       这是品牌最基本的功能。品牌把各种识别标志,如名称、符号、图案、色彩集于一身。而且,品牌标志经过注册成为受法律保护的商标后,商标的差别特征成了品牌排他性的基础。品牌提供的识别功能,不仅仅依靠它的标识,更依赖其提供的核心价值。


2.安全功能
     旅行社把品牌作为区别于其他竞争者的标识,目的在于引起消费者对其产品的关注,并作为他们选
择特定产品的对象。但是品牌如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品牌的识别就毫无意义。品牌仅有视觉形象是不够的,品牌是一种承诺和保证。


3.价值功能
        品牌意味着一定的品质,与品牌产品为特定消费群体所偏好并形成品牌忠诚时,品牌的无形资产就
凸现出来。品牌产品能提供给消费者比一般产品更多的价值或利益,他们愿意为购买一个品牌产品而支付更多的钱,品牌在市场竞争中也就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二)旅行社产品品牌化策略


1. 提升品牌形象
提升品牌形象的核心是提高品牌在旅游者心目中的信誉。旅行社产品品牌能否被旅游者认知、接受,
涉及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品牌的知名度需要促销推广;品牌的美誉度是旅游者对品牌的良好评价,品牌本身不具备独立的功能,当它与产品质量;联系在一起时,并使旅游者获得足够的价值和利益,就会有较高的美誉度;品牌的忠诚度是品牌形象提升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它反映了旅游者对旅行社产品的最终选择。


2. 非品牌化经营
旅行社产品品牌化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品牌忠诚,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


但是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许多企业对某些消费品不规定品牌名称和品牌标识,实行非品 牌化策略。非品牌化经营是品牌经营的变异,源于消费者的品牌均势观念。在他们看来,所有的品牌都是一样的,无休止的品牌扩展混淆了不同品牌的差异。相反,他们对产品质量、价格、价值等非常敏感。

 
旅行社产品实行非品牌化经营,可以节省广告等费用,降低了产品价格,可使原先因价格偏高而无法实现的潜在需求能够得以实现。需求的增加则提高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旅行社产品品牌的树立,有助于旅行社企业的品牌创建。由于旅行社产品模仿性很强,确立旅行社企业品牌比之产品品牌要更为重要。  


案例5-2-1    


旅行社的品牌管理的思考


随着2004年度全国国际旅行社百强的出炉,又一年度的旅行社座次之争在一片争议之中尘埃落定。国旅、中青旅、康辉位居三甲。而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是,所有旅行社包括位次靠前,被消费者熟知的国、青、中三大社,却没有一个在全国性比较有影响的媒体上露过面,真正的“电视无影、电台无声、报纸无名”。同时在最近中央电视台的“品牌中国”栏目中发布的众多品牌中,旅行社品牌无一入选。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在我国旅游消费日益增长的情况下旅行社的宣传推广却乏善其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在我国自有品牌风起云涌的时代,旅行社行业却缺乏一个具有自身特色且具有强大实力的品牌。


无品牌,无特色,无推广,正是我国旅行社企业的现状,也是将影响我国旅行社进一步发展的软肋。面对入世承诺“后过度期”即将结束,外资大举进入在即,如何走自己的品牌之路,对中国旅行社而言,关乎输赢成败,决定生死存亡。  

旅行社企业品牌现状


  (一) 服务行业特点决定了其产品的同质性,没有自身特色: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和信仰,归根结底是对该品牌所代表的产品特质的认同,但目前我国旅行社行业缺乏定位清晰、具有特色的产品,也就难以形成被消费者认可的品牌:


  产品同质:
  品牌信仰的建立是基于产品的特色,而目前中国旅行社行业很难区别出各家旅行社的特色。


  大宗旅游线路,传统旅游产品不外乎“交通+景点+住宿”,而这三种资源均不在旅行社的掌握之中,而任何旅行社又必须依赖这些资源生存,资源的同质导致了产品的同质,形不成自身特色。


  定位不清:
  旅游消费的大众性使其没有明确的受众群的划分。这也是旅行社产品没有特色导致的必然结果。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已经从以往的高端消费领域向大众化发展,旅游所体现的生活方式日益被大众接受。各旅行社目前推出的旅游线路任何人都可以消费,不分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目标消费群的界定不清,也导致宣传推广找不到落脚点。


  宣传雷同:
  只有产品具有不同的特色才可能产生不同的推广方法和宣传方式,雷同的产品也必将导致旅行社线路、产品推广宣传的雷同,基本上脱离不了“旅行社名+线路+报价”的模式。


  (二)竞争加剧、毛利率的逐步降低使品牌推广投入捉襟见肘:
  旅游行业的品牌时代尚未到来,整体仍然处于自由竞争的战国时代:旅行社行业由于受资源成本的制约,以及旅游消费者日趋理性的消费选择,同时旅行社的不断增多,旅行社行业竞争不断加剧、毛利率不断减小,旅行社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打压。


  品牌的推广需要大笔的投入,而在旅行社行业毛利率日益变薄的情况下,旅行社要在品牌推广上花巨资无疑是杀鸡取卵,自取灭亡 。


  各旅行社目前进行所谓推广只是在能实实在带来实在利润的旅游产品的区域性广告发布上,基本上没有真正大手笔的品牌推广活动。


  (三)旅行社中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均是历史沿革的结果,并没有形成真正以旅游产品的特色而带动起来的名牌:


  最为中国消费者津津乐道的三大社,国旅、中旅、中青旅,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被中国的消费者所知晓:国旅总社背靠国家旅游局,中旅依靠侨办、中青旅则依靠共青团,建立了全国的网络,但这仅仅是历史沿革的结果;并且该知名度仅仅局限于企业名称的知名度,同产品、服务特色没有直接的关系。


  换句话说,该三大社尚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品牌特色,没有形成具有独特内涵的品牌形象。而这一点的缺失,将使这些强势品牌在日后的充分竞争中逐步衰落,中旅总社在2004年百强排名中跌落三甲,便是最好例证。


  (四)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旅行社特色品牌保护乏力:
  目前我国法律中对商业方法、技巧,尤其是服务行业的独特性保护尚属空白,往往是一个旅行社开发出一种旅游线路或者采取一种崭新的旅游操作方式,便被其他旅行社所仿效,开发者的尝试性成果的收益被其他旅行社所分享。搭便车行为的泛滥导致新颖产品开发的积极性减弱;所有旅行社聚集于传统的线路大打价格战,使旅游产品同质化加剧,特色更不明显。


  (五)旅行社企业的地域性,以及各旅行社企业名称混淆,网络虚化,限制了更大范围内的品牌推广。
  虽然现在国、中、青等大旅行社均号称为全国性的旅行社,但是均并未真正建立起全国性有效网络,名称中有“国旅”“中旅”“中青旅”的并非都是一家人。


  由于报名参团游客的地域性限制,利益的非直接性,这些大社也不会花费大量的费用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进行无效的宣传,因为这些宣传或许将被和自身毫无关系的其他旅行社所利用,为别人的企业做了宣传广告。如中青旅网站“青旅在线”上的 “聚焦中青旅”栏目所刊发的有助于中青旅形象和品牌推广的公司动态和媒体报道文章,经常被其他同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无任何资本或行政关系的地方青旅的网站所窃用。

  

旅行社的探索之路


  针对以上问题,各旅行社已经在采取各种途径予以解决。

  (一)针对企业名称、商号的混淆问题:
  中旅体系试图通过设立特许经营加盟社的方式予以解决:


  目前在全国300多家使用中旅名称的旅行社中,只有一半的旅行社是中旅理事会成员。


  目前中旅推行品牌加盟特许经营,要求成为“CTS中旅”的加盟店根据地区不同,国内旅行社的费用在1.5万元到3万元不等,具有出境游资格的旅行社的费用在2.5万元到4万元之间。

 
  但品牌加盟关键要看品牌本身的号召力和市场价值,1.5万元到3万元的特许经营费是否能给加盟旅行社带来相符的品牌利润还是个未知数。目前,在国内旅行社只有出境业务有利润,国内线路在低价竞争下利润几乎为零的情况下,交纳1.5至3万元的加盟费获得中旅商标是否能增加1.5至3万元的利润还值得怀疑。


  同时,非法使用中旅名称在国内也得不到有效的制裁,这使得相当数量的小旅行社宁愿打擦边球,而不会选择规范的加盟方式来获取中旅商标的使用权。可以推断,这种品牌加盟形式只能在“中旅系”的小范围内适用,其主要对象是和中旅有长期合作的地方旅行社,目的是通过这种形式把原本松散的“中旅系”进行整合,建立一定的资本纽带,利于中旅商标的品牌运作,但其效果及其影响面不会太大,更多的旅游企业将处于观望状态。


  中青旅则通过1997年的股改来解决这一问题:


  1997年中国青年旅行社为主发起人,成立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上市,随后一两年内,中青旅通过资本运做,收购或成立广西、浙江、江苏、新疆、广州、深圳中青旅,并建立海外的香港和日本中青旅做为其开拓海外市场的平台;


  为了同原青旅系统成员相区别,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推出新的LOGO,并注册了“中青旅”文字和其LOGO的图形商标;但即使这样,也没有有效解决“中青旅”的商号混淆问题,因为青旅总社的地方各分支机构都有权使用“某某中国青旅”的企业名称,而“中青旅”和“中国青旅”又很难区分。  

 
  (二)针对只有企业名称的品牌效应而没有特色产品品牌效应的现状,一些旅行社纷纷采取注册产品名称商标的方式保护产品品牌。  


  “红色旅游”概念提出后,出现了诸多旅行社抢注“红色之旅”、“红色旅游”等商标的现象,这说明了品牌意识或者说是商标意识在旅行社中的盟醒,但也同样说明了这种意识的滞后。并且也应看到,即使“红色之旅”被核准注册,也仅仅是在突显旅游产品特色的道路上迈了一小步,并没有突出其更明确的定位。


  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是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已经在2001年注册了“小太阳”的图形商标,作为其旅游产品销售终端“中青旅连锁”的标志图形。


  现在该公司又根据其业务情况,针对老年人旅游和青少年学生旅游以及其他的消费群体开发新产品,申请了“快乐老人”“东方学子”“同心之旅”等特色产品的商标注册,初步建立起基于产品的品牌体系。


  此外,国旅总社在中国公民旅游市场中进行“环球行”服务品牌运做。采用国际化的旅游批发商经营运作模式,在全国发展旅游代理商。国旅总社现正逐步发展并建立“环球行”旅游代理商网络。这一点很好的将品牌和网络的运做结合起来,值得各旅行社借鉴。  


  三、解决之道:
  根据以上分析,旅行社企业要真正走向品牌之路,需在以下几方面进行认真筹划:


  (一) 形成基于产品特色的品牌定位。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必须要落到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服务中,只有产品和服务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才能使消费者明确感知,在旅行社行业中这一点很难做到,但却至关重要。


  这就需要旅行社经营者去发现、开发、设计具有独特特色的旅游产品,并强化其特色,并将该特色通过自己的服务带给消费者。只有这样,才能使消费者明确的区分不同的服务,才能获得消费者的品牌信仰。


  (二) 细分业务流程,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建立其品牌体系
  品牌信仰的建立需要明确的品牌载体,而这一点在旅行社行业中较难建立,这就需要将旅行社的运做体系逐一分解,通过横向和纵向的逐个项目、阶段的截取来建立该载体。


  横向方面,可以开发出针对不同群体的旅游项目,如儿童、老人、残疾人等等,并针对不同的人群设计不同的线路,辅以有针对性的服务。纵向方面,可以将旅行社行业运做的各方面进行特性化,比如产品的设计,可以设计出不同特色的产品;产品的销售,可以形成销售网络的品牌;等等。


  一个旅行社只有在业务环节的方方面面形成自身的特色并被消费者感知,才能形成自身具有独一无二特色的品牌形象,也才能在提及该品牌时,消费者能联想到该品牌的特点。


  (三) 有效运用现有法律体系,保护自身品牌
  在旅行社的产品(旅游服务),没有有效的法律体系保护时,可以借鉴前述的方法,将该产品中独特的地方以文字予以抽象表达并注册商标,以保护产品的文字描述来保护产品的独创性思维和独特的运做方法。以《商标法》来保护旅游产品的独特性,虽然有不可避免的漏洞,但也是现有法律体系下唯一可采取的方法。

 
  (四) 在品牌的推广中借势借力进行品牌宣传
  正如前述,在目前旅行社行业整体毛利率非常低的情况下,很难 不顾成本采取大手笔对旅行社企业或是其产品品牌进行推广。但可以通过与具有实力的行业的企业进行合作,借势借力进行推广。


  一般可采取双方合作的方式进行。如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与统一企业进行合作,中青旅为统一绿茶的促销活动提供旅游名额,做为回报,统一企业在其促销装绿茶上出现中青旅的LOGO,并在开展促销活动的五省市投放市场,并在促销期间均出现中青旅LOGO。中青旅与统一的这一合作,起到了很好的借势借力的效果。对中青旅的品牌推广起到了非常理想的作用。

 

 第三节

旅行社风险管理策略

 

旅行社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旅行社内外一切可能构成对企业效率、安全、品质带来不利的因素都可以是旅行社风险的来源包括旅行社政策、法律法规的改变和政府行为或活动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因素,市场主体投资、融资、经营、交易、及供求关系发生显著变化等带来的市场风险,以及作为管理者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决策、组织、生产、经营、监控等各环节的管理风险。总之, 企业作为一个系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运行的。环境分为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任务环境。

 

(一)源自旅行社外部环境的风险因素

 

1. 旅行社的社会环境

旅行社的社会环境(Societal Environment)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因素、技术因素、政治与法律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等

 

经济因素

技术因素

政治与法律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GDP增长

政府总的研发支出

反垄断法

生活方式的变化

利率

行业总的研发支出

环境保护法规

职业预期

货币供应量

政府对科技的关注

税法

消费主动性

通货膨胀率

专利保护

优惠政策与激励

家庭构成

失业率

新产品

外贸法规

人口增长

工资与价格控制

技术成果转化

政府稳定性

人口年龄分布

能源供应与成本

因自动化提高的生产率

对外资企业的态度

人口区域转移

居民可支配收入

寿命

 

构成旅行社社会环境的因素很多。为了突出重点,一一阐述、面面俱到是不可取的,本节仅对我国旅行社发生重大变化的社会环境因素加以分析,以期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

 

1)“入世”的冲击

我国加入WTO以后,旅行社市场将对外方企业全面开放,巨大的消费潜力会吸引众多的国外旅行社大举进入中国旅行行业。与外方旅行社相比,我国旅行社存在明显弱势:外方行社拥有较雄厚的资金实力,我国旅行社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大集团,资金分散,缺乏与外方旅行社集团抗衡的实力;外方旅行社有较成熟和较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市场运行机制,我国几千家旅行社多为“小作坊”式经营模式,信息网络化技术的应用及跨国化经营与外方旅行社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外方旅行社拥有相当稳定的客源,我国旅行社尚处于客源输入水准低、外联能力差、由外方组团我方接待的“买方市场”的状况。加入世贸组织后,以独资或合资方式进入我国旅游市场的外方旅行社凭借其诸多强势夺取较大的市场份额,这必将加剧本已进入微利时代的我国旅行社业的市场竞争,部分国内原有的旅行社极有可能被挤出市场。

 

外方大旅行社集团将凭借其优势,更好地发挥旅行社的“龙头”作用,全面抢占、瓜分我国旅游业的经济利益。外方大旅行社集团与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游交通、金融保险等行业的纵向和横向一体化程度都比较高。进入我国旅游市场后,外方大旅行社集团容易实施“一条龙”的接待服务策略,独揽旅游接待服务的全过程利润,从而形成对我国旅游业(包括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等)经济利益全面瓜分的格局。

 

2)信息技术的发展

半个世纪前兴起的信息革命正在迅猛发展,它冲击着包括旅行社业在内的每一类行业。近年来,随着电脑进入家庭和电话、电视、电脑三合一的临近,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及网上资源的丰富和完善,旅行社经营又面临着新的挑战,甚至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都将受到国际互联网的冲击。就我国旅行社而言,由于我国目前的网络发展程度和个人电脑普及程度都比较低,其生存和发展受到国际互联网的冲击作用还不十分明显。但随着旅行社市场的全面开放和外方旅行社的进入,我国旅行社必然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冲击和威胁。比如,旅行社的咨询服务功能将受到国际互联网自动查询功能的挑战;旅行社设计推销旅游产品功能将受到旅游者在国际互联网上自行设计旅游产品的挑战。

 

3)国家行业政策

我国与旅行社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制度在不断健全与完善。而且,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为了进一步规范旅行社市场以凸现我国旅行社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在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指导下,我国政府还将出台一系列法律和法规制度。这些法律和法规制度对我国旅行社经营是一种“硬约束”(我们可以从质量保证金制度的出台和实施看出这一点)。因此,我国旅行社必须明确树立法律观念,严格守法经营,同时要注意法律和法规制度的变化,识别出这些变化将带来的市场机会和威胁,抓住机会,避开威胁,保证本旅行社安全、健康的发展。

 

(二)源自旅行社内部的风险因素

企业内部环境是企业风险管理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内部环境提供了风险管理的原则与结构,并受企业历史与文化的影响。

 

1.风险管理哲学

旅行社的风险管理哲学指的是旅行社从战略制定到日常经营过程中对待风险的一系列信念与态度,它反映了企业的价值观,影响着企业的文化和经营风格,也影响到企业风险管理要素的应用,如风险如何确认、接受或管理。

 

不同企业对待风险的信念和态度是不相同的,同一企业不同的管理者对待风险的态度也不一致。比如说,有的人对风险不敏感、风险意识淡薄;有的人对风险比较关注、风险意识强;有的人敢于冒风险,在投资、并购方面有大动作,有的人厌恶风险,追求平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所以,公司的风险管理哲学必须具备一定的统一性,应该明确,可理解,并被公司员工所接受,这样公司才能有效地确认和管理风险。但即便如此,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职能系统或部门之间的风险管理哲学有可能是不一致的。比如说,销售部门愿意比其他部门接受更多的风险,为了扩大销售,可能会不遵循公司内部的政策以及外部的法规,等等。

 

在不同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下,企业员工对待风险的信念和态度都会有所改变。比如说在企业的预算管理中,如果目标定的过高,不切合实际,而企业的绩效考核又比较注重短期结果,或者说未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分部或子公司的员工大都具有操纵利润的动机。比如说,该投入的研发不投入,该做的广告也不做了,将一些费用进行资本化处理,甚至推迟费用的报销,等等,一切为了完成公司的利润这一关键考核指标。所有这些都是以牺牲公司的长远发展为代价的,给公司的未来经营带来重大风险。

 

企业风险管理的哲学体现在企业日常经营的各个方面,包括政策说明、信息与沟通,以及各种各样的管理决策之中。国内不少企业领导人口头上、大会上大谈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但又不愿花大力气去做扎实具体的工作。

 

2.风险偏好

广义上说,风险偏好指一个企业在追求其价值过程中所愿意接受的风险量。它反映了一个企业的风险管理哲学,反过来,它也影响着一个企业的文化和经营风格。

 

风险偏好在企业的战略设定过程中就需要加以考虑,实施战略所取得的收益应该与企业的风险偏好相一致。不同的战略会使企业面临不同的风险程度。企业的风险管理在战略制定方面的应用,有助于选择与企业风险偏好相一致的战略。企业可以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方式考虑风险,并在增长、收益与风险之间取得平衡。

 

3.正直与道德价值观

企业的战略和目标,以及实施方式都是建立在其偏好、价值判断以及管理风格基础之上的。管理者的正直与道德价值观影响着这些偏好与判断,从而形成行为规范。所以,行为规范不仅是指法律法规的遵循。经营良好的企业经理们越来越认识到:美德与符合道德的行为会给公司带来很大收益。

 

企业经营活动各个方面的道德行为的前提条件是管理层正直。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不可能超越从事创造、管理和监督等经营活动的员工的正直和道德价值观。换句话说,风险管理的制度与机制是人设计的,也是人去执行与监督的。正直与道德价值观是企业内部环境的一个基本的要素,会影响到企业风险管理其他要素的设计、管理和监督。

 

道德价值观和管理者的正直是企业文化的副产品。企业文化包括道德和行为规范,以及它们是如何沟通和加强的。正式的政策表明企业管理层希望的结果,而企业文化则决定了实际上将会发生什么结果,哪些政策将会得到遵循,哪些政策将被扭曲,哪些政策将被忽视。

 

企业高层管理团体的正直与道德价值观是最重要的,它对企业的其他员工起到表率作用。中国有句俗话:“上梁不正下梁歪。”不少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不健全、激励机制扭曲,“裙带关系”成风,各层次的管理者“假公济私或损公肥私”,都是对这句俗语的验证。

 

与风险管理哲学的改变一样,某些组织的因素也可能会引起欺诈或虚假财务报告行为,也会影响企业员工的道德行为。比如说,强烈的激励或诱惑会导致员工产生不诚实的、非法的或不道德的行为。过分地强调结果特别是短期结果,也可能强化这种不良的内部环境。

 

4.对能力的承诺

能力指员工执行所分配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管理层决定工作完成的质量,并在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实施计划和结果方面进行权衡。在能力和成本方面需要经常的权衡,公司没有必要雇用一个工程师来调换一个灯泡。

 

对某一具体工作,管理层规定出所需要的能力水平,从而形成招聘岗位时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而这些知识与技能又取决于一个人的智力、培训与经验。

 

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竞争日益激烈,中国企业越来越认识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日益普遍。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了员工在职培训、企业知识库等方面的建设,正在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

 

5.组织结构

企业的组织结构指为公司活动提供计划、执行、控制和监督职能的整体框架。包括定义权责的主要领域,建立适当的报告线条,等等。例如,内部审计职能应该这样来组织——能够获得组织的公正性,可以不受限制地到达最高管理层或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公司的审计负责人应该向能够使内部审计活动履行职责的组织层报告。

 

企业的组织结构应根据其需要来设计,可以是分权式的,也可以是集权式的;有些是直接的报告关系,有些是矩阵结构;有些根据业务单元设立,有些根据区域来进行安排。企业组织结构是否适当,部分取决于企业的规模和活动的性质。对于具有很多分支机构(包括国外经营机构)的大企业来说,组织结构相对复杂,报告线条和职责分工也比较正式。但对于一个小企业来说,这样的组织结构或报告层次、职责分工有可能阻碍信息的有效流动。总之,组织结构的设计必须有利于企业的风险管理,有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6.任务的分配与授权

权责分配包括对个人或团体的授权程度,对创造性地处理、解决问题的鼓励,以及所授权限的范围。包括报告关系、授权规定,以及一些有关适当的实务处理、个人经验和知识、完成职责所提供的资源方面的政策规定。

 

一些企业将决策的权力下放到基层,通过消除产品缺陷、缩短周期、提高客户满意度来更好地贴近市场或提高产品质量。

 

授权授到什么程度比较合适?授权应该授到被授权人能够完成目标的程度。也就是说,要使决策(比如风险的确认与评估、风险的管理等)能够建立在比较完善的实务基础之上。授权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问题是要确保所有员工都理解公司的目标,让员工理解其行为与其他员工行为之间的关联,以及对公司目标实现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

 

授权的增加与扁平式的组织结构相联系。组织结构的变革会鼓励员工的创造性、主动性,以及快速反应能力,这些都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客户满意度。同样,授权增大要求员工能力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要求有更多的报告责任,也要求管理层建立更有效的流程来监控决策的效果。

 

如何避免企业授权管理中出现的“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怪圈,是公司治理水平良好的中国企业家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7.人力资源政策及实务

内部控制是由人来进行设计并实施的,保证组织内所有成员具有一定水准的诚信、道德观和能力的人力资源方针与实践,是内部控制有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人力资源实务包括招聘、指导、培训、评价、咨询、提升、薪酬以及一些有关员工预期的正直、道德行为和能力水准的改进措施。比如说,如果企业雇用高素质员工,强调受教育背景、工作经验,以及正直与道德行为的记录,表明公司对有能力、值得信任的员工的一种承诺。再比如,在招聘过程中对应聘者面试的深度,对公司历史、文化和经营风格的培训也表明了这一点。

 

提高员工能力,使员工的行为与绩效达到预期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培训政策,根据定期的绩效评估进行轮岗与提升,通过有竞争力的薪酬计划或奖励机制来鼓励和强化员工实现突出的业绩,通过有效的控制来避免业绩操纵或虚报成绩,等等。

 

为了让员工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新的挑战,教育或者培训(上课、自学或在职培训)都是让员工适应变革环境所必需的。教育流程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

 

企业内部环境是企业风险管理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对企业风险管理系统的实施以及职能的发挥产生重大、持久的影响。

 

尽管内部环境的各要素都非常重要,但不同企业内部环境的各要素也不相同。小型企业不一定需要建立正式的职责框架及详细的运营政策,但依然可以有一个为风险管理提供适当基础的内部环境。

 

企业首要目标在于投资者创造价值 – 利润,竭力扩大收入并控制成本及费用;而就运转企业机器的经营及管理团队而言,其永恒不变的使命在于不断把握商机并管理风险。把握商机,取决于经营及管理团队的商业智慧和判断力、获取及分析商业信息的能力、企业所拥有及/或可以控制和利用的资源,但仅仅把握商机并不足以令到企业成功。企业追求商业利益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而有效的风险管理是企业避免失败及取得成功的必要手段。

 

如果企业无法取得管理风险所需的资源(事物型资产、金融/财务型资产、人力资源、信息及其情报、知识资源、供应商、服务商、合作伙伴等外部价值链)或不具备管理风险的措施和能力(消除风险、降低风险、转移风险、对冲风险),将导致竞争形式恶化、经营效益下降,甚至企业失败。

 

二、旅行社风险管理的原则

旅行社在风险管理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的风险管理的原则

 

1.在进行决策时,应该考虑不同形式的风险;

2.不仅对单个业务部门或职能部门的风险进行评估,还应从公司整体角度考虑风险;

3.公司管理层应该努力创建一个公司层次上的整体的风险观念;

4.监督并保证公司政策、程序以及风险管理相关规定能够得到有效的遵循;

5.提高公司内部各个方面、各个层级的风险管理实务能力;

6.对公司存在的重大风险,以及风险管理系统的缺陷或失效进行记录和报告。

 

三、旅行社风险的识别

(一)访谈

通过一对一或二对一的方式,对访谈对象进行访谈,其目的在于了解访谈对象对实际的过去事项和潜在事项的公正的观点和认识。

访谈前应当提前向访谈对象提供相关背景材料。访谈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需要确认访谈对象的职位、背景和当前的职责;并确认他们已经收到并阅读了预先提供的资料。

2.要识别访谈对象所在的业务单元或部门的主要目标。

3.要确认这些目标是怎样与公司主体的战略和目标一致并支持主体的战略和目标。

4.确定已设定的企业风险承受力。

5.识别给目标带来风险的潜在事项和那些代表机会的潜在事项。

6.在考虑可能性和影响的基础上,考虑访谈对象如何区分这些事项的有限次序。 

 

(二)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提出参与者要考虑的一系列问题,把参与者的思维集中到已经引起或者可能引起事项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上。问题取决于目的,可以是开放式的,也可以是结构式的。

 

(三)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是企业所有经营活动的缩影,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资料,有助于辨识经营风险的可能来源。

 

公司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依据资产负债表,可以认识风险暴露体的种类。公司持有财务资产,表示要关注财务性风险来源;持有较多存货等实质资产,应该关注存货可能来自价格变动或季节性需求的风险等。依据损益表可以了解公司业务盈亏风险的来源。依据现金流量表可以认识现金流量风险的来源。

 

根据各种财务指标和比率的运算结果,进一步以其他相关资料为佐证,可以追踪可能风险的来源。

 

例如:Z分值可以用来判断一家企业是否处于破产状态的有效指标。如果Z小于1.8,企业未来破产的可能性达到90%

Z1.2X1+1.4X2+3.3X3+0.6X4+X5

式中:X1=(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

          X2=留存利润÷总资产

          X3 =息税前利润÷总资产

          X4=普通股市值÷总债务

          X5=销售收入÷总资产

 

(四)风险辨识之流程分析法

风险辨识之流程分析法是通过分析企业的生产/服务经营流程或管理流程来辨识可能的风险。如果结合投入技术经济学之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将是有效的风险辨识与评估技术。

 

从企业的价值流角度来看,企业的流程可分为外部流程和内部流程。内部流程是企业内部生产制造或服务提供的流程;外部流程是指服务采购、产品的销售等。

 

流程分析法对辨识运营风险极为有效。内部流程分析能够有效辨识营业中断的风险,外部流程分析能够有效辨识连带营业中断风险。连带营业中断风险主要有供应商风险和客户风险。供应商风险是由于供应商的原因不能提供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需的服务产品而导致无法正常生产,发生营业中断风险;客户风险是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终止购买企业的产品或因为客户财务困难不能按时支付货款而产生的风险。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企业的生产制造或管理流程不同层次,寻找辨识关键的风险点。对关键风险点进行历史资料分析,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频率;结合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对风险兑现时的损失幅度进行有效的评估。

 

四、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

)作最坏的打算

武器制造商总是使用“最坏情况下的事态分析法”展开武器装配的设计与制造。这样的武器能适应最恶劣的天气。企业运营要知道实现目标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是哪些因素造成的以及如何应对。企业管理无外乎“管”两个对象—— 人与事;“理”两类活—— 例行管理与例外管理。对于“事”,应该把“事”往坏处想,然后往好的方向努力。对于“人”,则应先往好处想,但往风险发展的方向防范。“例行管理”依靠规范,“例外管理”更依赖于风险管理能力。

 

)要防微杜渐

一个阳光型企业的特征是:规范化、透明化、有激情、充满和谐。然而,即使阳光普照,也有昏晓明暗之别。打造阳光型企业,需要营造阳光氛围,需要明察秋毫,防微杜渐。从一节烟头、一件次品、一时失误、一个投诉、一次例外、一项违章、一回奖惩中发现问题和风险信号,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在阳光之下及时清除“霉点”,防止“霉变”,在初期或局部状态遏止风险,掐断风险变为危机的通道。

 

)要大胆创新

不断创新,产品战略随环境变化而调整企业经营不是赌博,是“长线”经营。这种企业的特征是“稳健经营和创新发展。” 赌博则是不计后果,不计风险,不计承受能力和资源约束的行为。

 

时刻保持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包含风险哲学,但仅此是不够的。对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不变的文化也会成为风险的诱因。在保持核心价值观相对稳定和代代延续的基础上,加以战略性调整、演进和完善,使文化成为企业转型的支持力量。试想,一个偏重人情,依赖员工觉悟发展的公司,在推行绩效管理,引入目标责任和内部竞争时,没有企业文化的更新与引导,谁会欣然接受新的、与过去相比近乎残酷的“严刑拷打”呢?

 

五、旅行社实施风险管理的途径

实行风险管理是旅行社管理层的职责,在实现职能的过程中要提高风险意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定期确认、评价公司面临的风险,将可能的风险结果与认为可接受的风险水平相比较,通过不断的测试和调整,使风险影响与其所能接受的水平相一致。不但要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实行全方位的有效控制,把企业各种经济业务全面置于监控之中,而且要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实行重点控制,以适应新的发展趋势,确保持续有效地运行。

 

(一)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制定和落实管理标准,控制各种风险

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要建立完整和科学的组织架构、流程、报告程序,明确管理层和业务部门的管理职责、规章制度和量化风险管理评价体系及措施,确保风险管理制度被切实的执行并不断加以完善。建立各层级及相关人员提供和交流有关风险管理信息的平台,让内部各职能部门和人员都能够清楚地了解风险管理制度和要求、面对的风险和机遇,从而知道其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激发自觉参与企业风险管理与控制。管理层在划分风险管理职责时要将“控制”与“监督”职责加以细化分解,将责任落实到人。

 

1.对于管理风险的控制,要健全公司监督与制衡治理结构,在高级管理层建立一套较为科学的决策程序;各个部门要建立和健全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包括岗位分离制度、信息披露制度、资料保全制度、保密制度和独立的监察稽查制度;要建立和健全各环节作业流程和管理标准,落实从采购到销售各环节资产流转的责任及其控制考核。

 

2.旅行社的经营风险控制要根据环境变化情况,加强对多种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正确把握市场整体走势和企业定位,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采取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加以防范,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特别是在目前社会诚信度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对应收账款要严加管理,充分分析应收账款回收时间的风险和回收数额的风险及回收成本的风险,结合客户的资信状况,采取适宜的结算方式,十分谨慎采用增加赊欠应收账款数额来增加业务额的做法,既要将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在合理水平,又要使制定的信用政策发挥积极的作用。

 

3.旅行社财务风险控制最根本的是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保证合理的资本结构,维持适当的负债水平。要控制筹资、投资和分配,最有效的手段是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将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包括制造成本、期间费用、目标利润、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利润分配、融资等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渠道,盘活现金流量,保证物流与现金流的良性循环,并以优良的资产质量和良好的资产周转效率作保障,才是旅行社防范财务风险的根本。尤其是在负债过重的旅行社,通过预算管理组织收入与资金分配,有效地利用资金和节约资金显得更为重要。

 

(二)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防范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

旅行社的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的一个部分,“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在运用测试和主观判断的过程中,对企业内部监督、授权控制、组织机构分工、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货币资金、投资、财产物资、成本费用、预算计划、财产保全等经济业务的控制进行检查,从内部控制和财务状况两个角度予以评价,帮助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发现并评价重要的风险因素,认识内部控制环境,及时提出风险防范措施,促进加强风险管理监督,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

 

1.衡量旅行社内部控制的一般标准。设立管理控制机构,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并不断完善,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在总体上授权明确,责权分明,严守职责分工,互相牵制,不失职,不越权,不询情,不推卸责任,不放弃管理,不揽权,不专权。

 

2.根据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实际评价旅行社风险管理及其财务状况。财务状况良好和风险较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资本结构合理优良,资本成本较低,具有行业优势;

2)可预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有稳定的获利能力,各项费用占收

入的比重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利润结构比较合理;

3)各类流动的现金流量周转正常,现金流量结构合理,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保持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和现金总流量正常;

4)资产质量好,资产周转速度较快,保持较高的资产营运效率,不致于影响企业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

 

五、旅行社风险管理对策

 

          设计系列组合措施,把企业风险总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1.回避风险

对一些风险过大的方案应加以回避。如:有专门机构负责风险管理,象财务审计一样“审计”法律风险,充分利用法律维权,预防法律风险的发生

 

设置专门机构研究主要竞争对手的现状,包括战略调整、高层变化、主要问题体现、发展潜力与威胁,可能性策略及影响以及可攻破的机会。

 

拖欠团款问题是旅行社行业长期存在的一大顽症,不管是组团社还是地接社,都不应该欠款,而事实上,大部分旅游企业,特别是主营业务以地接为主的旅行社都不同程度地被组团社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拖欠团款,而且这个数字的绝对值不会小。我还见过一些专门依靠拖欠团款求发展的“黑旅行社”恶意以各种方式拖欠地接社团款。

 

旅行社可以采取主动放弃或改变某项经营活动。如一日游团队,若报价太低,天气又太差,则可取消行程。

 

2.预防风险
        预防风险是指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小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程度。兴修水利、建造防护林就是典型的例子。预防风险涉及一个现时成本与潜在损失比较的问题:若潜在损失远大于采取预防措施所支出的成本,就应采用预防风险手段。以兴修堤坝为例,虽然施工成本很高,但与洪水泛滥造成的巨大灾害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


    2.减少风险 
    对风险无法回避的或不愿意放弃的也不愿意转移的经营风险,可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概率,减少损失严重程度来达到控制目的可以设法减少风险。如:决策多方案优选和相机替代;及时与政府部门沟通获取政策信息。在发展新产品前,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全面收集客户、行业、社会对企业和产品在质量、价格、服务、运营、品牌等方面的评价和反馈信息,掌握趋势动态设立首席风险官,组织专门机构动态监测企业内部风险,随时拉响企业警报,协同处理危机事件;在金融、证券投资上进行品种、期限、币种多元化组合等。 


    3.接受风险 
    量力而行,企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风险。企业用自我保险把风险接受下来,如每月积存一笔基金用于发生事故时抵偿损失。对旅行社的财产、金融、责任、人力资本风险加以识别,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将损失摊入成本,建立意外损失基金,建立与金融部门和相关企业借款应急协议,旅行社协会互保实现再保险。 

4.转移风险 

旅行社承担的非财产性质的民事责任的风险,实物资产风险,金融资产风险,人力资本风险则需要风险管理结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的执行来转移风险。


    1)可通过协议方式转移风险。

如旅行社租赁交通部门车辆,当发生风险事故时由交通部门承担其风险。可通过免责约定将风险转移给另一方,通过保证合同,可要求职工签定劳动合同时担保人担保等。

 

2)向保险公司投保
风险管理和保险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中,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理论起源上看,先出现保险学,后出现风险管理学。保险学中关于保险性质的学说是风险管理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且风险管理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保险研究的深入。同时,风险管理学后来的发展也在不断促进保险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从实践看,一方面,保险是风险管理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另一方面,通过提高风险识别水平,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风险,风险管理的发展对促进保险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四节

旅行社保险管理

 

旅行社保险概述

 

    1、旅行社责任保险

    旅行社责任保险,是指旅行社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保险公司对旅行社在从事旅游业务经营活动中,致使旅游者人身、财产遭受损害应由旅行社承担的责任,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的行为。目前我国关于旅行社责任保险的政策规定主要是2001年4月15日由国家旅游局正式发布、2001年9月1日实施的《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第二条指出:“旅行社从事旅游业务经营活动,必须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由此确定了旅行社责任保险为强制保险。

 

(1)旅行社责任保险保什么?根据保险合同:在本保险合同期限内,因被保险人的疏忽或过失造成被保险人接待的境内外旅游者遭受下列经济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人负责赔偿:A、因人身伤亡发生的经济损失、费用;B、因人身伤亡发生的其他相关费用。分析整个合同,责任保险保的是民事责任中的具有财产性质的侵权责任的损害赔偿责任。合同违约责任的损害赔偿不在责任范围。


(2)责任保险的法律效力
《旅行社管理条例》明确旅行社责任保险为法定保险,国家旅游局发布的行政规章也是按法定保险要求的,但是,目前使用的旅行社责任保险条款并未经保监会审批,而是采用备案方法。根据《保险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及《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第六十七条、第六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法定保险的保险条款及费率必须经保监会审批,一个未经保监会审批的保险条款,一旦旅行社与保险公司形成纠纷,在适用法律时对旅行社大为不利。

(3)关于重大事故赔偿保险金数额不能确定时的赔付
当重大事故发生且在保险责任范围,保险赔偿金额不能确定时,保险公司往往采用种种理由不给及时理赔,运城旅游交通事故案就是一典型案例。为保护旅行社的合法权益,必须依法规定赔付时间及金额。

2、旅行社合同保证保险
(1)旅行社合同保证保险,又称为旅行社契约保证保险﹙台湾地区称旅行业履约保证保险﹚。它是指因被保证人﹙旅行社﹚不履行合同义务而造成权利人经济损失时,由保险人代被保证人进行赔偿的一种保证保险。

(2)开设旅行社合同保证保险的必要性,目前,由于旅行社违约责任引起的损害赔偿远远多于侵权责任的损害赔偿,究其原因,一是大部分交通工具为旅行社租赁,发生人身伤害时,游客为了获取最大利益,往往以违约之诉诉旅行社,在司法实践中,几乎涉案旅行社都是败诉的,二是发生在旅游景区的人身伤害案,同样游客以违约之诉诉旅行社,可想而知,败诉是必然的。三是旅行社与其它企业的违约之诉,也存在着败诉之可能。所以,如果不设立此险种,旅行社将承担巨大风险。台湾地区旅行业将履约保证保险作为法定保险来要求,有其一定道理。

 

    二、我国旅行社保险现状

越来越多的家庭把外出旅游当成度假的方式之一。旅游者在尽情地游山玩水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其中存在的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随时会有意外事故发生。那么,旅行社作为旅游活动组织者和专家,当清醒地认识到在旅行社的经营中所遇到的风险,并相应的措施,意外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003年突如其来的一场非典,暴露了旅行社行业的脆弱性和依赖性。饱受打击的旅行社意识到了“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高悬头顶。为了提高旅行社经营的风险意识,避免旅行社在重大灾难面前遭受致命打击,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强制旅行社企业制定防范非典的应急预案。至此,旅行社开始重视旅游活动中意外事件所带来的风险,并制订自身的危机战略来规避这种风险。

 

但是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还不成熟,对于旅游安全问题、突发事件的研究刚刚起步。与国外的信誉卓著的老牌旅行社相比,还存在很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旅行社责任险难以落到实处

由旅行社代游客上保险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旅行社的团费中包含了旅行社为参团游客的意外伤害保险。国家旅游局199731日发布的《旅行社管理条例》规定旅行社组织团队旅游,必须为旅游者办理旅游意外保险旅游意外保险是指旅行社在组织团队旅游时,为保护旅游者利益代旅游者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一旦旅游者在旅游期间发生意外事故,按合同约定由承保保险公司向旅游者支付保险金的保险行为;第二个阶段旅行社只上旅行社责任险,但应当向游客推荐自费上意外伤害保险。2001年4月15日由国家旅游局正式发布、2001年9月1日实施的《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第二条指出:“旅行社从事旅游业务经营活动,必须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旅行社责任险的主旨是为了保护旅行社,解脱旅行社不该承担的责任,将其无限责任规范在有限责任的范围之内,把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游客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与旅行社应当承担的责任区分开来。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旅行社责任险担负的职能难以得到落实,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责任界定困难

   由于旅行社责任保险所承包的风险事故必须是由于旅行社的责任造成,那么一旦发生风险事故,确定责任方至关重要。旅行社责任保险条款指出在保险合同期限内,因被保险人的疏忽或过失造成被保险人接待的境内外旅游者遭受合同列明的经济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人负责赔偿。此处强调了“因被保险人的疏忽或过失”所致损失。而在《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险规定》的第二章中,对投保范围的界定为“旅行社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由此可见,现行条款比《规定》中的保障范围要窄。

 

   旅行社提供的服务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包括饭店、餐饮、景区、航空、铁路等多个服务提供商。旅行社直接承担的服务并不多。一旦由于服务提供商的责任造成游客损失,保险公司可能会以非旅行社责任所致而拒赔。但游客因只与旅行社有直接的合同关系,往往会要求旅行社进行赔偿。由此,旅行社夹在中间,容易产生扯皮,增加纠纷。

 

   2.可保责任狭隘

   为了防范道德风险,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在保险条款中都列明了免责条款。在旅行社责任保险条款中明确指出了其不保的范围,其中不乏高发事故的风险因素。首先,故意行为、政治原因、核相关、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不予赔偿。如因暴雨造成游客伤亡或行李损失,保险公司不予赔付。尽管并不属于旅行社的责任,但却是旅行社应考虑的风险。其次,旅行社的违规操作造成的损失不予赔偿。这有效地防范了旅行社的逆选择,同时也界定了责任保险只对旅行社合规操作造成的损失负责。但是合规操作造成损失是十分有限的。再次,在符合可保风险条件下对旅客的财产损失仍有严格界定。金银、首饰、珠宝、文物、软件、数据、现金、信用卡、票据、单证、有价证券、文件、帐册、技术资料及其他不易鉴定价值财产的丢失和损坏是不予赔偿的。试想旅行中游客随身携带的物品大多为衣物、行李箱、现金,有的会佩戴首饰,而财产损失又多以现金、信用卡、首饰为贵重。这样看来,保险公司给予赔偿的财产损失是远远弥补不了实际损失的。

 

   3.费率限额缺乏弹性

   现在旅行社责任保险的费率是统一的,并没有实行差别费率。《规定》第十条指出“旅行社办理旅行社责任保险的保险金额不得低于下列标准:(一)国内旅游每人责任赔偿限额人民币8万元,入境旅游、出境旅游每人责任赔偿限额人民币16万元;(二)国内旅行社每次事故和每年累计责任赔偿限额人民币200万元,国际旅行社每次事故和每年累计责任赔偿限额人民币400万元。”经统计,各旅行社每年的保费不少于2万元。但是,旅行社面临的责任风险依照旅游期限、旅游地点、旅游项目等是千差万别的,根据公平原则应对高风险责任收取高保费、对低风险责任收取低保费。同时旅行社的规模、业务范围、业务数量差异很大,对责任限额的统一规定有可能导致大型旅行社投保不足而小型旅行社超额投保。

 

   4.诉讼费列支需商榷

   在现行条款的第十九条指出:“该赔偿金额与事先经保险人书面同意的诉讼费用之和,不得超过本保险单明细表中列明的每人赔偿限额。”第二十条指出:“保险人对被保险人为减少赔偿责任,抢救受伤的旅游者及施救旅游者的财产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费用,在规定的限额内予以赔偿。”一旦发生重大的责任事故,旅行社所承担的赔偿责任和诉讼费用往往都十分巨大。如果将诉讼费用与赔偿责任一并计入赔偿限额,则可能造成诉讼费挤占赔偿责任,无法切实减轻旅行社的赔偿负担,进而无法切实保障游客的利益。

 

  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强制保险之一,旅行社责任保险在为旅行社分散责任风险、保护广大游客利益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旅游保险尚属于新兴市场,没有实践经验和充分的统计数据,旅行社责任保险还处在摸石头过河的阶段。随着强制实施的展开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要总结经验教训,对出现的突出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在旅游市场日益红火的背景下,旅行社责任保险及相关的旅游保险应及时跟进,实现旅游保险的和谐发展。

 

(二)意外伤害保险存在操作困难

旅行社责任险属于责任保险范畴,在组织旅游活动中,旅行社有义务向旅游者推荐旅行者自身购买的其他旅行保险。意外伤害保险是旅游者在旅游行程中,由自身疾病引起的各种损失或损害、由于旅游者个人过失导致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由此导致的各种费用,旅游者可以获得保障。所以游客必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参团外出旅行时,一定要申请投保人身意外险,一般旅行社都给代办或者直接到保险公司购买。旅行社责任险保障程度较低,无过错即可不负责任,所以,游客若想得到真正的风险保障,就必须购买旅游意外险。但是旅游意外伤害保险在操作中存在一些困难,如下:

 

1.各大保险公司提供的产品种类繁多

“意外伤害保险”在友邦公司的条款中的特指是:“被保险人育本合同有效期内,在境外旅行时因遭遇外来的、突发的、非疾病所导致的意外事故,并以此意外事故为直接原因导致其身体伤害、残疾或身故。”同类险种中包括有《友邦境外旅行意外伤害保险》、《友邦附加境外旅行身故遗体送返医疗保险》、《友邦附加境外旅行医药补偿医疗保险》、《友邦附加境外旅行运送和送返医疗保险》等等多种类型。国内的其他保险公司,如太平洋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太康保险公司等,也有类似的产品,如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提供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有:任我游-交通工具意外伤害保险、任我游-交通工具意外伤害保险(自助式)、交通意外伤害保险、航空旅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人身意外伤害综合保险、住宿旅客意外伤害保险、旅游观光景点、娱乐场所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乘客意外伤害保险、出境人员意外伤害保险、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附加意外伤医疗费用保险等。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出内容繁复外几乎无一相同。以太康保险公司为例,其“亿顺”旅行保险计划中,“吉顺”是投保60元可最高获得50万元的7日境外旅行意外保障;“至顺”是投保387元,可保境外7天,总保额为95万元的紧急救援、紧急门诊和意外保障。

 

2.旅行社操作过程的不规范

旅行社代售的各家保险公司的意外伤害保险的最大问题,出现在不规范的手工填写的保单上。

 

旅行社代售的保险公司的境外意外伤害保险,保单几乎全部都是由旅行社的业务人员手工填写,而非即时联网打印。

 

手持旅行社代办的手工保单的游客,能否交对应的保险公司找到底单,即能否真正享受到保险公司的预期赔偿承诺,也不免让人们疑窦顿生。虽然现实生活中尚无听说有旅行社手填保单与保险公司理赔之间产生纠纷,但这种随意性极大的不规范操作程序,毕竟是已经为日后保险理赔制造了隐患。

 

3.意外保险受到旅游者的冷落

据人保财险提供的数据,目前,由人保财险、太保产险和平安产险联合为我市近80家旅行社提供的责任险,累计保险金额已达2.4亿。相比之下,由个人自主投保的旅游意外伤害保险却乏人问津,游客在选定出游项目时,主动提出购买旅游保险的不到10%。一般来说,意外伤害险国内游最高赔付金额可达30万元,境外游50万元,保费不过区区几十元,但是游客似乎都舍不得花。

 

绝大多数游客目我保护意识薄弱,对旅游中风险的认识个足。很多游客认为出外旅游就那么几天,自己不会那么“倒霉”,根本没有必要花一笔钱来获得种保障;也有一些游客混淆旅行社责任险和意外险的概念,认为旅行社已经买了责任险.所以自己不必再掏腰包买意外险。

 

保险公司的宣传力度不够以及旅行社不会尽全力介绍也是旅游意外险受到冷遇的原因。保险公司卖一份“旅游意外险”收入在10元左右,而推销出一份长期寿险保单的收入就是几千元,这种悬殊的差距难以激起保险公司的积极性。一些旅行社在接待游客咨询时,首先自己对旅游意外险就不是很了解,不能给游客作详细介绍。

 

(三)领队及导游的的个人意外保险是个空白

领队及导游在与全体游客一样,同样存在着受到意外伤害的可能。通常领队与导游坐在旅行车的前排,更容易受到伤害。领队及导游遇难,使得整个旅游团队处在了群龙无首的地步,安定全团游客心绪、迅速与后方联络的事情,都无法得以迅速实现。

 

出境游的领队是作为旅行社派出的全权代表,以本职工作的形式出现在整个的旅行活动中的。虽然也有许多领队不能尽职尽责担负起应该担负的责任,但是领队其独特的地位,以及其作为劳动者的权益,仍然需要受雇方的旅行社给予尊重。对领队安全的保障问题,旅行社应该在组团的同时就能进行认真的思索。领队所遭遇的意外伤害能否希望旅行社责任险呢?令人非常遗憾的是,旅行杜责任险事实上并不包含对领队的意外伤害的保障。《旅行社责任险条款》中,第六条第一款明文规定,保险公司对旅行社所派领队,即“被保险人或其代表或其雇员的人身伤亡,以及上述人员所有的财产的损失”是“不予赔偿”的。

 

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对领队的意外伤害的保险尚是存在于许多旅行社当中的一个空缺。通常的情形下,没有哪一家旅行社会主动为其领队去做境外意外伤害保险,也鲜有领队会想到自费为自己的旅行安全上这样一个保险。

 

由于领队其工作的性质及特殊风险,其意外伤害的保险理应出旅行社来为其投保。为领队投保意外伤害险,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其实正是旅行社在保护企业自身。

 

四、旅游保险的种类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旅游保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旅游意外伤害保险

    旅客在购买车票、船票时,实际上就已经投了该险,其保费是按照票价的5%计算的,每份保险的保险金额为人民币2万元,其中意外事故医疗金1万元。保险期从检票进站或中途上车上船起,至检票出站或中途下车下船止,在保险有效期内因意外事故导致旅客死亡、残废或丧失身体机能的,保险公司除按规定付医疗费外,还要向伤者或死者家属支付全数、半数或部分保险金额。

 

2.旅游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现在多数保险公司都已开设这种险种,每份保险费为2元,保险金额2万元,一次最多投保10份。该保险比较适合探险游、生态游、惊险游等。

 

 3.旅游救助保险

 保险公司与国际(SOS)救援中心联手推出的旅游救助保险险种,将原先的旅游人身意外保险的服务扩大,将传统保险公司的一般事后理赔向前延伸,变为事故发生时提供及时的有效的救助。

 

4.旅游求援保险

这种保险对于出国旅游十分合适。有了它的保障,旅游者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或者由于不谙当地习俗法规引起了法律纠纷,只要拨打电话,就会获得无偿的救助。

 

5.住宿旅客人身保险

该险种每份保费为1元,一次可投多份。旅客因遭意外事故,外来袭击或随身携带物品遭盗窃、抢劫等而丢失的,保险公司按不同标准支付保险金。

 

、旅行社保险策略

    (一)制订风险预警方案

日本的JTB旅行社,在对其海外旅游的实践中,得出的研究数据是,每组织6万人出国旅游,就会遇到1人死亡。因而,其处理海外旅行死亡的预警方案,可以随时启动。我国的旅行社应认真学习国外旅行社的危机处理的先进经验,建立起防范各种意外事件发生的预案,理应成为旅行社企业管理规章制度的要件之一。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财力,权衡应投保的险种和缴纳的保费,测重总体保费支出和受益金额。充分了解各个险种情况并精心选择。由于投保主体可能不同,大多数由企业投保,有的需企业、职工共同缴付。有条件的企业可运用一些定量化的风险决策分析方法和工具,来精算优化保险方案。

 

   (二)为旅游者的出行做好参谋
    旅行社应主动推荐并耐心说明旅行者应当参险的内容,倡导游客学会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针对现有的保险品种,建议游客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经济条件,适当、科学地购买以下旅游保险,以期实现经济和享受的双赢。

 

     1.出境游 

        参加出境游的旅客,可以购买旅游救助保险。据悉,这类保险是由保险公司与国际救援中心联合推出的,游客在旅游时遭遇险情或其他不方便,都可拨打电话获得无偿救助,甚至可为您安排看病、住院、翻译、法律等各方面援助,并在紧急情况下,派专机将您转运回国。 

 

        2.探险游 

        参加探险游和惊险游的游客最好购买旅游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当旅客因遭意外事故、急性病而致自身死亡、残疾或身体机能丧失,保险公司按不同标准支付保险金及医疗费用。 

 

        目前一般的旅游意外险,可按自己的旅游行程,根据所需保额和天数投保。这种短期险种价格便宜,一般一日游保费仅需1元,2至3天为3元,5至10天为6元,相应的保额从3万元至10万元不等。 

 

        3.自驾车游 

        中国人保、太平洋、平安等公司的新车险中都包括“特约救助附加险”这项内容。如配备紧急救援车、组建紧急救援队、为保户提供拖车、简单抢修等延伸服务。因此,在您驾车出游时,一定要向所在保险公司认真咨询,对自己的汽车保单进行适当填补,以享受保险公司全方位的服务。此外,太平人寿还推出了自驾车意外伤害险,自驾车出游只需付出20元或40元钱,就可获得5天或10天的意外伤害保险及意外伤害医疗保险的保障。 

 

        4.跟团游 

        如果您是跟团游,建议您考虑保险公司为您提供的旅游险。根据国家旅游局目前的规定,正规的旅行社必须投保旅行社责任险,游客一旦参加旅行社组织的旅游活动,就可享有该项保险的权益。对于旅游意外险,旅行社只是向游客推荐,并不强制购买。在旅行途中遇到意外情况时,旅行社只负部分责任;自由活动时间发生的意外,旅行社概不负责。所以,出游者不要以为有了旅行社责任险就万事大吉,一定要有自我保险的意识。 

 

       此外,出门旅游,住宿是免不了的,而住宿期间,突如其来的情况难以预测。这类保险每份1元,从住宿之日零时起算,保险期限15天,期满后可以续保,每位游客可以购买多份。这类保险提供的保障有:住宿旅客保险金5000元,住宿旅客见义勇为保险金1万元。旅客随身物品遭意外损坏或被盗、被抢、丢失时,也可获取相应的补偿金。